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下“ 王氏手绘盘丝”创新与发展

2021-01-14江天怡冯泽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王氏手绘技艺

□文/江天怡 冯泽蓉

(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 提要] 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彰显。但是,在城市文化同质化及现代化趋势影响下,城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王氏手绘盘丝”在传承过程中主要存在传承主体力量不足、社会影响力不高、发展资金受限等问题。本文在非遗传承视角下,剖析“ 王氏手绘盘丝”生存现状及困境,基于“ 一带一路”发展背景,思考“ 王氏手绘盘丝”现代化创新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21 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项全球性课题。一些传统技艺流传至今必然夹杂着时代发展变迁的烙印,其传承的历史是社会发展的浓缩,而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也影响着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想要让传统非遗技艺能够继续流传且受到大众的喜爱与认同,不仅要依靠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还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发展,结合时代要求,让非遗技艺真正“活”起来。本文尝试将天津市河西区的非遗项目“王氏手绘盘丝”作为研究对象,以非遗传承的角度剖析“王氏手绘盘丝”的现代化之路,通过调研及口述访谈,总结现代化创新发展困境及成效,探寻适合“王氏手绘盘丝”手工技艺非遗的创新模式和发展途径。

一、“ 王氏手绘盘丝”概述

“王氏手绘盘丝”于2018 年5 月正式确立为天津市河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工艺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手绘艺术源起周代,那个时代的人们就在装饰衣物时使用手绘。随着历史的发展,手绘工艺不断改良,和其他技艺融合创新,逐渐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王氏手绘盘丝”是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突出的艺术价值的传统技艺,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 一)“ 王氏手绘盘丝”工艺简介。“王氏手绘盘丝”被称作是服饰上的典雅艺术。“王氏手绘盘丝”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是运用手绘和刺绣中的钉线绣针法在面料裁片规定位置做艺术加工,使制作的服饰具有古朴典雅的质感。其运用中国画的特点,尤其是工笔,在面料上画好之后再做盘丝勾勒轮廓,使得整件衣服具有立体感,再把画好绣花的布片做成服装,是从开始到完成实现全工艺的一门技艺。

从《尚书》中记载的十二章纹,前六章为彩绘,后六章为刺绣的方法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一直到晚清,该技艺由河北省黄骅王韩氏创制,她把绘画和钉线绣针法合二为一,进行精美工艺品的制作。该技艺既有绘画的艺,又有刺绣的技。第二代传人王福荣把技艺运用到服饰上,按季节分棉、夹、单工艺使之有了极强的实用价值。第三代传人刘金秀继承家族技艺,把技艺和资料完好地传承下来。第四代传人郁从霞在天津市河西区开办工作室,经营高级传统服饰的定制。

( 二)“ 王氏手绘盘丝”发展现状。“王氏手绘盘丝”通过服饰及工艺品体现出时尚感和个性化,其制作过程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关知识,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保存、收藏、研究的科学价值。

当前“王氏手绘盘丝”的发展主要依托国家和天津市地方的相关法律及政策,以郁从霞为核心传承力量,通过线下小范围讲演及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宣传,依靠工作室经营传统服饰的定制来维持其商业价值。现代工艺的批量化与简约化给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带来一定阻碍,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作室当前的经营情况也受到冲击,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在传承方面,“王氏手绘盘丝”手工技艺以家族式传承模式为主,培养传承人多以下一代为目标对象,只有少部分人真正了解和掌握这门技艺。

二、“ 王氏手绘盘丝”现代化背景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是一个使传统技艺贴近、适应现代生活,并为其在现代社会找到合理生存空间的过程。“修旧如旧”是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时所提倡的理念,而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在秉承特有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传承模式,赋予手工艺品现代化的内涵,提升文化产品在现代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是手工传统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中最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王氏手绘盘丝”存在大众知晓率低、产品销路单一、传承主体匮乏等问题。结合当下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以问卷和口述访谈形式进行调研,其中调查问卷发放500 份,实际收回423 份,有效问卷405 份,获得一手市场调查数据。经分析认为,以家族式传承模式为主的“王氏手绘盘丝”在进行现代化创新与发展的尝试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 一)传承主体力量不足

