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实质和核心问题探析
2021-01-14周世兴
周世兴
(华侨大学生活哲学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文化自信”命题以来,学界对其理论内涵、实践意义及其与“三个自信”的关系等问题作了多方面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不过,在对诸如“什么是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等问题的理解上,尚存分歧,因而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
一、文化自信:是什么与为什么
什么是文化自信?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论说:有的把文化自信理解为一种自信心,认为它是“文化的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估价和坚定自信,确信该种文化形态具有旺盛的生机,能够成功地应对和解决文化主体面临的时代问题”[1];有的把文化自信理解为一种自信力,认为它是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以及对外来文化包容、借鉴、吸收的能力;[2]64有的从主体角度把文化自信理解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
根据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综合学界观点,笔者把文化自信理解为主体在文化上的一种积极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指一定的民族、国家、政党及其人民对自身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积极践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创造力的坚定信心,对自身借鉴、吸收、包容世界优秀文化能力的高度信心。对文化自信作这样一种概括,主要是为了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自信是主体在文化上的一种积极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一般地说,自信是相对于不自信而言的,是对不自信的克服和超越,指主体因拥有某种物质的和精神的力量而对实现自身理想、目标具有坚定的信心,既不因不了解自身已有的或应有的力量而自卑,也不因不了解“他者”力量的强大和自身力量的不足而自大。文化自信是相对于文化不自信而言的,文化不自信或者表现为“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自卑”,或者表现为“文化自大主义”或“文化自恋”,二者殊途而同归,其实都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理想、价值及文化创造力缺乏应有的自信。与之相反,文化自信是作为文化不自信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是指主体克服和超越文化不自信之后所达到的一种积极精神和心理状态。
第二,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根据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4]195的观点,文化自觉首先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觉知”(既包括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的“觉知”,也包括主体对自身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价值的“觉知”),即主体对自身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力量状况的清醒认知;一定的主体只有“觉知”自身文化的优势与劣势,才可以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所遵循、知所避趋,以至于可以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就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从来没有不自觉而能够自信的事情。当然,文化自觉也意味着主体勇于、善于借鉴、吸收、包容世界优秀文化,因为文化自觉不是陶醉于自身文化的优越而孤芳自赏,一种自外于世界而不能与时俱进的文化是难言自信的,而正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交汇、交融甚至冲突中,主体才可以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优长与不足,才可以通过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以更新发展自身文化。
第三,文化自信的现实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谈到自信,一般指向个体主体,当然也可以延伸到民族、国家、阶级、政党、企事业单位和家庭等群体主体。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和国家特征的意识形态概念,不仅是指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等群体主体的文化自信,更应是指作为构成民族、国家、政党的个体的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因而可以把它从总体上归结为“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即包括“每一个中国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5]171
第四,文化自信既是一种文化自信心,是主体对在与“他者”的交往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力,既包括主体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能力,也包括借鉴、吸收、包容世界优秀文化的能力。而无论文化自信心还是文化自信力,则都集中体现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正确方针上,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5]156无疑,这种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科学态度,正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
文化自信概念的涵义既已明确,那么进一步需要回答的问题则是:“为什么要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民族、国家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紧密相连,我们之所以在提出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又提出坚定文化自觉,是有其历史背景、现实需求和未来导向的,其既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科学决策,更是着眼未来的战略部署。也就是说,我们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既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高度的文化自信却也有过文化不自信的惨痛经历,也是因为今天的我们有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但还不够坚定、强大,更是因为我们民族、国家的未来发展目标宏大、任务艰巨,必须有更加坚定而强大的文化自信做支撑。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发展至今而从未中断过,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然而,我们又必须承认,世界进入近代历史以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5]169,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由此被严重弱化了。不过,这种状况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发生了根本的改观: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重新树立起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同时也面临着西方文化强势话语权的严峻挑战,文化软实力不强、文化不自信的问题依然相当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我们实现伟大目标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因此,无论是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还是为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需要坚定而强大的文化自信作精神支撑。
可见,我们之所以在提出“三个自信”之后又提出“文化自信”命题,既是基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作出的科学判断,更是着眼于未来的战略部署。其一,从历史看,我们曾经有过高度的文化自信,但这种文化自信却由于近代以来长期落后于西方世界而被严重弱化了,文化弱国心态至今阴魂不散,所以今天的我们必须重振文化自信。其二,从现实发展看,经过整个中华民族、全体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不懈奋斗,今天的中华民族、中国强大起来了,所以今天的我们有了文化自信的“底气”。其三,从未来发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以至于可以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6]12。不言而喻,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为着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不仅需要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需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32
二、文化自信的实质
我们之所以要把文化自信的实质问题提出来作专门讨论,是因为一些论者在谈到文化自信问题的时候,很自然地把其中的“文化”指向了“传统文化”,其所谓文化自信乃指“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讲“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自信”。这种观点不能说有错,但却有失偏颇,因此需要对之作仔细辨析。
就其实质来说,我们今天所讲的“文化自信”不过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应、并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简称,这个概念的完整内涵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因而其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传统文化自信”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既如此,那就意味着,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既不是一些人谈论的那种抽象的脱离特定主体、特定社会形态的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自信,也不是一些人谈论的那种狭隘的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自信,而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属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即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厚底蕴、以革命文化为深厚根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价值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因此,今天的我们讲文化自信,就要旗帜鲜明地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决反对试图通过抽象地谈论一般文化自信而模糊、淡化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之社会主义本质的不良倾向。
