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021-01-14徐春雨
徐春雨
(佳木斯市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1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在发展中紧跟时代步伐,开启了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道路。信息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重视工程数据的集中采集、分析和管理,能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和精细的分析,更具有科学性,相比于传统的数据计算方法更能为工程建设带来便利性[1]。在信息自动化技术运用过程中,要考量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可行性。首先,信息自动化技术本身具有诸多优势,致力于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促进经济和自然同步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在实际操作中,信息自动化技术能即时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全方面的信息数据,如供水供电情况、意外事故报警等。同时,信息自动化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公平公正化处理,接替了原本由政府代管的信息处理责任。其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采用以数据网络中心为主的计算机系统,要求产业科技全面升级以满足信息自动化效率提升,符合工程建设全面纳入科技创新的新阶段的需求。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新技术解决以往难以解决或便利度不高的难题,也意味着企业成本得到降低,消费者也享受到高质量业务。因此,无论从薪资自动化技术本身发展还是水利水电工程现代化发展方向来看,都满足了各自要求。
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2.1 信息自动化技术应用效率低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应用仍不成熟,具体表现在二者结合度不足。一方面,水利水电建设逐渐转向技术支持,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内部的组织机构严密性不足,在信息收集和转化过程中集约度较低,部门间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因此信息输出、接收、调和的周期变长,影响信息集中处理的效率,导致部门整体效率低下,阻碍了信息自动化发展的初衷。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在支持技术进步,但是缺乏强制性的文件要求企业部门应用和改善技术,所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中的信息自动化技术仍处于低水平。从长远来看,行业内在技术研发上目光浅短,资金投入不能满足技术长足发展。因此,加强有关方面的技术指标制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高精尖技术人才稀缺
相比于技术和设备方面的落后,另一个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的就是人才的紧缺。人才是提高技术发展和工程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无论是技术研发人才还是工程管理人才,都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培养和运用。我国在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上缺乏吸引力,导致人才不足,影响了专业内的创新发展。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都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来实行,所以,专业人员的配备必不可少。事实使是,水利水电建设方对人才的不重视,使高校毕业生难以从事相关行业,以及在行业内做出创新。所以,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使用的自动化软件和硬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
3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优化建议
3.1 科学运用资金
工程建设的确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资金若不解决整体工程的效率问题,那么一味将资金置于本不必要的成本上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在信息自动化技术与水利水电工程结合后,资金的投入应该将大部分放在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上,实现资本的合理配置。因此,工程造价时除了相关设备的成本计算,还要考虑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运用所能为整体成本节省的资金总量。因此,管理人员要深刻掌握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实质和运用方式,以最低的资本成就最高的预期效益。同时,技术是不断更新发展的,所以研发资金的预留不可避免。管理者应在宏观视野的基础上科学配比资金的使用。
3.2 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高校资金和教学要投入相应力量,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解决高校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之间的不对等现象。高校应该和相关企业进行信息对接,将自身特色和企业要求相结合,培养符合时代需求和具有专业优势的合格人才,并制定一系列培养政策和目标计划,使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例如设置人才创新基金,鼓励高校学生进入研发队伍等加强专业创新活力。此外,水利水电企业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并针对人才的再教育做好培养工作。在吸引人才方面,要在市场机制中加强人才激励政策,组建创新人才队伍,使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科学化[2]。
4 结 语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水利水电建设道路存在诸多不足和困境,但是信息自动化技术为这一发展建设提供良好的前进方向,亟待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带领行业步入正轨。同时,水利工程发展也依靠国家和政府、企业、人才多方面的力量达到进步,所以,人员和资金的重视程度都应该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以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为我国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