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初探
——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2021-01-14李金波张崇礼李永武毛金峰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实验室学院中心

李金波,张崇礼,李永武,毛金峰

(新疆工程学院 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乌鲁木齐 830000)

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五大重要职能,高校实验室是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三大主要功能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高校内涵建设、创新实践、特色建设、持续发展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验室是开展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更是办好高等教育、助力建设教育强国的主要根基性因素之一[1-7]。实验室已成为高校人、财、物等资源聚集重地,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随之并存,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和安全管理的关键。新工科建设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与跨学科共建实验室,呈现人员、设备复杂化的特点,新工科建设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同样提出了新要求。理工类大学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普遍存在学科广、专业多、面积大、设备仪器贵重、化学与物理用品繁杂等特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需进一步提出并落实新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8-12]。

1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

1.1 实验室建设现状

新疆工程学院是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共有四个校区共占地2 000余亩。学校实验室硬件设施完善,仪器设备先进,现拥有近150个独立实验室,其中拥有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个校级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目前拥有实验设备仪器近8 000台(套),总值近8 000万元,可满足全校10 000余师生日常教学、科技创新等教学与科研活动需要。

1.2 实验室管理现状

新疆工程学院实验室管理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是全校实验室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全校实验室的中长期规划、建设、调整和运行进行宏观管理。教务处、科研处参与实验室规划与建设,对实验教学、科研创新等给予一定业务指导。各二级教学单位(院部)具体负责其所管辖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开展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等实验室日常运行与管理工作。

2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建设发展过程中,教学楼、实验楼及实验设施等硬件建设是排头兵,在配套方面虽已达标,但并不十分完善。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高校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五方面问题:其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工作专项经费不足;其二,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日常运行制度建设多而不精,全而不准;其三,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重建设管理、轻监督监察、缺少奖惩制度;其四,实验室管理人员与实验室负责人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及安全实操演练力度不够;其五,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安全文化氛围建设不足。

3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3.1 实验室管理机构建设与优化

在原有实验设备处负责行政领导、教务处与科研处负责业务指导的基础上,整合优化实验室,分类建设实验教学中心与科研创新中心。为实验室安全工作集中统一管理奠定基础。 第一,由数理学院所辖实验室整合优化组建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第二,整合各学院通用计算机资源组建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第三,文化艺术学院语音室与普通话测试室整合优化组建基础语言实验教学中心。第四,整合能源学院、控制学院、机电学院、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学院资源,优化组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应用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第五,各二级学院按照学科及专业群特点优化组建专业基础实验中心、专业实验中心和科研创新实验中心。

3.2 实验室安全制度体系建设

建设科学精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是高校实验室实现安全有序运行的有力保障。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然后抓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要矛盾,最后从每个实验室管理的细微处落地,这样才能从宏观上把控、在细微处执行。新疆工程学院根据全校实验室分布、功能、设备仪器、运行环境及参与人员等诸多因素,分类建立相匹配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图1所示。

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学校单独设置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用来约束闲杂人员或缺乏实验室基本安全意识的人员盲目进入,进而有效减少安全隐患与危险源,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序运行提供第一道安全防线。

3.3 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在优化实验室管理组织构架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较完善的“学校-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系部)-实验室”四级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调整职能和岗位职责,明确主体责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从事后追责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通过层层落实的办法全力建设安全责任新体系,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一,学校层面。由校实验设备处和保卫处为主体职能部门成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实验设备处和保卫处的校领导任组长,两个职能部门处长任副组长,由教务处、科研处及各二级学院责任人共同组成小组组员,领导小组组长即校领导与各小组成员签订安全责任书。第二,学院层面。二级学院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主体,是实验室能否实现安全运行与管理的关键。二级学院由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学院层面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小组,院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科研、实验室工作的副院长任副组长,各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教学系部主任及党政办主任共同组成管理小组组员,学院院长与实验中心主任、系部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对学院所有实验室负有安全管理责任,并行使管理与监督权责、设立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做到预防为主、奖惩并重。第三,实验中心(系部)层面。实验中心(系部)主任与各实验室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实验中心与系部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最基层管理者,安全责任书的编制与校-院、院-系(中心)不同,其安全责任书具体内容根据不同实验室的设备仪器、实验教学、风险大小等诸多因素,分类制定责任书,做到精准管理。实验中心(系部)既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管理与监督者,也是具体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人与执行人,是与实验室负责人并肩作战的实验室安全守护者。第四,实验室层面。实验室负责人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执行者,实验室负责人肩负着实验室的日常运行与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一般由专职实验教师承担,专职实验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可遴选一位责任心强的专职教师兼职承担。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具备相应的基本安全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安全隐患辨识能力,在确保实验室人、财、物安全的前提下,维持实验室正常有序运行。

3.4 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

为实现实验室安全运行与安全管理,务必要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室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知识普及工作。学校对实验室管理者和实验室使用者进行了分类安全教育。第一,对于实验室负责人和各级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与教育工作,分别在每学期初、期中和学期末等时间节点,开展例行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第二,针对不同学院、不同实验教学中心和不同实验室,开展一对一安全知识教育工作。例如,针对化工学院单独开展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使用教育培训,针对机械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单独开展机械防护与安全保护教育培训。第三,针对实验室使用者,即参与实验室教学与学习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学生入学时的安全教育课程中融入校园安全、实验室安全等常识性教育课程,并在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前进行实验室准入知识培训。此外,学校设有安全教育类公共选修课,为学生提供相关安全理论知识。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方式和形式也是安全教育体系应重点考虑的内容。在当前网络教育资源丰富的新时代,既要保留面授式安全教育授课、讲座、论坛等形式,又要选择优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在线学习、培训与互动。形式多样性与内容丰富性是开展好实验室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3.5 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与理论学习等安全教育,是对管理者和使用者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的培育,是一种正向的、直接的快速过程。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氛围营造等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则是一种浸入式的、间接的、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过程。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可以是有形的和无形的。在全校实验室范围内,安全制度与安全知识上墙、安全事故特殊报道、安全知识竞赛等都是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元素。第一,各实验中心、实验室务必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设备仪器安全使用方法、实验室学生守则等挂置于实验室显而易见的位置供学生学习了解。第二,特殊实验室需对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开展广泛报道与防范措施(方法)宣传。第三,实验楼走廊、实验室墙面有序整齐地设置安全文化宣传标语、壁画等。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做好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建设、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利用各种渠道开展有效宣传工作,将对全校师生在实验室安全使用与安全管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4 结语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疆工程学院正面临着新时代高校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实验室的有序运行与安全管理成为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学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归纳梳理出五条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实验室组织机构优化、安全制度建设、安全责任建设、安全教育建设及安全文化建设等五项体系建设措施,为更好地推进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对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维持教育教学有序开展、推进学校稳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实验室学院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