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5后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剖析及改善对策

2021-01-14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慢就业毕业生岗位

巩 丽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近几年,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跨国、跨地区贸易处于发展困难阶段,失业率不断上升,就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各省市纷纷出台就业新政,积极推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但也出现了“慢就业”现象。

大学生“慢就业”是指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不选择马上就业,而是以继续学习考研、居家考证、等待更合适的就业机会、外出游学、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将就业时间推后,以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来换取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机会。近几年的就业市场中,95后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大学生个性特征、社会多元文化及家庭经济基础。应重点解决此类问题,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和就业质量。

1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成因

1.1 主观方面:95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95后是在互联网技术裂变式增长下而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电子产品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95后所处的家庭结构来看,普遍是独生子女。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经济喷涌式发展,与之带来的是家庭财富的迅速增长。95后物质生活丰富,所以在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中不仅仅考虑薪资待遇,更多的要考量工作地域、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从职业价值观角度来讲,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自我感受,而不是承担家庭经济责任问题[1]。95后大学生价值观更加多元,“中心化”“权威感”在95后心中是不被认可的,他们更相信自我的价值判断,不管是在高校学习阶段还是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关注内心的感受,毕业阶段如果没有符合他们价值取向的岗位,他们就会通过“慢就业”来推迟就业,通过拉长就业时间来获得自己价值体系认同的工作岗位。

1.2 客观方面:社会因素和家庭氛围的影响

国家在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方面的改革效果不断显现,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21年,大中专毕业生人数达909万人,预计2022年毕业生人数将突破1 000万人,规模增长必然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经济转型滋生了很多新业态新模式,如线上服务、个体经济、共享经济、自媒体经济等多元化社会性岗位增多,与之相应的政策性岗位占比不断降低,这些多元化的社会性岗位多集中在中小微创企业,学生对这部分岗位的接受程度不高,就业积极性受挫。

从家庭角度来看,95后高校毕业生的父母多为70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他们有实力也有意愿让子女慢慢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相比迫于生计的就业,他们更愿意给孩子机会,慢慢思考未来。70后家长的从业经验使得他们更希望孩子进入政策性岗位,因此家长的意愿会成为绝大多数毕业生求职时的重要参考,他们对工作比较挑剔,这为“慢就业”的流行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从国家公务员考试到各省市、地方的公务员和事业编招考仍是不少95后毕业生的首选,这些95后毕业生在职业价值观的选择上更看重“社会地位”所带来的隐性价值,他们认为这类就业不仅“稳定”,更能凸显自身价值,在未来的择偶和家庭组建方面也会更有优势。从现实来看,公务员事业编的招考时间较晚,招考过程时间跨度较长,这对于6月份毕业的学生来讲“慢就业”自然就形成了。

2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本质

“慢就业”成因有95后个性特征的因素,但本质上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现实反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的是由较低层级供需矛盾向中高层级供需矛盾的转变,从“数量短缺型”供需矛盾向“优质不足型”的供需矛盾转变。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视角可以看出,“慢就业”现象体现出了95后大学生更加期待高质量就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2]。

物质丰富的时代已经到来。2020年,我国全面脱贫,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巨大胜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人们对生活物质方面的追求变成了对生活质量层面的追求,比如需要接受更好的教育、有一份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多样、个性、优质是这些需求的特点。大学生认为公务员、事业编等政策性岗位更能满足自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较高的社会地位、不错的经济收入、适中的工作压力及完善的社会保障,方方面面都能满足美好生活的要求,特别是理想化程度较高的高校毕业生,更是把学历提升、政策性岗位作为就业首选,如果不能实现,则通过以增加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来换取符合个人价值体系的工作岗位。

3 95后大学生“慢就业”利弊

利:“慢就业”有助于毕业生调整心态,提高就业稳定性。导致“慢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研发现,“慢就业”最直接的原因是有近60%的学生感觉“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但问到所谓的“满意的工作”标准是什么的时候,绝大多数受访者并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从实际调研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并不清晰,职业价值观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慢就业”方式空余出来的时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认识社会,做好职业规划,科学地进行求职就业,提升就业稳定性,有利于职业向纵深发展。有学者认为,“慢就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有评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青年一代主体意识觉醒后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抗争,是一种对‘田园诗’式生活的向往和回归。”

