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内容体系构建
——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2021-01-14刘颂新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院校

刘颂新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方面,过去高职院校的教学考虑的途径与策略相对较少,尤其缺乏以学生为中心来强化文化自信,在教学上面还是有所缺位。因此,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内容体系的构建,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特色制定有效的培养目标与方向,才能够针对课程内容与体系进行调整,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比较多的专业,高职院校要投入更多的实际力量,调整课程内容,强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自信,推动教学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

文化自信是基于理性认识的一种精神成熟表现,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必须要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地肯定,并且基于这种对文化的自信充满自豪感和满足感。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要针对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以及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具有比较高的认知,强化学生对于这些文化方面的深入理解,并且学以致用。

文化本身就是对文化的传播,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文化自信的主要传播载体,但是大多数的学生政治热情并不高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不足,因此影响了他们形成文化自信。针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现实状况看,如何进一步地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帮助他们抵御崇洋媚外的腐朽文化,避免产生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重要文化精神支持。如果学生在学习的阶段并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没有扎实的文化自信基础,就很难担当重任,因此培育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目前的情况看,强化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还有助于其形成文化方面的传播与弘扬的能力,充分领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辩证思维看待中华文化,并且结合时代的一些新手段与策略,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型发展和向外传播,也是培养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之一。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只有立足于文化自信的培养找到文化的本源,才能够明确职业教育的价值定位,发挥出旅游管理等专业应有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强化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没有充分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文化结合程度较低,没有对大学生的思想根源进行探索,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现状来看,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中华文化缺乏热爱,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对中华文化有敬畏之情,缺乏中华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敷衍了事,没有基于立德树人的角度,强化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比较少,没有采取与时俱进的思维和方式,促进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而且当前针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还是比较缺乏特色,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方面定位不够清晰,没有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教学的过程中,导致很多学生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文化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上述问题其实都是有一些多元化的因素所导致,重点来看是受到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专业设置局限,包括中华文化所面临的外来文化冲击等内外部因素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不同于其他的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在1996年开始走上依法办学的道路,成为高等院校的教学训练,但是这些教学的实际状况与其他高等院校又有差别,这种差异化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的历史,都会影响到高等职业院校对于自身的定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认为类似旅游管理专业这一类的学生,其主要的目标还是参与到职业工作中,因此对于具有深厚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度不高,教学方面也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面对大量不够理想的生源,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再加上外界的因素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所形成的心理压力和就业压力,都无疑让这一群体丧失一定的自信。对于这些方面的因素,高职院校要克服一些现实的状况,推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文化自信的教学和引导,优化内容与课程的设置,从而强化职业教育的使命担当。

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思路与内容体系策略

教育信息化实际上是当前高职院校在推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的特色思路,这种创新型的思路和手段必然是要求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在具体的教学和引导的过程中,要采取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首先要重视创新性和务实性的结合。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的教学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由于高职院校本身的职业教育定位,要求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旅游管理实务性操作的知识技能教学,这一部分的知识需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进行结合。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大多也是面向于这些有职业意向的学生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对于祖国的名山大川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都可以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进行掌握和了解,提高学生对于这些专业知识的掌握。

其次是针对趣味性和易懂性的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少内容,还是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有一些经典的文献晦涩难懂,不易被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阅读和掌。因此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增强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过程中,还是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的理解程度,采取趣味性与易懂性的结合。只有重视对现代化综合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独白式的教学,课堂要避免成为一言堂,要形成密切的交流互动,形成双向度的交流,才能够降低课程的枯燥程度,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再次,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还需要坚持开放性和有序性的结合。由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关的知识内容浩瀚如海,如果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选择好侧重点,很容易就出现教学的开放性过度而缺乏一定的有序性,大量的课时会被挤占,影响到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教师要加强内容的引导,编制良好的课程体系,才能够进一步地把握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的强化与引导,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最后在具体的操作上,高职院校要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内容体系,精心设计课程和完善教学设计,并且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技巧的介绍。高职院校要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文化主题集中到特定的文化自信主题进行,选定设计有关的教学内容和编写教案,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文化底蕴。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检查,对无关文化自信这一中心内容的部分要进行去除,对缺乏吸引力的教学内容要及时进行剔除,适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巩固和强化教学的内容。

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丰富微课资源,当前国内外有关文化自信的微课资源还是比较丰富,文化自信的相关资源数不胜数。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要坚持中国文化自信,对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符号的内容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打造一些特色的微课,鼓励更多的学生认知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结语

文化自信实际上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来的四个自信的内容之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其核心竞争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的领域,也必须强化文化自信的教学,积极地利用中华优秀文化的正面影响力来带动学生正确认知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始终要以综合性的教学思维为引导,强化学生对于文化自信的认知,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价值观的自信。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院校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