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沈阳工学院为例
2021-01-14王丹丹刘一男
付 尧,王丹丹,刘一男
(沈阳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
1 人才需求调研及就业岗位分析
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规模相对较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1]、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我国环保产业也将演变为绿色产业。
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拉动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根据专业教师前期大量调研,归纳出我国环保行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主要分为工程类、管理类、咨询类、设计类和销售类五大类别,分析这五类就业岗位可发现:A.工程类岗位。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污染物治理工程技术人员、项目调试人员、项目运营人员等方面,工作特点为一般要求员工长期出差,工作前期待遇一般,但在具有三四年工作经验后就业范围会继续拓宽,前景比较广阔。B.管理类岗位。主要对应的是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若目标单位级别较高还要求求职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C.咨询类岗位。各地专门从事环评事务的公司数量逐年增多。另外,节能评估、环境检测、环境监理等公司随着国家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也逐渐被社会认可,在近几年的招聘中人才需求凸显,且此类工作通常以撰写报告书、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为主,为环境工程专业女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前景。D.设计类岗位。虽然近年来设计院一直被广大毕业生所追捧,但是不管是设计院还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需要应聘人员具有研究生学历,且工作压力和难度都很大,需要毕业生后期考研且具有较强的钻研精神。E.销售类岗位。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风机类、水泵类等环保设备公司的销售工作上,此类工作门槛较低,但需要应聘人员性格开朗健谈、具有一定的销售潜力。
结合我校定位,环保行业岗位需求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来说,主要集中于咨询类、工程类,目前就业面大、就业前景好,但起步薪资不高;销售类收入不稳定但门槛较低;若想进入设计类和管理类岗位,一般需要具有研究生学历,但未来发展前景更好、就业薪资更高。因此,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去向可归纳为三个方向,即咨询类工作、工程类工作和考研。
2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调整
人才培养方案是普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石和重要抓手[2],是高校本科生大学期间培养过程的重要依据。沈阳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自2010年起接收第一批学生至今已经历了十多年的专业建设过程,期间随着社会、行业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国家高等教育和学校发展转型的需求,学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2.1 培养目标调整
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2017级和2018级培养方案相比,在培养目标方面,除了仍强调以化学、环境污染控制两方面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外,根据最新的行业发展和岗位调研结果,添加了咨询类工作岗位。在行业调研时发现,针对土木工程方向的岗位很少,因此删掉了以土木工程为理论知识的培养环节,进一步明确了以咨询类、工程技术类、管理类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2.2 课程体系调整
按照学校要求,重新梳理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思路,进一步理清行业需求与课程的对应关系,通过充分的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以岗位需求结合学校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为从上至下的逻辑关系,将行业决定岗位、就业岗位结合学校定位即为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决定学生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构成及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构架[3],进一步细化了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本专业将培养目标细化为五大方面,毕业要求分为工程知识、问题分析、终身学习等12个方向,并明确了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关系以及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2.3 学位课程设置调整
由于最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将土木工程为培养目标之一的内容删掉,因此在主干学科中也删掉了土木工程,对应的核心课程也从17门精简为15门。同时,化学类课程作为本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也做了相应调整,删掉了理论性过强的物理化学(仍为必修课,但不是主干课),将无机化学改为更强调综合化学基础、应用性更强的普通化学,使培养方案中学位课程的设置更加精炼且有针对性。
3 加强校企合作
3.1 深化校企合作基地建设
环境工程经过十多年的专业建设,不断夯实各方面的建设基础,特别是在校外基地建设方面,虽然环保行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但仍存在北方发展较南方发展略微滞后的情况,且辽宁地区的环保企业普遍规模不大,造成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很难实现专业与一两家公司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只能采用多家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近年来,随着辽宁地区环保产业类公司的迅速崛起,在校企合作主动性方面,环境工程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意向由最初的学校找企业逐步转化为企业主动联系学校,询问是否可以提供在校生进行企业实习或毕业生就业,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平台。在校企合作数量和质量方面,环境工程专业的校外合作基地从2005年的一两家仅提供实习的水处理公司,到2018年五家合作企业,提供19个实习岗位和2个就业岗位,再到2019年八家合作企业,提供30余个实习岗位和10余个就业岗位,近三年的校企合作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深度上都有了快速提升。同时,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合作企业规模资质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的课题和项目较少[4]。因此,还应不断探索如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尤其是在企业资质、教师与企业项目合作、学生输出质量等方面。
3.2 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
2019年10月,我校环境与健康产业学院成立并申请省教育厅批准,该学院作为政校企深度对接的全新合作模式,是学校生物类、环境类、食品类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一平台,学校与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和企业建立了更加紧密、稳固的合作关系,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车间、研发实验室、服务中心建成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将高校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建成企业技术开发重要平台,实现行业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科研、人才优势无缝对接,构建教学科研过程与企业生产流程,以及社会就业岗位匹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4 结语
专业建设和发展除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方面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进一步增加专业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专业宣传、提升教学团队质量等。在新工科背景下,结合本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特点,全方位提升环境工程专业的建设水平和力度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