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长孺先生杂忆二则

2021-01-14张忱石

邯郸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书局香椿豆腐

张忱石

学林脞谈

唐长孺先生杂忆二则

张忱石

唐长孺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曾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影响甚巨。适逢唐先生诞辰110周年,山高水长,特拟杂忆二则,以飨读者。

一、一碟香椿拌豆腐

1964年初夏,赤日炎炎,唐长孺先生身体不适,不想吃东西,本来每天能吃粮食6两,变成只吃3两,负责照料点校“二十四史”诸位老先生生活的小高着了急。小高叫高培义,因为较矮,一般人都叫他小高,其实年纪并不小,三、四十岁了,比他年轻得多的人,亦习惯叫他小高,他也没有一点不高兴的样子。原本他是书局行政科的一名电工,平时事情不多,便叫他来照顾这些老先生的生活,很尽心,得到这些老先生的称许,书局领导亦多次表扬过。这时小高想起唐先生曾经向他讲过吃过一个很适口的菜,叫香椿拌豆腐,在浦一之家中吃的。浦是书局里币史小丛书编辑组的主任,级别甚高的一位老干部,居住在西北楼,与唐先生是邻居。小高心想既然唐先生爱吃香椿拌豆腐,索性弄一盘来,调剂一下口味,也许唐先生胃口大开,病也会好了,完全是一片好意。于是,同秘书何聪讲了一声,便通知食堂的王师傅去制作了。香椿是一种树木,一到春天,长出的嫩芽呈酱红色,北方采其嫩芽来做菜肴。我与唐先生都是江苏苏南人,从小在上海长大,从未吃过香椿。我是50年代底到北京之后,才知道香椿是北方春天常用的食材。北方一般是三种做法:一为香椿鱼。面粉加入鸡蛋,发粉、盐,调成糊状,香椿沾上面糊入油锅煎炸,犹如日本的天妇萝,味道脆香,这是较为高档的做法。北方还有两种常见的做法是香椿炒鸡蛋和香椿拌豆腐。唐先生爱吃的香椿拌豆腐制作更是简单。只要把豆腐、香椿在开水中淖过空水,加入盐、味精和香椿切成碎末入拌,淋上香油即可。一个菜的成本即使在今天仅值二、三元钱,要是在低物价的60年代,也就一角多钱而已。可是当这碟香椿拌豆腐端到唐先生面前时,竟然大发雷霆。唐先生一向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即使是不起眼的一碟香椿拌豆腐,那也是不允许的。这件小事还惊动了书局领导。主管古代史编辑组的副总编辑萧项平严厉批评了小高,认为对他表扬太多,“产生了骄傲情绪”,表示要“研究一下,固定起来”,对小高开展思想教育。

二、留诗东瀛

1980年,应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邀请,唐长孺先生赴日讲学,其所讲内容是当时出土不久的新疆吐鲁番出土文书,引起日本历史学界的极大兴趣,讲学非常成功。

事隔10年之后,即1990年冬,因出版《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一书,我与中华书局出版部主任张宇,应日本河合塾的邀请,访问日本。当时正是中国出版事业由计划经济过渡市场经济之时,出版社似乎有些不大适应,为防止出版学术著作亏本,出版社总希望作者方面有一些经济上的赞助。谷川道雄先生,是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著名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家,与京都大学道教史学家川胜义雄,称之“京都双雄”,名传史林。谷川道雄先生认为这是日中两国学术文化交流的好事,十分支持。适时他的一个学生在河合塾任教,从中作伐,河合塾也非常愿意为中日两国的交流作些贡献,表示资助这套学术论著的出版,我与张宇访日,就是应他们邀请并签订合同的。我们在名古屋访问完毕后,便回到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诸位先生,在昔日罗振玉在京都的旧居,今日为一家火锅店宴请我们。那天下午我们先参观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京都大学砺波护先生是日本著名史学家宫崎市定的学生、隋唐史学家,其《唐代县尉》一文,为其名作。他对唐长孺先生有很深的感情,知道我曾担任过唐先生两本论文集的责任编辑,故邀请我到他的研究室坐坐。砺波先生保存着1981年唐先生访问京都时,为砺波先生的题诗,他把题诗镶嵌在镜框里,严加保存,珍若拱璧,题诗云:

“现说天涯若比邻,蓬瀛飞渡觉身轻。

唐风已自忘游旅,汉学由来重洛京。

史迹千年勤禹域,灵文三洞探玄经。

流风几辈传薪火,合向鸿都问老成。

庚申孟冬,余应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之邀,束装东游,居东四月,川胜、砺波两先生厚意殷拳,俾忘略旅,临行率为壹律书奉砺波先生,以识鸿爪。辛酉孟冬唐长孺。”

(张忱石,1940年生,江苏宜兴人。曾任中华书局古代史编辑室副编审、主任,主要致力古籍研究和整理工作。)

猜你喜欢

书局香椿豆腐
香椿吃前要焯水
学做豆腐
香椿
论陕西官书局的创立
香椿
金陵书局刻印书籍考论
李小峰与北新书局
豆腐睡莲
家常豆腐
北京京华印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