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超级现场秀》的线上互动
2021-01-14黄莺广西广播电视台
黄莺 广西广播电视台
《超级现场秀》是广西广播电视台FM950 的一档晚高峰节目。多年来通过对品牌继续深耕开拓,完成私域流量的不断扩充和升级,加强与大客户、大品牌的深度合作。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栏目一直保持高影响力。目前,《超级现场秀》已逐步涵盖线上节目、周边产品、剧场演出、电影网络剧等多方面内容,拓宽了节目的视觉传播渠道,打造广西本土文化知名品牌。《超级现场秀》的节目主持人:大海、莉香、马老师;节目时长:150 分钟;播出时间:每天17:00;节目定位:晚高峰的快乐陪伴。
一、广播节目中互动的概念和作用
广播的互动传播,使媒体的传播由单向的发送式向双向的、多向的交流式转变,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互动、人与社会的互动。同步生成、同步传播、同步接受、同步反馈,是广播互动传播的鲜明特点。传者、受者的角色时常互相转换,使广播节目的普通参与者,既是节目的受者,又是意见的表达者和传播者。同时,作为传者的主持人具有双重性,既代表媒体发布信息,又代表受众提出各种意见;还代表传播媒体设置话题、引导讨论、适时点评、开掘意义,完成媒体意图。
新媒体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不可避免地成为集收集、筛选、分析、评论、传递于一体的全媒体工作者。
互动是广播与生俱来的优势之一。在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每一次互动,都能加深广播与听众的交流,同时也能增强听众和主持人、节目的粘性,培养忠实听众,进一步扩大节目在人群中的影响力。
二、《超级现场秀》线上互动的主要方式
《超级现场秀》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线上互动,互动渠道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微信、手机APP 客户端阿基米德、视频直播的互动。
(一)微信互动
(1)设置“打卡签到”游戏环节。随着微信的诞生,广大听众可以随时随地地参与广播节目互动。微信用户不仅能关注到自己的好友信息,还能关注到公众号信息更新推送,加上庞大的话题市场,使微信成为增强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
《超级现场秀》针对如何在每天的节目中激活微信粉丝这个问题,在节目流程上设置了“打卡签到”环节。听众在微信公众号VIP950 上找到“打卡签到”,进入《超级现场秀》节目,点击“签到”就可以完成。主持人督促、告知大家每天打卡签到的前5 名听众,及时分享听众的留言。“打卡签到”可操作性强,作用不可小觑,增加了和听众快速互动的频次和内容,关照了不同的个体,体现广播节目伴随性收听的特点,增强听众粘度、提高忠实度。
(2)设置话题。阿基米德数据表明,为当期节目设置一个话题并引导用户参与,能帮助节目收听活跃度平均提升3.5 倍,帮助节目社区活跃度平均提升3.8 倍。《超级现场秀》的听众可以在950 官方公众平台VIP950 上,根据主持人提供的每一期节目的互动话题,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发送到VIP950 平台上,主持人通过电脑后台看到听众留言。5 月28日的互动话题是“说出一个你钟爱的小品台词”,主持人先是现场演绎了《昨天 今天 明天》《警察与小偷》《如此包装》、开心麻花等的经典台词,引导听众积极参与留言。主持人看到留言,在节目中实时口播听众的互动留言,随即演绎听众提供的小品台词,一气呵成,大大增强了听众互动体验,刺激了听众参与的热情。主持人对听众数十条经典小品台词惟妙惟肖的模仿,让听众开心大笑的同时回想去过去的看小品时的快乐时光,符合节目快乐陪伴的定位。当天节目的话题,更多体现出娱乐性,对于在留言中进行舆论引导较少。
(3)设置《有奖问答》环节。以福利吸引听众,有效激活沉淀用户,增加粘性。每天五点到六点《有奖问答》的环节,主持人给听众出三道题目。题目的门槛不高,是由一些资讯,或者是生活当中的一些感悟分享给大家,引出问题。每天三道问题,每道问题取前三位,答对的听众获得一个积分,三道题目结束之后,获得积分最多的朋友就可以拿到节目的互动奖品。5 月28 日的《有奖问答》环节,第一道互动话题是从云南的一条萤火虫新闻中,引出“萤火虫在发光的同时还会发热嘛?”的话题。第二道话题,从5 月28 日这天是包拯的生日这一信息,抛出“包拯的月牙儿是往左还是往后”的话题。主持人在公布听众留言以后,提及中国传统戏曲中的黑脸、红脸、白脸的不同寓意。第三道题是“草船借箭发生在哪次战役中”。三道互动话题,既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小问题,也涉及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戏曲的小知识,跨度大,考虑到不同喜好的听众,难度低,让每一个听众都有参与的机会。听众在收听和参与节目的过程中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娱乐节目中焕发新的光彩。
(二)阿基米德平台
借助阿基米德平台,听众变被动收听为主动收听,对于不能及时收听节目的或者想重温节目的听众,可以在FM950微信公众号上,通过阿基米德FM 收听往期节目,自主选择收听传统广播节目的直播,听众也可以在节目下方进行留言,进一步增强听众的忠实度。
(三)视频直播
视频直播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提高互动粘性的良方。看得见的广播,符合年轻人喜欢“视觉”与“听觉”双管齐下的特征,有效抓住群体的使用习惯。在《超级现场秀》节目中,视频直播不常用,一般只有在特殊的时间节点,才会在节目中直播。比如在95012 周年台庆的时候,节目主播变身视频主播,和两位嘉宾——也是和950 有合作关系的好朋友参加。在直播节目中,主要聊一些他们和950 的故事,用音乐来穿插,比如一位嘉宾现场演唱的是歌曲《少年》,作为当天节目“12 岁的少年”这一主题的点题歌曲。主持人和观众在直播中通过点小心心、留言等实现即时互动,声音和画面的共同呈现,受到听众的好评。
三、不足
《超级现场秀》节目线上互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在日常节目中,听众共创节目内容还不够。听众参与到节目中,共创节目内容主要体现在打卡和和《有奖问答》环节中的“答”。打卡主要是为了活跃气氛、营造氛围,而问答提供了表达意见、观点的途径和机会。然而这些“答”,绝大多数是第一次“答”以后就结束了,很难出现多次“答”,深入一些的“答”,换句话说,属于浅层次的交流互动。在阿基米德上的双方互动就更少了。第二,倾听听众诉求还不够。倾听听众诉求,主要是利用新媒体平台搜集反馈,让听众充分表达自己对节目的建议、问题、需求,给节目组调整节目内容、时段、形式等提供一个参考依据。目前,《超级现场秀》的听众对于节目意见的反馈比较有限,对阿基米德平台的使用还不够。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听众参与媒体的意识增强,从参与中获得交流、认同等满足感的需求也随之加强,这是广播互动发展的新机遇。从互动的角度让广播的“服务”转型升级,广播节目才能稳定收听人群、培养听众忠诚、提升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