1、非遗传承日趋“ 老龄化”。 在我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60 岁以上的传承人占比高达58.3%,传承人平均年龄为63.29 岁。冯骥才提出,现代“非遗”的工作重点在于传承,既要“传”又要“承”。“王氏手绘盘丝”当前的传承人郁从霞表示,除自己以外,曾经有一些跟着她尝试学习这门技艺的人,大多都是中年人,学习起来较为费力,且持续时间不久,更多地渐渐转为了客户。

2、年轻力量薄弱。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在对不同身份群体对于非遗“王氏手绘盘丝”的学习及传承意愿的调查中,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群体是不会自愿去学习和传承的,也有37.67%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和愿意学习,这和我国近年来在非遗文化方面的教育宣传有着必然联系。“王氏手绘盘丝”非遗技艺的传承方式遵循传统拜师学艺的方式,学习环境艰苦,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且要求有足够的专注度。这与青年人快速、娱乐的生活模式大不相同,因此导致非遗传承没有得到青年人的大力支持,年轻力量较为薄弱。

( 二)非遗文化影响力不高

1、现有宣传方式受限。 目前,“王氏手绘盘丝”的传播和推广的主要形式是举办线下活动、展览展示、竞赛等,由于它是一门手工技艺,进行技艺的展演比产品本身的展示更能激发人们的兴趣,但是线下的面对面活动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产品无法走入大众,从而非遗文化在大众视野内的影响力并不高。

2、产品创新模式受限。 产品创新模式包括产品自身的创新及经营方式的改变,“王氏手绘盘丝”技艺集美术、服装设计、手工等知识技能为一体,且制作材料单一,制作工序繁杂,想要对产品本身有大的改变或创新并不容易,需要大量的尝试和摸索。

( 三)传承所需资金有限。地区政府对“王氏手绘盘丝”的资金扶持力度有限。“王氏手绘盘丝”于2018 年5 月正式申遗成功,确立为天津市河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由于时间短、层级低,所受到的资金支持不足,间接导致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相对受限。

三、“ 王氏手绘盘丝”传承人的积极探索

面临上述问题和困难,郁从霞始终在不懈探索,让“王氏手绘盘丝”紧跟时代潮流,走入大众视野,并发挥其更高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本文通过对郁从霞的口述访谈,总结出郁从霞作为传承人为“王氏手绘盘丝”的发展所做的积极探索,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 一)设计结合特色,传递独特风格。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产品想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不仅需要有精湛的技艺,还需要打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及文化特色。郁从霞的代表作“津门虎”,是以天津当地的本土文化、建筑设计为背景设计的,既具特色,也兼风趣。例如,“津门虎”的眼睛是根据天津的地标性建筑“天津之眼”为设计来源,两只眼炯炯有神,生动传神;鼻子是依据天津广播电视塔为原型;两只耳朵象征着两座山——金山、银山。习近平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津海河,有水;蓟北雄关,有山,用金色勾勒更象征着祖国灿烂的未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部分都融入了郁老师独特的设计和想法,她希望可以借助这种形式来多多宣扬天津甚至中国的文化和精神。

( 二)非遗走入校园,吸引年轻人才。 郁从霞在访谈中多次提到,非遗的传承和发扬要从娃娃抓起,从校园抓起。她曾多次走进天津中小学课堂,为孩子们展示作品、讲演技艺;2017 年又与天津工业大学合作,创办“产学研”联盟实训基地,进一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机会进行非遗技艺的学习和实践。郁从霞的这种尝试得到了很不错的反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非遗之美所吸引,积极参与其中,这对非遗传承起着重大意义。

