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图书馆在群众文化工作方面的功能拓展

2021-01-14谢晓霞东莞市长安镇文化服务中心

环球首映 2021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群众精神

谢晓霞 东莞市长安镇文化服务中心

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的汇集中心,不仅肩负着信息收集的责任,更具有保存与传播的重要作用,这是其他部门无法代替的。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对于图书馆的社会性价值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研究,从而研发出有利于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措施。将图书馆与群众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优势以及自身价值,不仅如此还要不断拓展群众文化工作,为我国精神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图书馆存在的社会职能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增大。因此我国图书馆的社会职能被分为五种类型:第一,要侧重对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丰富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表现都是我国古代贤者的智慧结晶,如果出现丢失或者损坏,则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重大遗憾。第二,注重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图书馆作为人们查阅资料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享受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自身的教育功能非常丰富,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阅读寻找自身的价值,从而为社会作出良好的贡献。第三,并且还能进行科学情报传播,这样的社会职能需要纳入社会教育范围中,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播,使人们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社会智力资源的开发。图书馆本身倾向于思想教育以及教育服务,能够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寻求自身的精神价值以及物质理想,帮助读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智力资源。第五,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通过这类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需要基于社会需求进行多样化的形式构建,这样不仅能够保障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底蕴,还能为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文化支持,而不是被当下新鲜的事务所代替。

图书馆将社会职能进行划分,能够帮助群众文化得到稳定的发展,并且也是一种大众文化发展的表现。通过将图书馆社会职能进行划分,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也是当前社会服务的一种形式。不仅如此,图书馆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教育性与服务性,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休闲娱乐的功能,还能帮助群众在繁重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一定的放松。当下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节奏较快,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发展也非常快速,这导致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因此,图书馆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作出相应的改善与创新,通过全面的社会服务来满足群众的需求。但是由于人类文化遗产属于稳定教育资源,具备社会价值,这类文化资源一般不会受到外界影响。但是,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以及科学教育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尤其是当前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类文化内容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虽然自身的价值和功能不会被后来者替代,但是自身的价值以及影响却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减弱。因此,我国图书馆未来的发展,需要体现出更多的拓展性以及延伸性,不断发挥图书馆的各项社会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前读者的需求,以及人们随追求的多变文化以及文化需求[1]。

二、图书馆的群众文化属性

总体来说,群众文化具备一定的群众性、大众性、社会性,是群众脱离职业需求,以自我发展、自我娱乐的一种文化基础。群众文化需要将群众的生活作为基础,通过自娱自教的形式进行文化学习,意在表达自身对生活的需求以及精神世界的丰富。文化娱乐活动主要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进行主导与参与。可以通过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群众文化举办,让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小区可以通过社区进行文化传播活动开展。群众文化的构建主要是通过群众,展现更加多样化、丰富的文化活动。而通过图书馆群众文化属性来说,图书馆更加倾向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知识,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基于此,图书馆能够为群众文化提供良好的文化交流场所。但是,在图书馆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就需要将图书馆的内容进行分类,从而面向大众,无论是文化收藏还是文化传播,都能够满足群众的各种需求,逐渐成为图书馆共同文化发展的一种表现[2]。

三、图书馆与群众文化的联系

(一)组成部分

图书馆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表达了图书馆与群众文化之间的紧密结合。图书馆自身建设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发展和传承我国文化艺术,可以将中国特色文化进行有效宣传,在社会中形成积极良好的氛围,作为群众文化交流、展示的场所,能够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知识。并且图书馆作为当地文化知识的传承地,具备记录与传承的功能,群众能够通过图书馆的记录对当地的发展历史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还会通过一些不同的地域特色历史了解不同民族发展的精神面貌以及特点。此外,图书馆还能够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为群众提供座谈会,新书发布会,文化交流会等,通过这样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构建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

(二)群众文化

图书馆作为群众文化的深层次体现,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文化活动深入体现的一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发展的整体文化过程以及精神面貌。图书馆也能够通过自身的教育宣传功能营造一种和谐、积极的文化氛围,从而不断满足不同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起到教育服务的作用。而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普遍为人民群众,当群众走进图书馆的瞬间就能够感受到自身心灵的净化。不管是学习还是阅读,亦或者欣赏,都能够从图书馆中获得自身的价值,升华自身的精神文化,这充分表明了图书馆更深层次的群众文化[3]。

四、图书馆在群众文化中的拓展

(一)创新社会服务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也要随着时代做出相应的改变,创新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建立专门的图书馆协会,管理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典故收藏、借阅、图书录入、储存等工作。不仅如此,还要注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优势。通过优秀的管理人员将图书馆的服务以及教育进行全面提升,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此外,图书馆还需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图书馆网络阅读平台,加强图书馆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使群众能够在线上进行图书阅读,增加图书馆的阅读便利性,使读者能够不被时间或者地点限制,想什么时候阅读就什么时候阅读,并且对群众文化进行一定的规划,充分展示图书馆的文化特点,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水平。

(二)加强综合素质

图书馆工作相较于其他工作而言较为复杂,每天都需要涉及大量的图书归纳与整理,这就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提升,这样才能满足图书馆管理业务工作的开展以及群众的文化需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代表了图书馆的形象,只有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解决读者的疑问,总体来说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能力能够直接体现出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水平。基于此,图书馆就需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培养高素质、高文化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为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三)改变传统思想

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以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全民都进入了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因此,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图书馆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服务思想,举办多样化的文化知识活动,让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中,为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4]。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图书馆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作出转变,这样才能全面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图书馆就需要通过自身的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不断拓展相关的文化功能,从而全面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我国精神文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图书馆群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拿出精神
图书馆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