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谚语的知识传播路径探究

2021-01-14

河西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谚语场域领袖

宁 峰

(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普通民众都公认谚语能用短小精悍的词语归纳丰富的民间知识,但这些“身材单薄”的艺术化语句是如何将大智慧由点及面传播的呢?此前学术界多从影响知识传播的个人特征、知识的使用方式与目的、传播环境、利他心理等传播学角度入手进行分析,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间文化因素的介入,有鉴于此,笔者尝试运用人类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谚语知识传播的路径问题进行探究,以期抛砖引玉,更好地掌握其传播特点与规律。

一、传播场域

“场域”一词原来是个物理学概念,经过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借用及拓展,形成了目前流行于各人文学科的“场域理论”。按照布迪厄的观点,所谓场域,是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种种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每个场域都具有各自特有的价值观及调控原则。这些原则界定了一个社会构建的空间,行动者根据他们在空间里所占据的位置进行运作,以求改变或维持其空间方位。布迪厄对“场域”这一概念强调更多的是关系性,这种关系就像一张隐形的网络将各个行动者包裹其中,并令他们的行动策略无时无刻地受到其制约。

根据布迪厄的理论,谚语的知识传播领域可被视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场域——传播场(com⁃municationfield)。本文认为这里的“传播场”除了指谚语传播的空间及语言环境之外,还包括参与谚语知识传播的施方与受方、传播媒介等诸多相关因素,它有着突出的场域特征:

第一,谚语的知识传播场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空间。谚语的知识传播场域是由各种客观关系——传播资源、组织体系等组成的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空间,它有自身的存在条件和运行机制,并对参与其中的个体或团体组织等产生相对自主的约束力。当然,这里的“相对自主”是就社会的政治、经济等体系而言,“相对”是指谚语的知识传播场域有自身的传播规律,有自身规范和利益,“自主”是指谚语的知识传播场域是包含于权力场域之中的,它要受到权力场域的制约,并为它服务,所以仍然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正如布迪厄指出的那样“新闻界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有着自身的法则,但同时又为它在整个世界所处的位置所限定,受到其他小世界的牵制与推动。[1]

第二,谚语的知识传播场域是一个客观性的关系空间。谚语的知识传播场域做为一种分析、解读知识分享与利用问题的功能性概念,我们可以通俗地将其理解为参与到谚语传播活动中来的人们的一系列位置以及这些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没有任何一个场域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各个场域之间的关系也处在不断地演进之中。由于谚语的知识传播活动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和环节共同运作才得以实现的,因此谚语的知识传播场域也不得不与越来越多的其他外部场域如经济场、政治场、文化场发生联系,从而使得谚语的知识传播实现过程呈现出各种关系交错的网络格局。

第三,谚语的知识传播场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博弈空间。进入到谚语知识传播场域中的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表达机会,争得各种不同的利益,争取支配性的地位而不断地进行斗争,不断博弈的结果就是使得人们在谚语知识传播场域中的位置发生变化。

一般而言,只有那些拥据资本(尤其是经济资本)最大量者才能在谚语的知识传播场中“发号施令”,而其他行动者则处于相对的弱势,不过,这种关系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不时地因为技术、议题设置等因素的介入而发生调整。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场合中遇见下列情形:总有些口才相对了得,谚语知识储备丰富的社会资本持有者在场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以他为中心的社交圈,而周围则分布着偶尔表达各自意见的聆听者。有时尽管在场者并未就某一议题达成一致,但在场域中占据主动和优势位置的无疑是经济资本、政治资本、文化资本相对强势的行动者,他们在发表意见或挑战权威时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注意力和影响力。而那些既缺乏经济资本,又缺乏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群体在谚语知识传播场域中之所以处于弱势地位,表面上看或是出于性格上的内向或是言辞上的不善表达,而本质上则是他们所持有的以上各种资本总量尤其是经济资本不足,遭遇“优胜劣汰”竞争法则排拒的结果。

