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综艺节目人设的必要性和方法论

2021-01-14龙娟湖南卫视

环球首映 2021年4期
关键词:荷尔蒙调性综艺

龙娟 湖南卫视

人设不是综艺节目和明星的特有名词,人设也不是近几年才流行,古人也有人物标签。比如留下诗作无数、诗性飘逸奔放的李白被称为“诗仙”,一生把济世苍生作为信条、诗文思想雄厚的杜甫被誉为“诗圣”;而人设崩塌的也有喊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口号的李绅,卖着“体谅百姓”的人设,实则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追根溯源,“人设”一词之所以能走到大众面前,是因为“人设”一词来自日本的二次元界,而后娱乐圈将其发扬光大,把人设的各种花式玩法演绎得炉火纯青。

一、为什么要立人设

在快节奏的网生时代,人们越来越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耐心去解读一个陌生人或一件新鲜事物,能瞬间吸引人们注意的往往是一个抓人眼球的标签或有噱头的题目。大众认识陌生人时,更易记住标签化、脸谱化、直观化的人物。究其原因,只有初步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让人对人和事有了喜恶和判断,人们才会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动力。

粉丝经济时代,受欢迎的明星人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综艺节目抓眼球、上热搜、提收视的利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明星人设是拉动自身流量和美誉度,甚至置换金钱的筹码。本文认为,好的明星人设是带有共鸣属性的由媒体、粉丝、明星和经纪公司合议的社会共谋,往往能引导普世价值传播,又能让本人在茫茫流量中杀出重围给受众以强烈记忆点。

二、什么是综艺人设

编剧大师罗伯特·麦基,将“人物塑造”定义为: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人的素质总和,是一个使人物独一无二的综合体——外表特征,加上行为举止、语言和手势风格、性别、年龄、智商、职业、个性、态度、价值观等。

综艺的人物设置表现亦如此,只是它更依托于人物自身现有的特色,而不是虚构人物,通过把包含专业技巧的特定概念、与个人特征、和大众普遍心理结合,形成一个人、群体的特色标识用于传播。例如《声入人心》第一季中的“梅溪湖36 子”,就是在继《极限挑战》的“极限男人帮”后,近年综艺节目中最成功的综艺节目群体人设之一。

三、综艺人设方法论

好的综艺节目人设,往往具有差异性、领先性、独创性。而综艺导演在做综艺人设背后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大准则:

(一)真实人设是第一准则

给明星设定一个“人设”,有的人最初因性格而起,有的人则出于市场需求而被赋予。但无论如何,对于综艺节目而言“真实人设是第一准则”。

只有将人物的个性特质融入到人设调性中,才能发挥人物的人格魅力、挖掘独特个性,让个人的价值主张和人设互相呼应。这种真实性,比捏造一个虚假人设要面临崩塌的风险低,且有血有肉更能为观众信服。比如靳某因在各电视剧中出演学识派而维系多年的“高级知识分子”形象,却因与李健在人大的一场“健谈会”而瞬间坍塌,他的真实知识和信息储备量还不足以支撑其人设所需的学识、态度和高情商。同样的,翟某临的“学霸博士”人设,也仅因在直播中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就造成人设的全面崩盘,甚至引发了全民学术打假。在大众消费明星人设的同时,必定对明星人设持有期待,而这期待要经得起考验,那就不能是弄虚作假。

(二)契合节目调性做加减法

综艺节目的明星人设,既要符合自身真实特性,还要能被大众接受并广为流传,这就需要提前针对明星嘉宾做一系列的工作。简单来说,先挖掘出嘉宾最全面的资料、再为之做“加减法”。

假设所选嘉宾的特点有A、B、C、D 四个面,A 面和B面可能更符合节目调性、更易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那就尽可能多呈现A 和B 面,为之做些加法;而C 面和D 面,则尽量隐藏起来,为人物做减法。如此看来,明星嘉宾在参加真人秀之前,预设好自己要展现的“人设”显然非常重要,自己身上哪些特性容易讨喜,哪些方面会跟要参加的节目更为契合,都需要有一个预期。这也就要求人设要契合综艺节目调性,其定位要精准,要合理做加减法。

