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党报编辑的初心与匠心

2021-01-14努尔波拉提阿布都卡德尔伊犁日报社

环球首映 2021年4期
关键词:党报稿件工作

努尔波拉提·阿布都卡德尔 伊犁日报社

编辑是报社的核心人员,也是报纸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服务党和人民、传播思想理念的把关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编辑入职时的梦想与誓言,也是广大受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褒奖和期许。党报从铅与火、光与电发展到今天的融媒矩阵,正是有了一代代编辑孜孜以求、坚持不懈,在追逐、践行誓言中,才赢得了党的信赖、读者的赞誉、社会的尊重。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进行了高度概括,这就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也就是说党报编辑要不忘初心、践行匠心、接续奋斗,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使命落实到工作当中,不断提升党报的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和传播力,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学习与生活。那么党报编辑如何不忘初心、践行匠心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

一是把习近平新闻思想转化为前行动力。新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信息传播形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人可为媒体人、人人可传播信息等新特点,推动着党报新闻逐渐向分众化、差异化方向发展,精准传播、融合传播、立体传播已成为主流的传播方式,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如何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如何凝心聚力共圆中国梦,这一系列的课题,都需要有一个符合实际的、科学合理的、具备前瞻性的思想来统一党报编辑认识,并指导编辑开展工作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系统地阐明了新时代信息社会发展、媒体传播格局变化、传播技术创新进步,新闻舆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的现实情况、内在规律,现实要求,并回答了新时代对新闻舆论工作实践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每一名党报编辑的思想和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党报编辑,唯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聚焦党报的宣传方向和宣传要点,用心、用情、用力推出更多有温度、有鲜度、有深度的好作品。

二是坚持政治家办报思想不动摇,唱好主旋律、当好排头兵。党报出版关系治国理政、定国安邦,要把党的要求贯穿于全过程,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宗旨,顺应新闻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手段,切实提高党的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报编辑在新闻策划、文章编辑时一定要把准政治方向,在政治问题和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敢于交锋、敢于批评、敢于亮剑,不管文章的作者多么大牌、理论多么高深、立意多么新颖、内容多么翔实,都要实行政治差错一票否决制。要把贯彻党的方针放在首位,完整准确贯彻党的理论、方针、路线和政策,同党的领导核心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的形象、捍卫党的尊严。要百折不挠、思维清晰、站稳立场、辨明真伪,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精益求精做好稿件选用、编校工作,多刊发一些弘扬正能量、鞭挞负能量的作品,通过富含“露珠味”的作品,反映群众心声、传播先进思想。要具备做好编辑工作各环节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习近平新闻思想的核心要义、特别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方式方法等;要熟知党和国家政策主张、掌握国内外的时事政治,具备哲学社科自然等方面的知识。

三是把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核心和集中体现。党报编辑作为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也可以说是党的喉舌。因此,在工作中要将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鼓与呼,为人民群众代言和表达诉求,充分发挥党、政府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专业意识、融合意识、创新意识,勤学习、多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党的理论修养和新闻专业素养,掌握新媒体使用技能和方法,将自己锻造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进一步提升新闻产品的舆论引导功能。要务实创新多出精品。新闻宣传的核心是各类信息,只有把信息包装得鲜活、个性、极具可接受性,新闻作品才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因此,党报编辑要紧紧围绕职责使命,以读者为中心,心系读者、讴歌正能量,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积极参加“走转改”活动,到人民群众中去挖掘和寻找素材,将各类信息打造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和有力量的新闻作品,以小见大、以篇映全,提升党报的影响力、引导力、传播力和公信力。