二、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由美籍奥地利人拉扎斯菲尔德等最早在其著作《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国内学者郭庆光认为,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2]传播学中的二级传播理论认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体信息并不全是直接传递给每一个受众个体的,而是通过若干意见领袖的二级传播以后,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才得以最终形成。[3]在谚语的知识传播链中,由于“意见领袖”们具有影响力大、社交范围广等特征,他们掌控着谚语知识传播的主导权,起着非比寻常的关键节点作用,因此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担当过滤,归集的枢纽功能,个中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熟稔人际关系。社区中的“意见领袖”包含社会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以乡村干部和家族的长者居多,他们一般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或经济实力以及人脉关系,往往能得到居民的尊重和认可。由于“意见领袖”主要是通过人际关系进行知识传播,这种传播天然具有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感且不受媒介、时空等条件的限制,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当“意见领袖”们在人际交往中穿插谚语时,它在知识传播过程中的渗透率和稳定性要比一般的日常用语更强。

二是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的细化及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导致个体的知识结构难以覆盖社会的各个领域,于是单一型的意见领袖在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出色的工商企业领袖、高校专业技术人才成为经济领域、学术领域的意见领袖;影视明星、娱乐节目主持人、体育明星等成为时尚、娱乐领域的意见领袖等。这些意见领袖被认为拥有专业特长,对各自领域内的问题有着入木三分的深刻洞见,尽管他们也许没有各类社会组织授予的职称、职务头衔,领导地位也未获政治权力机构赋予的合法性,但他们却能够凭借良好的口碑收获普遍的承认与尊重,其观点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诸多受众。

三是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在三个土家农村社区的多次田野调查均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村民都会使用谚语对事情/事物的态势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谚语表述的数量及质量上远不能与“意见领袖”相比,表现为谚语表达缺乏逻辑性和流畅性,有时语句不通,引用的谚语与自己所要表达的主旨不相干等。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里的“意见领袖”们,他们多数在发布内容中经常有独到的见解以及个性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对较为复杂的现象、事理和情感的表达时,能用简短而准确的谚语表达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口齿清晰,讲解精炼,语言较为生动活泼,在谚语的使用上具有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巧妙作用。以作物种植的农谚“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根线”为例,“一大片”指肥料平均撒施,或者把肥料均匀地撒在树根周围,和土搅拌后培植在根部。“一条线”指集中施肥,当地人称为条施,也就是顺垄和挖穴施肥。一般来说,“一条线”比“一大片”施肥法更能扩大施肥面积,减少肥料的挥发,而且便于根系吸收,使肥效持久,及时供应和满足果树对营养的需要。有的村民也想用谚语表达此类认知,但绕来绕去就是抓不住重点和中心,表达效果甚至让人感到费解。比如用“撒药”代替“施肥”,用“一把”代替“一大片”,用“就是一点”代替“不如一根线”,结果“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根线”变成了日常词语“撒药一把,就是一点”,而日常用语缺乏谚语知识简洁的概括性及朗朗上口的语言特征,自然而然就不能广泛传播。相比之下,“意见领袖”的谚语表达则显得有条有理,因果联系紧密,这样就能紧扣听者的心弦,这当然与个人的信息拥有水平、参与活动的频率与深度、语言的表述锻炼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

三、沉默的螺旋

尽管“意见领袖”在谚语的知识传播过程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但人们也不是唯“意见领袖”的谚语马首是瞻,一切思想行动均听从其训诫,更多的情况是人们会首先在心里对谚语所归纳的前人实践智慧与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比对与核算。在大多数情况下,除了对“意见领袖”本人知识积累与口头表达能力的出众表示赞许之外,并不立刻对谚语中的知识进行评价,他们总是要等到其效用发挥之后才会从心底表达认同并遵循其教导,于是在谚语的知识传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

