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14刘陆洋
刘陆洋
(康平县自然资源保护与行政中心,沈阳 110500)
1 康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
康平县地处辽宁北部,属辽宁中部城市群及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境内有西马莲河、东马莲河、八家子河、李家河、秀水河、蚂螂河、公河等河流,已建4座中型水库,4座小Ⅰ型水库,74座塘坝。康平县总面积2175km2,下辖12个乡镇,161个行政村,总人口37万人。研究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524mm,年均径流量10765万m3,降水量的分布呈现出自西部向东南逐渐增加的特点,且主要集中于6-9月。
截止2020年底,康平县共建设农村饮水工程367处,其中364处为集中供水工程,3处为分散供水工程,解决了29.1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99.9%。①按供水规模分类:日供水量W在100m3/d至1000m3/d的有30处,涉及供水人口6.2万人;日供水量W在20m3/d至100m3/d的170处,涉及供水人口1.7万人;<20m3/d的164处,涉及供水人口5.8万人。②按实际供水人口分类:单处供水人口在1000至10000人的97处,涉及供水人口15.6万人;在1至1000人的270处,涉及供水人口13.4万人。③按水源类型分类:境内供水全部采用地下水,目前已建成集中供水364处,涉及供水人口29.0人;已建成分散供水3处,涉及供水人口163人。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2.1 水质、水量保证率低
根据康平县2019年水质检测报告,对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关评价标准,四季度共检测326处,76处未合格。检测出厂水、末梢水水质,主要不合格项为氟化物、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硝酸盐氮、色度、浑浊度、嗅和味、锰。
目前,康平县农村供水水源问题主要分为2个方面。①水质问题:农村水源的类型多样,高氟、铁锰超标等区域性水质问题普遍存在,从水源地环境来看,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小、数量多,保护措施难以落实,导致污染和水质风险大,同时随着农业的发展,硝酸盐超标、氨氮超标水日益增多;②水量问题:农村供水工程以地下水为主,存在季节性干旱、水量不稳定等问题,供水保证率不高[1-4]。
2.2 建管经费投入不足
农村饮水工程覆盖面分散、管线长、运营成本高,工程运营困难。目前康平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成本高,大多数集中供水工程水价普遍低于运行全成本,有的还不能从农村用户收取水费,农民普遍存在喝“福利水”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工程维护效益;此外,现行水费征收不到位,致使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缺乏,大部分工程处于带病运行状态而无力修复。
2.3 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
大多数工程的运行管理由村委会指定人或领导兼任,专业管护人员缺乏,一旦换届,易造成管理人员随意性和流动性现象;供水人员都是临时工,人员配备不足,部分偏远地区只有1人,加之工资低、待遇差,致使工作人员经常流动、脱岗、不安心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实际工程管理和县级管理站层面上,部分供水站存在内部管理松散、制度执行不到位、操作规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没有水质检测、维修养护、运行管理、值班和考勤记录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5]。此外,部分员工的面貌状态和内部环境卫生差,个别供水站未配备相应数量的人员,未定期巡检供水工程设施,无应对突发事故的抢修预案。管理人员工资水平低、管理能力及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加之专业知识少、未充分掌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规程以及工作积极性不高等,无法满足精准管理和专业管理要求。总体而言,现有供水管理机制的不健全,造成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2.4 工程老化失修
2005年前建设集中工程,受当时建设标准、施工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大部分已处于超期服役或带病运行状态,管道大多为PVC或UPVC材质,管网埋深不够,地区冬季容易冻损,“跑冒滴漏”严重,亟需重建。此外,经过长期的运行,加之运行管理不善,管网挂垢现象普遍存在,这大大加剧了供水受阻程度,并且维修养护或季节性挂垢脱落易导致阶段性水质浑浊,所以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超期运行管网更新改造势在必行[6]。
3 运行管理对策
3.1 加强水质监测,确保饮水安全
水质监测是控制饮水安全的有效手段,精准的水质监测数据是保证水资源安全的最根本的要求,同时水质是否安全还取决于水质监测的频率。较长的服役运行年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饮水水质二次污染的概率,所以水质检测应贯穿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的要求,配合县卫生防疫部门开展农村饮水工程的水质检测,并对农村分散式供水进行水质抽检,及时反馈水质检测报告,督促和指导属地政府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消毒处理。通过配备高级的水质监测器材、建立标准的水质监测中心等,加强各水厂进出水源各环节的化验,对全县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日常性安全生产检查,确保供水水质达标[7]。
实施饮用水水源地在线监测,建设并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网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有毒有害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的监控,科学、及时、有效地监控预警和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定期发布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
3.2 引入市场机制,多方筹措资金