朱某文外形特质有荷尔蒙属性,通过《闯关东》《红高粱》等电视剧奠定演技派基础,突显了其“荷尔蒙”特质。当他参加《声临其境》,除了用声音表演外,真人秀部分用性感的声音、通过“宝贝儿”的招呼声,来反复做加法,展现其荷尔蒙魅力,奠定“行走的荷尔蒙”个人标签,直击万千少女心。而他另外的“炫娃狂魔”等其他维度的标签,则被节目组不做赘述,就是适当做减法。节目播出效果证明此人设的成功:朱某文以59.57 的热搜量排名实时热搜第四,不到一个小时就成功以139.1 万的搜索量登顶,微博粉丝更是飙到数百万。

同样是朱某文,在《心动的信号》里的人设,就通过《我和我的经纪人》里的老板杨天真论证为未加分。究其原因,主要是综艺调性与感受力不符,综艺人设对其人物魅力发掘不够,并未形成加分项。节目未放大其演员特质的观察力、表现力、同理心,也未放大其荷尔蒙特质,反而重点在跟杨超越炒“CP”,而这令人费解的“神奇组合”备受质疑。

而一直以来都是走好口碑演员路线的宋某,也因真人秀《姐姐的花店》被骂上热搜——被批好吃懒做、开店赔钱、自私、情商低。生活中较为自我,既不会打理花草、又不善经营、还没有学习养花心态的宋某,通过这个节目崩掉了“时尚佳”的人设,路人缘被败光,而耿直“人设”又立不住,亦让人怀疑她与这个节目的契合度。

(三)持续性的“降维到多维”人设进化

现实生活中,不管明星还是普通人,都不是刻板单一的,而是多维多变的。这就注定观众在追逐综艺节目时,必然对明星有着持续的期待。所以,在综艺节目中一般会先采用“降维打击”的方式去扁平化人的人格,比如前几年比较流行的人设——演技好、绯闻少、不随年轻人大流,就说是“老干部”;晒美食、爱吃喝,就说是“吃货”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理解成是“降维人设”,就是在节目最初用一个显著的人物特征作为标志,先抓住观众。

但是降维人设毕竟单一,“多维人物会令人着迷,性格或行为中的矛盾会锁定观众的注意力……以将移情焦点集中在这一角色身上。”在综艺节目中,人物不能是刻板性的单一标签形象。这就要求人设不能一成不变,在主标签强化的同时,也需要副标签加持,在持续的节目展现中,有时甚至需要更换标签。就操作而言,需要有其矛盾的“成长线”表现,那就要展现人物的多重维度,像剥洋葱一样,每层都带给观众新鲜感、认同感,从而用这个多维人物令人着迷,让观众移情聚焦。

所以,持续性的综艺节目人设,要从降维至多维进化。比如歌手李健在《我是歌手》第三季中,最开始树立的是符合国民音乐节目调性、一个满屋诗书和唱片的“音乐诗人”形象。而随着节目进展,他的人设逐渐多维:清华男神、段子手、老干部、推书人等,让观众逐渐丰富对这个人物的多维印象,引起心理学上更多的投射性认同,获得更广泛的大众共鸣。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引导

综艺节目是观察当下社会文化的窗口,“三观要正”是行业共识。而人设价值,更是节目的直观体现,其不仅在于对嘉宾人物和节目的加分,也在于对观众的引导。特别是当今综艺市场的“井喷”时代,节目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平衡节目流量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

比如“污力全开系列”的《吐槽大会》第一季,第一期请来了周杰自黑、雪姨化身老司机,上线24 小时后,点击量就已突破1000 万次,节目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然而不到一个月,这期节目就被强制下架,后续整改避开敏感话题和污力人设,端正争相价值引领,才自救成功。所谓“成也人设,败也人设”,价值观底线是不能碰触的,人设表达还是要克制性地引导。

总之,综艺节目中的明星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目内容和观众观感,在人物设置上的方法和分寸感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个综艺节目的创造者,能够巧用人设方法论,遵循“真实人设”为第一准则、契合节目调性做“加减法”、为人物做持续性的“降维到多维进化”、树立正确的“价值引导”,从而能让“人设”这把双刃剑,更好地为节目内容服务、能经得住市场的考验。

猜你喜欢

荷尔蒙调性综艺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20世纪20—30年代多调性观念与技法管窥
协和无调性:一种具有创意的和声处理方法
——以利盖蒂的部分音乐作品为例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的出路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谈“调性”
荷尔蒙与紧肤疗法
与荷尔蒙友好相处
大写的“荷尔蒙”拯救“累觉不爱”的少女心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