实际上,将文化自信之“文化”狭隘地限定于“中华传统文化”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将文化自信局限于“中华传统文化自信”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的深刻论述也是不一致的。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的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相适应的具有独特特征和功能的文化形态,它是一个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要素构成的宏大文化体系,因而我们的文化自信所由以自信的“文化”,既不是指单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是指单纯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作为上述三者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而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也就只能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而不是单纯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或单纯的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一定意义上说,文化自信只是对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和国家而言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5]164,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民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因而既是中华民族之“根”之“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深厚底蕴,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根由和精神凭藉,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无比自信。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传承和升华。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是由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发展,由于被赋予鲜活的时代内容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性质,才具有当代性,才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现实部分并发挥其滋养中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实际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代中国人民已经或正在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才真正得到新生并发扬光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发展和当代形态,二者是相即不离、水乳与共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一种外在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立形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由此可见,虽然一般地把文化自信指向“中华传统文化自信”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立意可能是好的,但也仅以为了强调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因、魂魄、根脉为限,而不能以此弱化、淡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主义先进文化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和规范意义,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必须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只有经过了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为原则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永恒魅力,其内在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才能真正展示出来,才能成为当代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正确精神指引。
三、文化自信的核心
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特的价值体系,而价值观则是文化的内在的核心要素;一种文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文化,根本的就在于它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在于渗透、贯穿于其中的价值观不同。我们之所以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349,就在于文化的深层内核是价值观,在于文化自信的核心要义是价值观自信,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也都“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5]171。
我们之所以说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是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观体现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精神追求、精神特征、精神脉络,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密码和精神家园,它普遍地融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之中,支撑起了他们独特的心灵世界,而且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既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成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独特的精神标识。正因这样,所以习近平在谈到文化自信的时候,往往把它与价值观自信并提,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5]164在他看来,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因而“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5]168;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就因为“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5]181,“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5]171。总之,我们之所以说文化自信是比其他“三个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就因为它在本质上是核心价值观自信,以及奠基于其上的中华民族精神自信、中国精神自信、人民精神自信,而正是这种蓬勃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永不懈怠。
必须指出,当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自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属性,因而不能满足于一般地泛泛谈论“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而是要将这个一般论断具体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这是因为:不同民族、国家以及同一民族、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不同,因而其所追求的价值观自信也是具有不同内涵的。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在精神价值追求上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同心圆,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正确价值指引,因而我们的价值观自信,并不是对现存的各种形式的价值观不加辨析的盲目自信,而是对引领时代潮流、彰显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这就是说,我们谈价值观自信,就要旗帜鲜明地具体地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绝不能借谈“普世价值”等一般价值观而模糊、淡化甚至否定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自信之社会主义本质,因为尽管社会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但人们所由以自信的价值观并不是任何一种其他什么价值观,而只能是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那些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如封建专制主义价值观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则无疑是属于坚决抵制和抛弃之列的。
正因如此,所以坚定文化自信最终要落实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5]171,而我们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正是这样的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的科学价值观,因为它“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它“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5]169无疑,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将使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怎样才能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对此,学界已有深入的理论探讨,实践中也有很好的做法。笔者在此只是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既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因而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切实“培育和践行”,而关键在于“践行”。这是因为:一方面,讲培育,就有培育者和被培育者之分,尽管培育者也是要接受培育的,但培育一般总是相对于被培育者而言的,而对于被培育者来说,培育毕竟属于一种外在的推动力,而积极践行则是其主体性自觉的标志,而且也只有积极的自觉践行,才能行之有得,生成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自信;另一方面,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党和政府提倡和推动的并为大多数人所遵循的主流价值观,但如个人主义的和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这样一些非主流价值观在社会上还很有市场,严重妨碍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以至于在一定意义上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一个同各种腐朽没落的价值观作斗争的曲折过程。这样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培根铸魂”工程,显然不单是哪一部分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推动才能完成的伟大事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以及个人等各类主体都要自觉认知和积极践行,并且要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的做法规范化、制度化,以使全体社会成员有所遵循、知所进退。一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成为他们生活方式、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内在部分,那么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