弊:“慢就业”容易滋生惰性情绪,造成社会脱节。“慢就业”现象可以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科学进行规划,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慢就业”群体中不乏因为学生在求职阶段没有行动起来、待到毕业时仍然没有工作单位接收而重新选择考研或重新求职的被动“慢就业”,这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消极对待个人发展,有些甚至沉迷网络,毕业之后选择回家做“啃老族”,或者以继续学习、考研为名,在学校或学校周围生活,成为“赖校族”[3]。“慢就业”群体过分关注自我,对外探索较少,在校期间成长获得有限,心理成熟度不足以支撑其投入工作,进入社会后慢慢地对就业产生畏惧情绪,加之生活经济来源长期依靠家长,更容易滋生惰性情绪,造成社会脱节。

4 高校层面“慢就业”的改善策略

4.1 前置职业规划,帮助学生理性选择专业

造成“慢就业”的一个直接原因是毕业生不想参加工作进入社会,因为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和自己的职业期待不相符,所以通过“慢就业”的方式来进行暂时逃避。从现实情况来看,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专业的理解和认知并不清新,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依据个人职业特性的并不多,专业的选择多是根据家长的观点、分数的限制。真正的职业规划多是进入大学阶段之后才开始,虽然有些高校在大一阶段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政策,但毕竟是极少一部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选择了专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毕业后的就业大方向。建议不仅是高校,更多的是高中阶段,就导入职业规划的相关课程,对专业发展、职业发展甚至是生涯发展进行学习,降低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和盲从性,更加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升学生进入职业阶段的心理期盼,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就业过程中。

4.2 加强价值引导,提升大学生积极就业心态

高校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都有一个实际感受,现实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十分残酷,真正的就业难是难在毕业生的心理预期和招聘企业的综合待遇之间的差距。毕业生在择业时,还是以政策性岗位为首选,其次是企业等社会性岗位,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中小微创企业贡献了绝大多数的社会性就业岗位。对社会性岗位的选择,最看重的几个要素分别是薪资待遇、工作时间、人际关系、工作地域等。95后大学生对于这几个要素的关注程度显示出其职业价值观中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95后大学生对物质有需求,但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低欲望,抱负意识不强,对职业成就的欲望不强。95后大学生就业后的离职率较高,说明了95后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更多关注的是内心感受,对工作过程中的不顺遂采取回避的态度较多,以离职来解决这种工作受挫。高校在培养过程中,要针对95后大学生这一心理冲突进行有效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契机,加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

4.3 做好就业帮扶,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

学生在求职阶段,面对漫天的招聘信息,会表现出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的心理现实,针对这一现状,要求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人员要以更高的责任心、更强的专业素养来做好学生的一对一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生源地,如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要做好西部志愿项目的宣传,引导西部地区学生通过西部志愿项目来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以考研选择“慢就业”的学生,除了西部志愿项目,也可以引导其通过参军入伍的方式来进行就业。对于各地出台的人才政策,就业指导人员要了解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宣讲,充分依托各类就业专项平台,做好就业岗位推荐。针对95后价值多元的现状,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做好“一对一”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个性特征、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确定求职目标、筛选就业岗位,做好制作求职简历、传授面试技巧等指导服务性工作,提升学生的应聘成功率和就业后的职业稳定性。

4.4 做好就业跟踪,及时修订高校培养方案

从“慢就业”现状来看,也有一部分毕业生是主动就业,但因为专业问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被动选择“慢就业”。例如:历史、考古、哲学、社会学等专业对口的岗位较少,学生可选的对口单位较少,从而导致“慢就业”。目前,社会产业升级转型,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产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软件、计算机、通信等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据测算,整个大数据产业人才缺口2 000万人,而毕业生供给远远不够。由此可见,随着社会高速发展,高校中的一些专业设置已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要,急需调整方向,因此新兴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现状,高校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跟踪,结合校友工作情况,持续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反馈,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进行培养方案修正,真正承担好高校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

4.5 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应用型人才订单式培养方案

目前,各高校纷纷进行校企合作,将企业需要逐步纳入大学生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培养主要是以学校培养教育为主,在学校培养教育的大框架下将企业的实习实践等以科目、学分的形式予以体现,关键是在学生毕业求职阶段,企业方更多的是以推荐就业为主,这时的企业方担任更多的是一种中介机构的角色。在此基础上,高校应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方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建立一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即从新生入校阶段就建立订单式培养方案,同时根据学生意愿签订包含就业在内的培养方案,学生大三之前完成学校学业,大四阶段以企业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为真正的就业进行模拟演练。深化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促进大学生对就业的理性认知,从而改善“慢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慢就业毕业生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