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4]一文中对该概念的意义给予了全面阐述。她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博弈的过程,个人在表明自己观点前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测及评估,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当情况相反时,一般就会屈从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优势”意见。她指出,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容易增强另一方意见的分量,随着受周围环境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或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附和追随。尽管“沉默的螺旋”主要是针对大众传播理论而言的,但它对我们理解谚语在知识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意见认同中的作用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在技术类谚语的传播场域中,这种“沉默的螺旋”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

“沉默的螺旋”生效的前提之一是畏惧心理,人们通常会因为害怕被社会孤立而产生恐惧,这种“恐惧”是一个受到群体压力、自身心理承受能力、文化氛围等多因素制约的变量。传播发展史告诉我们,越是在传统、保守和封闭的社会,权威的力量越强大,其命令和旨意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即使是在相对民主的现代社会,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具有技术上的垄断性和信息优势,天然地在信息交往过程中占有领导地位,尽管人们听取他展示的焦点在于技术要领,但像“秤砣虽小压千斤,苍蝇虽小是病根”这样一语中的的谚语依然可以发挥与实际操作技术同样的效用,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谚语知识更好地理解其技术内涵。由于绝大多数谚语知识的接收方是没有相关技术经验的,出于害怕自己一旦说错就显得无能从而导致面子上过不去或被他人孤立,为了避免尴尬,索性选择沉默作为最优策略,这至少不会带来明显的损失。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上述从众行为是个体在周围压力之下,试图降低自己与群体间的摩擦,而采取的一种规避风险增加安全感的措施,这是谚语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产生“沉默的螺旋”现象的社会心理基础。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看,谚语本身所自带的知识基因通过“沉默的螺旋”融入公共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其作用效果凸显,则很快会在公众中形成主流意见并完成知识的内化,对个人而言形成一种认知上的惯习,对社会而言则达成一种社会共识甚至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建构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由此,谚语便能巧妙地转变成一种社会控制机制,成为规范和引导公众行为的一只“看不见的手”,这是谚语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产生“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动力机制。

四、自愿团体

除了“意见领袖”对谚语知识传播做出的突出个人贡献外,自愿团体也是谚语知识传播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所谓自愿团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人以上,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所组成的相互依靠,相互影响的组合体,也叫非正式团体。[5]自愿团体成员间的联系不是以正式的组织关系为纽带,而是依据个人兴趣自发组织起来的,因此其成员普遍具有共同的兴趣、相似的专业及职业背景,他们在一起经常会谈论彼此感兴趣的技术或其它生活话题。成员之间联系的方式是以非常个人化的方式如见面闲聊进行沟通和交流,成员完全出于自发性。一般而言,自愿团体多处于一种多中心的格局,众多非正式团体都有各自的中心,这些团体不是天然分立的,界限也不是很明确,而是相互交织,关系错综复杂。每个团体多以血缘或业缘为基础,在信息传播上具有良好的沟通性。

当非正式团体面对某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各成员便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此时,所有人就联结成了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学习共同体”。基于共同的利益考量,在学习共同体中就容易形成相互交流,相互激发,相互理解的氛围,形成一种有积极情感支持的思维场。人人参与网络式互动,作为网络中节点的每个人既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者,“意见领袖”和普通成员都处于多元变动的交互作用之中。各方在致力于解决问题的指引下相互关注对方所提出的信息,集思广益,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从而形成多方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的关系格局。同伴及“意见领袖”的观点对每一个人的探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意义和知识在社会互动中不断生成。在此过程中,构思巧妙且高度凝练的谚语在充满日常口语的信息互动中就显得鹤立鸡群,独树一帜了,它成为知识信息场中的独特稀缺资源而被所有成员所“共享”,借助集体的力量,蕴藏于谚语中的知识就易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多数情况下,谚语之所以能在自愿团体中发挥知识传播的作用,除了能发挥实际效用这个最重要的原因外,还有赖于集体价值的偏好,精英权威的认同以及熟人社会的观念牵引。尽管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并不算高,但在熟人社会中,一旦从技术精英的口中说出,尤其是在场域内嵌入了实践智慧的知识后,大家便相互感染,在对谚语做出相对一致地评价及认同后,知识也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传播。

