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评判性思维在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1-01-14倪美兰张雪芹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危重症评判护士

倪美兰,张雪芹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1)

重症护理教学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模拟临床情境的方法,针对学生的理论课程进行护理评判思维的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采用反思性教学法,强化学生的评判思维、判断意识和能力。通过调查显示,学生的护理思维认知程度在模拟临床情境中得到了显著提升。针对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对开展评判性思维教学的方法及实践应用进行了探究和思考。

1 评判性思维发展概述

评判性思维又称批判性思维,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提出的一种批判理论,此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和观念被运用到教学工作中。20世纪80年代初,此理论又被引入到护理学中,并很快掀起了护理科学的浪潮,成为护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重症患者的护理需要护士们保持高度的责任感,随机应变,具有批判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随着卫生保健政策的不断提出以及各种新型技术的涌现,护士若拘泥于传统思维,则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因此要结合时代需求进行评判性思维的研究,这样才能保证护士实施安全熟练的临床实践。近年来,评判思维已经成为护士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受到护理教育的高度关注。

2 护理评判性思维在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1 操作流程

开课前半个月要发放提前设计好的调查问卷,保障学生能够根据教师制定的调查问卷了解护理评判性思维及其实际工作具体要求。在新课开始前,教师要将报告回收,并对结果进行研究,按照具体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工作,并查阅相关文献,积极组织教学活动,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内进行试讲,可通过模拟临床情境开展教学。课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授课效果评价,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反思,增强学生的评判意识。

2.2 开展方法

第一,注重强化入科宣教工作。实习护士在科室内的实习周期通常是一个月,将进入科室的第一天作为宣教日,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共同承担宣教工作,要求实习生在日后的每一天都要对自己的实习过程作出自我评价和反思,带教教师也要及时反馈和评价。第二,带领学生参加医师查房工作。护士长或带教教师要每日引领学生参加医师查房,以全面掌握重症患者的年龄、检验报告、病情、结果、治疗、护理等相关事项,并在整个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自身的质疑。第三,开展新形式的护理查房。护理查房要每周进行一次,每次的时间规定为30~40 min,在活动开始前的两到三天确定不同案例,要求护生对病历内容进行查阅,并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检查、鉴别诊断和护理方法等,初步掌握病例的护理问题,并针对原因制定合理化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回顾、分析、反思能够有所收获,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护生的评判性思维也会得到提升。第四,角色扮演实践操作演练。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鲜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采用模拟案例的方式考察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临床综合能力等,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危重症患者、护士、医师等角色,并在活动过程中开展模拟实验,强化对病情的理解,优化护生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手段。在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使护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遇到危机时能够处乱不惊,思维敏捷,有效应对是此次角色扮演的教学目标,也是护生未来业务能力考核的主要导向,对于增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第五,撰写实习日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护生撰写实习日记,体现重点,简单扼要,通过记录实习日记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每天的进步并增强临床实习的动力。在实习的最后一周,可以通过讲座、头脑风暴等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总结在科室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并填写评判性思维维度调查表,通过结果分析判断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2.3 培养方法

思维的培养过程是十分复杂繁琐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不会通过几个学时的理论学习就能够得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开展危重症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进行专业化训练,在提升学生认知的同时,增强学生技能,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通过反思性教学策略的引入以及场景的合理布置,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4 评判性思维意识的实践性

在开展危重症护理专业教学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实践性。在教学期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使其能够在后续临床操作及实践中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并做出合理决策。教师可以结合病例开展临床实践,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模拟临床情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和场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增强学生能力,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进临床思维的发展,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

3 结语

在危重症护理教学过程中开展护理评判性思维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保证学生在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危机事件时有效应对,及时判断,为合理化决策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在重症护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虚拟临床教学情境教学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充分结合,提高学生的护理评判性思维,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危重症评判护士
最美护士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