二、发扬工匠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要不断提升工作综合能力。新闻精品力作的产生,编辑的工作质量是关键。党报稿件逻辑不清、表述混乱,语言不流畅、不准确,标点符号、名词术语使用不规范,夸大其词、误导读者等不仅有损于媒体的形象,甚至对于党和国家工作的严肃性也有极大负面影响,是党报编辑的大忌。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主观原因外,往往是由于编辑的文化水平不高、写作能力较差,编辑素质不过硬,工作技能不熟练,工作态度不认真,或者是编校内容超出了自身视野与水平造成的。编辑能力上的不足,对出版精品力作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全国党报均制定了“三审三校”制度,将责任编辑的初次加工作为第一道关口,其他审校编辑的查漏补缺作为第二道关口,终审编辑的审核定稿作为最终一道关口。党报编辑加工新闻,最忌讳的是出现政治性问题(如:领导人的姓名、排序;党政活动的名称、内容;涉及现行国内外政策的提法、保密问题等)、科学性问题(专家审查意见的处理,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名词术语、数字用法的规范和统一,公式、图表、文献的错漏,以及其他问题)、文字的问题(较重要的文字修改、删节,误译、漏译的校正,序、跋、前言的处理等)、其他技术性问题(报头、报眉、报眼、图片等)。做好有关工作,编辑的能力、水平、责任心等是关键,因此编辑需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工作技能、保证自身具备生产精品理所的水平和能力。

二是要不断提高审美能力。零零散散的新闻稿件变为一期期党报,并将有关信息传递到读者心中,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记者的新闻稿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只有经过编辑的一系列加工,才能使其蜕变为散发着书香墨韵的党报文章。在此过程中,编辑要精雕细琢、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甚至还需要对稿件的文字语句进行规整与修缮,确保稿件一气呵成、流畅自然、简洁明了。此外,编辑还有根据稿件大小、主题等,合理划分版面,合理设置报头、报眉、报眼等,这就需要编辑具备一定的艺术眼光和印刷专业知识,确保形式完美地服务于报纸的主题及内容。也就是说,党报编辑要紧紧抓住报纸的灵魂,让一切设计和加工均围绕报纸的主题进行,让报纸的内容和形式浑然一体,这样才能凸显党报宣传的主题,为作品增光添彩。目前,大部分党报的党报的版面和版式设计均由编辑完成,因此编辑要按照不同版面的不同主题收集相应的素材,再根据稿件的主次和大小规划版面。同时,也要对版面的图片、色彩搭配,包括对称性、协调性、美观性等方面进行谋划,使之能够最大限度给读者以美感。因此,党报编辑要围绕多出精品力作这个中心环节,把握时代大势,尊重读者需要,深耕专业领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升自身审美能力、端正工作态度,才能确保精品力作迭出,才能有效提升党报的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和传播力。

三是要不断端正工作态度。有好心态,才有好状态。编辑工作责任重、风险大,较为烦琐,容易使人产生疲倦。这就要求,编辑要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善于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善于变压力为动力,并维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党报编辑虽然是一份职业、一份工作,但其中隐含着一项使命、一份事业。因此,要对“为党立言、为人民发声”形成一种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以对党、对人民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每一篇稿件展现千钧之重,对稿件的字字句句有一种敬惜,对宣传的核心有一种敬畏。编辑所接受的每一项工作任务,所编校的每一篇稿件,都是一次新的出征、一场新的战斗。因此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与胆识,从每一项任务中寻求突破,从编校的每一篇稿件中寻找乐趣,而且要戒骄戒躁、严谨细致,将每一篇稿件都编校得完美无瑕,将每一个版面都设计得赏心悦目,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从而实现更高更远的境界。

总而言之,新时代背景下党报是传递党的声音,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重要阵地,对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具备高度的重要性。而党报编辑则决定着党报的吸引力、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作为一名党报编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才能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才能步入更高境界。编辑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种对更高境界的不懈追求,是一名优秀编辑所具备的进取精神和创优意识的具体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报编辑的迫切要求。

猜你喜欢

党报稿件工作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党报深度报道如何“深”入人心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党报新年改版潮:立一个“内容品质化”的flag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