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二环北路快速化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2021-01-14李浩
李 浩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96)
1 项目概况
根据《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湖州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为“一城两区、双心结构”的带形组团式城市,其区位特征决定了东西方向的通过性交通均趋向于通过老城,老城分区作为带状城市的中心区域,东西方向的交通压力将持续增大。
二环北路位于老城区的核心片区北部,向西可连接湖州高铁站,向东可直达湖东新区,是疏解城北区域东西向的交通的重要快速干道。道路的全线快速化改造贯通可以串联凤凰分区,市北分区以及湖东分区,是加强市区经济组团联系的重要快速通道,将极大促进沿线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组团间的发展。
2 功能定位
2.1 疏解城北区域东西向交通的重要干道
项目位于城北区域,老城区的核心片区北部,向西可连接湖州高铁站,向东可直达湖东新区,是疏解城北区域东西向的交通的主要快速干道。
2.2 联系城市组团之间的重要快速通道
项目西起西塞山路,东至三环东路,串联凤凰分区,仁皇分区,市北分区以及湖东分区,是加强市区经济组团联系的重要快速通道,将极大促进沿线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组团间的发展。
2.3 是湖州快速公交重要走廊
项目位于湖州市城市北部,是规划远期的快速公交走廊之一,承担着城市北部公共交通系统的转换。
3 交通量预测及技术标准采用
3.1 交通量预测
本次预测选取有代表性的节点对项目路交通量进行分段统计,项目预测远景年为2038年,远景年路段平均交通量为6 066 pcu/h,其中各段交通量有一定的差异性,各规划年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
表1 各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pcu/h)
3.2 技术标准采用
根据交通量预测及服务水平评价结果,项目路在双向六车道快速路+双向四车道主干路条件下,服务水平为C级。考虑到公交专用车道的需求,本次推荐采用主六辅六的断面。其中主路道路等级为快速路,辅路为城市主干路,主路设计速度为80 km/h,辅路为50 km/h。
4 总体设计方案
4.1 设计思路
本次方案研究起自西塞山路路口,终点至三环东路路口。总体方案设计应立足于项目路功能定位,妥善处理长距离快速出行、沿线短距离出行,关注重要控制因素,切实保障交通功能完善。
4.2 主要控制因素
(1)现状风荷桥
风荷桥跨越龙溪港航道,为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V型连续刚构,现状道路两侧引道接线纵坡2.8%,凸曲线半径1 400 m,通航净空60 m×5.5 m,不满足内河限制性III级航道要求。此次方案中考虑航道提升要求,通航净空为60×7 m。
(2)现状苏家庄立交
现状苏家庄立交位于二环北路与杭长桥路交叉处,东西向为杭长桥路主线高架,现状设置4条匝道,现状匝道均与地面道路衔接,对地面非机动车及行人影响较大。
(3)主要河流航道
沿线跨越龙溪港、新塘港、大钱港三条主要河流。其中龙溪港航道为III级,新塘港为IV级,大钱港为V级。
(4)主要相交道路及用地规划
主要相交道路有西塞山路、杭长桥路、龙溪北路、青铜路、体育场路、太湖路、白莲花路、四中路、白鱼潭路、高富路。根据规划,西塞山路至杭长桥路主要以工业和部分居住用地为主,杭长桥路至湖山大道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湖山大道至终点两侧主要以工业、教育用地为主。
4.3 总体方案
(1)方案一:高架+隧道+主辅路型式