实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关键在于增加投入,要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增加供水工程的资金投入。遵循加大地方投入,受益群众、地方、中央共同负担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①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②通过政府投资、贷款、融资等,积极落实地方政府投入;③创新投入机制,引导供水企业和业主投入,鼓励社会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饮水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④坚持“谁负担、谁受益”的原则多方集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执行国家水利资金管理办法和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对农村供水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务审计,杜绝违纪行为,确保政府投融资资金用到刀刃上。实行县级报账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财政、审计部门随时对项目资金进行监督检查,跟踪使用情况,纪检监察部门对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
3.3 注重运行管护,健全机制体制
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探索工程建后管理模式,落实维修养护经费:①全面推进农村供水专管机构建设,积极推行“供水总站(公司)+水厂+农户”、“水厂+协会+农户”、“以大带小”等管理模式,并创新管理模式,降低运行管理成本。②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运行成本+大修费用+折旧费+微利”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并从水价中计提相应的维修养护资金实现“以水养水”;③全面建立县级维修养护基金,各级政府应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水价反哺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农村供水工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为解决集成管理水平较低和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管护人员的技术培训。不定期邀请相关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对农村供水工程相关人员,尤其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技术以及新技术应用的系统培训,以提高行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农村供水工程的顺利实施。与卫生、环保联合对集中供水工程经营管理从业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确保供水安全,使工程长期发挥效益[8]。
从改善作业条件、降低运行成本、保证供水水质和安全可靠度出发,积极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加强取水、制水、混凝投药、加氯消毒等新工艺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引进和推广维护方便、重量轻、韧性好、安装方便的新型供水管材和净水材料;大力推广全自动恒压变频设备、水位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化监控系统、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和水质在线监测技术设备等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增强供水设备的寿命,使工程能长期发挥效益。
3.4 强化建后管理,保证工程效应
①推进用水户参与,接受社会监督。为加强对康平县农村供水工程的建后管理,将引入用水户参与,建立和健全约束监督机制。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单位进行全面监督,同审计、物价、财政、计划等部门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范围包括水价的制订和水费征收、专项资金的使用、财务制度的落实、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等,确保工程正常化管理和运行。设立监督电话,使农村供水工程接受用水户及社会监督。②加强技术推广,做好宣传培训。康平县农村供水工程立项建设前,必须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即深入项目进行勘测选址,做好水源保护工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选择具体的工程措施和建设方案,工程建后管理,由农民集体讨论,确定管理方式和制定管理办法,有利于工程更好地发挥效益。
为确保康平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对工艺简单、工程投资较小的分散式供水工程,由受益群众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城建,县、镇(乡)两级质量监督部门对其进行质量监督,对工程投资相对较大,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集中式供水工程采取公开招标或从优选择和指定有经验、有资质、有实力的队伍城建,为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实行监理制。康平县农村供水工程交付使用后,必须加强工程运行管理,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外,对相对贫困落后地区的饮水工程,当地政府还将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使工程建成一处,见效一处,并能持续利用。
4 结 语
为解决困扰农村群众的饮水问题,近年来康平县陆续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并取得巨大的成效。然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单个规模小、管理难度大、覆盖范围广、工程数量多等特点,加之受多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现阶段工程建设与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结合农村饮水工程实际情况和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科学评价工程运行情况,系统查找关键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围绕用水方便、水质水量达标、水源保护,突出长效管护机制、立足巩固以往成效,按照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目标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工程运行管理体系及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提供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