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一专多能”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1-01-14刘小园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余 蓉,刘小园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a.信息工程系;b.艺术体育系,广东 罗定 527200)

受国家教育政策和人口政策的影响和推动,高职院校开办的学前教育成为了热门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进步培养出了大批符合要求的教师。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关注度随之增加,对学前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高职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好时机,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困难,学前教师数量、整体水平、专业程度都有待提高,改革迫在眉睫,探索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非常重要。

1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1.1 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比于本科的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具有强烈的职业特点,这也是进行课程设置的前提和依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在设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凸显出实践的意义。

1.2 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方式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效的教学方式作为保障。在“三位一体,一专多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结合是重点,要将学校、研究机构和幼儿园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在幼儿园中进行实践,实现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明确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培养。幼儿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在为学生传授理论基础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遵循固有的教学模式,要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学生快速适应身份的转变,提高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1.3 技能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高职院校在进行学前教育课程设计时,需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对教师的需求相符合。课程体系应以用人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的能力为导向,以工作流程和环境为依据,以职业技能和素养为前提,不再采用传统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任务的课程体系,而是进行了调整和创新,将实践技能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多元务实的评价体系

人才评价的主体包括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这三方,其中用人单位的评价是最重要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能只有一种,应具有多种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多样性分为以下四种:一是评价时间的持续性。它是阶段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期末评价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二是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理论成绩,对除了理论知识之外的部分也要进行点评。三是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过程中,不再以教师作为唯一评价主体,学生也可以进行评价,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四是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不再单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为评价标准,还应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2 高职学前教育“做学教三位一体”的实践性内涵

2.1 “做学教合一”的由来

“做学教合一”主张先做、后学、再教,而“教学做合一”是将理论教学的“学”放在重要地位,实践中的“做”只是对“学”的验证和理解。教育部在2015年出台了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指导性文件,文件中对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强调不但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也同样要得到重视,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要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要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

陶行知提倡的“教学做合一”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做学教合一”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学做合一”提倡“做中学、做中教”,“做学教合一”是对它的一种调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最为薄弱的就是实践环节,“教学做合一”就是将这薄弱的部分纳入到职业教育之中,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但从目前“教”和“做”的顺序来看,“教”在仍然占据主要位置,“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做”还是“教”的附属,并没有真正实现“做”应有的作用,不符合高职学前教育职业发展特征。必须要创新和重构上述模式,对“教”和“做”排列进行调整,将“教”和“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真正实现“做学教合一”。

2.2 “做学教合一”的实践性内涵及理序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教”是必然,“学”是必须,“做”是核心。“做”的内涵包括为什么做、做什么、什么时间做、如何做、预期达成什么样“做”的效果、如何评价“做”的结果。在“做”的过程中,学生是“做”的主体,教师要对其进行指导。“学”的内涵包括学的原因、学的内容、学的时间、怎么学、学习效果评价。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学。“教”的内涵包括教的原因、教的内容、教的时间、怎样教、对教的效果评价。学生要参与进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教。

高职学前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不存在“做”的形式,而目前的教育是将“做学教合一”的思想深入渗透其中,这也是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全面理解和掌握“做学教合一”的内涵。

2.2.1 从“做”的目的确定三者排序

先“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通过自主学习就能掌握的内容以及不能掌握的内容,对后“学”和再“教”的作用进行发掘,更好地理解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在先“做”时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2.2.2 从“学”的目的确定三者排序

先“学”是完全能实现的,这种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发挥出自主学习的能力,清楚了解自己能学到多少内容,通过各种在线学习课堂就能实现先“学”。而后“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对之前不会“做”的内容再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还可以进一步复习巩固之前的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这是学习中最好的状态。

2.2.3 从“教”的目的确定三者排序

对于学生尚未涉猎的专业领域知识,先“教”是非常必要的,学前专业课程刚开始就让学生去“做”,学生会觉得很难理解,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的原因是什么?从这个方面来看,在“做”之前一定要先“教”,对指定内容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要注意分寸感,不能全部灌输,不能在教学内容上涉及太多,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后“教”的目的是教师知道学生去学习,并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教学,充分展现了“教”的功能,又或者学生在“做中学”时已经掌握了相关内容,而教师进一步开展了拓展式教学,让“教”发挥出具体作用,掌握好时机。

在高职学前教育中,“做学教”应该是一体,学生在“做”和“学”方面非常重要的,相对于“教”来说程度会更高,这种重要性体现在“做”和“学”的重量及目的上。“教”也有其重要性,它可以从“做”和“学”两个方面来引导。在“做”和“学”方面的排列顺序还要根据学生特性、教学内容等方面来看,并不是唯一的理论方向。