起点以高架跨越西塞山路、龙溪港(风荷桥拆除)、杭长桥北路(设置立交)后落地,以隧道型式下穿龙溪北路、青铜路后至青铜路东侧进入地面,以主辅路型式至青塘路东侧,在青塘路东侧起坡以高架型式连续跨越体育场路、太湖路、小梅港、白莲花路、向东至四中路西侧落地,以主辅路型式至学士路西侧,在学士路西侧起坡连续跨越学士路、二环东路、白鱼潭路后至高富路西侧落地,向东以主辅路型式至三环东路(远期设置立交)。
(2)方案二:短隧道+连续高架+短隧道型式
起点以高架跨越西塞山路,高架接风荷桥老桥后(风荷桥老桥顶升作为主路)跨越龙溪港,继续向北设置隧道下穿杭长桥北路(设置立交)后至轻纺路西侧进入地面,在轻纺路东侧起坡以高架上跨龙溪北路、青铜路后至青铜路东侧落地,以主辅路型式至青塘路东侧,在青塘路东侧起坡以高架型式连续跨越体育场路、太湖路、小梅港、白莲花路、向东至四中路西侧落地,设置短隧道下穿华丰二路后进入地面,在学士路东侧起坡跨越二环东路后至白鱼潭路西侧落地,向东以主辅路型式至三环东路(远期设置立交)。
4.4 方案比选
根据设计思路的分析,以下从交通功能、与重要控制节点的关系、景观噪音影响、行车舒适性,老路利用、施工难度、投资规模等方面对两个方案进行比较。
(1)交通功能
从主线通行能力来看,两个方案通行能力都很强,但方案一隧道段长,夜间需封闭维护,但因该时段交通相对较小,从通行能力看,两个方案都比较强,差别基本不大。
(2)与重要控制节点的适应性
①风荷桥
方案一风荷桥拆除,主线和辅道设置双层桥梁,主线指标高,通行能力强。方案二考虑风荷桥顶升拼宽后作为主桥利用,辅道位于两侧,主线平纵指标差,且只能满足60 km的设计速度。因此本节点看,方案一有优势。
②苏家庄立交
方案一高架上跨杭长桥北路,拆除现状匝道后实现高快相接,消除原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冲突。方案二此处为隧道下穿,隧道受杭长桥北路跨径制约,主线指标较低,且主线为隧道时,立交匝道布设受限,只能维持原有匝道接地面,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冲突点未消除。因此本节点看,方案一有优势。
③体育场路-港湖大桥
方案一和方案二在港湖大桥处均考虑利用现状桥梁,拼宽后形成主辅分离的快速通道,方案一在太湖路设置上下匝道沟通。方案二在太湖路设置非动车道沟通,体育场路设置机动车道沟通。因此本节点看,方案一适应性较好。
(3)与核心地段城市风貌的关系
轻纺路至青铜北路段位于城市核心区域,且北部为仁皇山风景区,南侧为主城商务区,方案一考虑连续隧道下穿两个路口,方案二为高架上跨,从城市风貌及天际线视觉分析来讲方案一更为适宜。
(4)景观及噪音影响
从景观效果来讲,轻纺路至青铜北路段为核心区,方案一在城市核心区设置隧道,景观效果略好,方案二高架景观效果稍差。噪音影响主要集中在龙溪北路与青铜路、白莲花路至二环东路之间。龙溪北路与青铜路段,方案一为隧道,方案二为高架,因此方案一噪音影响更小。
(5)行车舒适性
方案一最大纵坡4.0%,全线起伏不大。方案二最大纵坡3.5%,全线起伏不大。从行车舒适性来看,两个方案均较为舒适,差别不大。
(6)老路、老桥利用的关系
方案一老路利用率约45%,现状桥梁中,风荷桥拆除,苏家庄立交四个匝道桥需拆除。方案二老路利用率约48%。现状桥梁中,风荷桥完全利用,苏家庄立交四各匝道拆除两个。在老路老桥利用上,方案二略占优势。
(7)近远期结合
本项目远期为三环东路立交改造。三环东路立交方案一和方案二差别较小,都具备近远期结合条件。
(8)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及难度
从工程规模上看,方案一造价比方案二略高,施工工期来讲,方案一受隧道施工影响工期略长,但方案二受制于下穿现状桥梁隧道工期影响,工期较长。从施工难度来讲,方案一均为常规桥梁,隧道也是常规短隧道,施工难度一般,方案二隧道下穿现状桥梁,施工难度略大。
综合考虑以上八个方面分析比选,方案一虽然造价略高,但其在交通功能,线形指标及景观效果,环境保护上有较大优势,因此本次推荐方案一:高架+隧道+主辅路型式。
5 结 语
城市快速路作为城市交通中最重要的骨架道路,工程难度高、控制因素多、工程投资大,本文以湖州二环北路快速路为例,从功能定位、交通需求出发,详细阐述了快速路总体方案的关键因素及其比选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