( 三)加强技艺交流,弘扬传统文化。 郁从霞在研究技艺和传授技艺的同时,还在找各种机会让“王氏手绘盘丝”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为更多人认识。郁从霞曾为奥运会和世博会提供版型制作;她的作品还走出国门,为外国人展示中国传统技艺,备受外国友人青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郁从霞制作的工艺品——《火热的希望》盘扣系列,助力国家抗疫,宣扬民族凝聚力。

经过上述探索和实践,“王氏手绘盘丝”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彰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在实现现代化创新与传承的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瓶颈,如非遗文化得不到持续传播、传授技艺的时间空间受限、经济压力大等。

四、“ 王氏手绘盘丝”现代化创新与发展路径

想要使得非遗文化得到持续传播就需要做到开放流通,创新实用,让文化搭乘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快车,从现代技术中获取到将文化永久保存并传播的启示和方法。同时,还要注重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和引领,结合创新传承模式,逐步助力传统非遗文化走入现代社会,代代流传,生生不息。

( 一)借助线上平台推广非遗技艺

1、巧借现有平台,实现网络传播。 现如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传播速度快、使用人数众多,传播内容通俗而为大众所偏爱。如果可以借这股东风,将技艺讲演以录制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推广,那么将为它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渠道。除了短视频平台外,与直播平台合作由传承人进行一些专场直播,也可以进一步拓宽传播途径,提高非遗的知名度。

2、搭建专属网站,全面宣扬非遗。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站平台进行传播和推广,能够打破传统线下活动所受的时空限制,“非遗+互联网”整合模式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订购渠道,也为广大非遗爱好者提供丰富的非遗盛宴。平台可以通过开设各个模块,对“王氏手绘盘丝”进行技艺介绍、直播授艺等,让平台用户随时随地欣赏和学习非遗文化。除此之外,线上商城模块可以售卖一些与非遗相关的文创用品,诸如盘扣、胸针等简单的非遗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提升非遗的商业价值。

( 二)组建专业队伍培养非遗人才

1、扩大传承范围,广招技艺学徒。 纵观整个非遗领域,绝大多数的非遗技艺都是以家族式传承为主。而如今“非遗文化进校园”、线上平台寻找传承人等举措使广大非遗爱好者也有了传承非遗技艺的机会,传承人的选择也将不局限于直系亲属。

2、制定专业计划,加强人才保护。 非遗的传承是一项对专业要求非常高的工作,除了传承人方面的技术人才以外,组建一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也是不可或缺的。专业学科的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架构的细化,区域文化课题的周密分工,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和抢救,国际平台的平等交流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三)抓住发展机遇,实施“ 走出去”战略。 结合“一带一路”,政府加强扶持。“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天津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政府应借助天津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多开展“一带一路非遗行”等活动,加强“一带一路”城市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及非遗爱好者之间的联系,共建非遗联盟,使非遗文化贴近国家建设。

文化交流共享,非遗对话世界。天津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政府应积极推动非遗文化“走出去”,开展与国内外全方位的文化交流活动。以文化为主体,以交流为渠道,以共享为目标,传承人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择其精华,融入更多的优秀元素于非遗技艺的创作当中,实现创新与发展,推进非遗技艺走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五、结语

“王氏手绘盘丝”在实现现代化创新与发展的背后主要反映了传承主体力量不足、社会影响力不高、发展资金受限等问题,在传承人的不懈探索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未来向现代化创新发展目标继续努力的过程中,还需要对非遗技艺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专业传承队伍的打造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制定做出积极探索。通过对“王氏手绘盘丝”所处现状和面临困境的剖析,可以看出现代化的创新与发展是其能够得到持续传播和长久传承的必经之路。秉承传统不失其本,创新发展流传久远,非遗文化才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猜你喜欢

王氏手绘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手绘风景照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关注王氏药罐治病更防病 金牌口碑健康养生好项目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现代营销联手王氏药罐 共同开拓大健康项目市场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中医按摩市场潜力大 王氏推拿让你更赚钱
打造普惠天下的王氏药罐国医文化 专业医生深深赞叹王氏药罐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