教学还要注意一个时机问题,时机要依据现实来定论,要从实际层面来体现,尤其是在“做中教”方面。教学过程中涉及内容深浅的问题,对于学前专业学生来说,其内容应该适量,能合理使用且在职业活动中很常见。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程度和数量、时机和形成的问题。如果在教育中脱离了学生这个对象,即便在基础内容、教学方向、环境条件、“做学教”排序等方面做的再好,但也缺少了现实意义,缺少了实践性作为导向。应将“做”作为第一,“学”用来贯通始终,采用适时的教学方式,这是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高职学前教育在实践方面应该更为深入,因地制宜将“做学教”落实到位,进行有效融合,各自发挥作用。

3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培养目标缺乏前瞻性

随着公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的大量出现,对幼儿园教师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这让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看到了市场先机,积极扩大自身规模,以期招收更多学生。但高职院校过度强调规模,在质量的发展上还有待提高,应对能力不是很强。学前教育专业应秉承更完善的方式,充分体现出前瞻性,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实践、应变和创新等方面。

3.2 课程体系缺少实践性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性尤为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理论知识内容,还要有到幼儿园进行实践工作的能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对知识课程非常重视,但没有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扩大招收之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工作调动方面显得繁杂,使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习受到了诸多限制,导致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较差。

3.3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和分层培养,影响了教学效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特色。

3.4 评估评价体系单一

人才培养质量是由人才培养评价来决定的,但很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评价标准方面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需借助量化评价系统来实现,这种形式较为单一,对学生的考核还是通过分数化和知识化来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在技能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直观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应用能力,会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致使学生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应变能力较差。

4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重构“三位一体,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4.1 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社会需要为方向重新确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主要指学生在学习后能获得一技之长,同时还具备多种技能,如唱歌、跳舞、绘画、演说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及终身发展的能力。学生还应具备相关知识能力:①完整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具备管理能力、指导能力。②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了解教育规律。③具备计算机知识,达到计算机二级水平。④具备英语级别证书。⑤达到规定的身体素质健康程度。⑥具备出色的文化素养、心理素养,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二级甲等以上。⑦获得幼师资格证书。

4.2 重构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完成人才培育目标,需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将教学内容按组织进行搭建,实现支撑作用,这也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结合。要掌握用人单位需求,对学前教育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将能力培养作为最终目标,革新三段式的课程设计,打造以能力为先的课程教学模式,秉承“做学教三位一体”的基本理念。

4.2.1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确定职业岗位群

高职学前教育人才紧缺,在职业岗位的设计上应进行更细致地划分,如幼儿教师、早教机构教师和幼教机构管理人员等。同时,还借助了倒向推论法,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前提,确定与其相匹配的专业课程内容。

4.2.2 重新构建课程模块,完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进行改革和创新,对课程模块进行科学划分,即人文素养、职业基础、职业技能、素质培养、落实行动,这几大模块密切结合,逐次推进。其中,人文素质模块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修养,课程内容包含了思想道德、法律基础和现代公共教育课程。职业基础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还有很多课程细节的划分,涉及面丰富。职业技术板块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如幼儿园管理、钢琴、伴奏等方面。素质扩展模块是为了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拓展学生的就业范围。实践模块是借助专业培训、毕业实习、综合实践来使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综合实力获得更大提升。课程内容要结构严谨,层层分明,打造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4.3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学前教育对实践要求很高,使学生能够获得更细致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教学模式可采用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来实现整体定位,做好统筹安排工作,“学中做”和“做中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学中做”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核心是依据学生专业来展开实践教学,为学生学习和实践提供服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以学生就业为方向,以突出重点、强化技能、突出特色、全面推进为原则,利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做中学”以社会需要和院校服务能力为主要方向,以期提高院校在市场中的关注度,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技能培训和社会需求来进行科技开发。高职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还在不断优化,在以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为前提的基础上打造了课程实训版块、阶段性专业训练和课外实践版块,还会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演出活动,创新幼儿园环境建设。

4.4 改进评估评价体系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评估评价工作时应结合社会需要,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分层培育的模式,不局限在考试成绩这一个层面,应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创造能力优、整体素质高的人才,这种评估评价体系更切合实际。评价体系的建立基础主要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4.4.1 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是以任务驱动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形成性考核,在一个大模块完成或期末时会进行终结性考核,可以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4.4.2 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

不同课程内容的考核标准不同,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动,如理论课程考核就可以以笔式成绩为主,技能型考核就要以实践操作为主。

4.4.3 校内和校外考核相结合

想要真正实现“做”和“学”的结合,就要注重学生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的表现,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个人素质、实习情况等内容纳入到考核过程中,与校内课程考核情况相结合,使学生有全新的体会。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