五、公共空间中的意义生成

谚语在文化上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草根性”,与传统的家传、师传以及现代意义中的城市学校教育相比,谚语更多的是通过民间习俗、宗教仪式、节日等社会交往活动来实现知识的传播与传承,这是一种“自发性”的民间文化传习活动。谚语通过社交实现知识传播的最大优势是其内嵌于传统民族文化活动,借助宗教仪式、民俗活动等权威性与感召力,通过公共空间为社区内所有成员代际间的充分接触交流创造时间、空间上的可能。

所谓公共空间并不仅仅是指实体的物质空间存在,它还是一种人际关系建构的抽象空间。用哈贝马斯的话来说就是公共领域是处于私人和国家的中间地带,是自发、开放而又富有弹性的交往网络。[6]一方面,村落公共空间为居民对话提供了有形的物质场所,它既是乡村社会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纽带,又是触发乡村社会日常沟通的重要网络;另一方面,村落公共空间是社会的建构物,它又是一种无形的意义生产场域,公众交往、话语互动赋予了实体空间存在的价值,它与谚语的知识传播与传承关联密切,这种密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这种关联体现在公共空间的社会性。村落公共空间不仅是展示和评价个体价值的重要场所,也是彰显乡村共同体的重要场域。村民通过在公共空间的社交互动,不仅能够完善个人的社会化,而且能够借助共同体的力量完成谚语的知识传播与传承并将其内化为“集体记忆”。这种“记忆”时时刻刻标识着乡村共同体的社会文化乃至心理边界,强化共同体成员的向心力与归属感。

其次,这种关联体现于谚语知识扩布在村落公共空间的共享性。公共空间既是人们行动与沟通的场域,也是谚语知识展示与交流的一种形式。

再次,这种关联体现在公共空间的开放性。所谓开放性是指村落公共空间对任何人没有时间、身份、行为等方面的限定条件,任何人或任何媒介只要能够在此发声,知识就很容易形成各种组合模式并繁衍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整合形态,达到“共通的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意义符号共同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7]谚语知识实现社交传播必须有一个前提:各方必须有接近的生活经验和相似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有助于对谚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乃至再创造再利用。谚语的知识传播与传承越频繁,共通的意义空间越大,传受各方理解与互动越强,就越为知识的扩布创造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在乡村公共空间,知识的扩布会带来信息透明化,消除各种无形的知识壁垒,进而形成所谓的“并喻文化”及“后喻文化”,而这也将更有利于谚语知识的传承。因为,在前喻文化中,晚辈们所接触和经历的事态都不会超过长辈们的知识范围,因此,他们只能照搬长辈们的经验和知识,传承长辈们的思想观念,而随着信息透明化拆除了知识传递的单向度门槛,长辈的权威被打破,他们也必须在某些方面请教年轻一辈了。同理,由于同辈之间的易沟通性,谚语知识的分享不论是借助传统的口耳相传还是依赖微信、微博、抖音、斗鱼等现代化信息通信手段都变得愈加广泛,而这些都将有利于谚语知识的传播与传承。

综上所述,谚语的知识传播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的相关知识共享与利用活动,它主要通过谚语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的转移过程来尽可能地在最大范围内使谚语中的知识被人们认知和利用,其传播路径的起点是各种客观关系形成的场域,在经历“意见领袖”“自愿团体”对谚语知识的过滤,归集后通过大众的检验,在公共空间达到意义的生成才能完成谚语知识的传播。

猜你喜欢

谚语场域领袖
领袖风范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追寻领袖足迹 奋力追赶超越——学习《梁家河》
平民领袖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