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明炉壶的创作过程和方器的制作工艺

2021-01-14谈文华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口盖方壶泥片

谈文华

一把精品紫砂壶,一定是作者付出了很多精力,倾注了很多情感的,会让爱壶人士看到每一把壶的那种时间沉淀的岁月之感。这把明炉壶就是作者倾注了很多自己的艺术情感和扎实的制壶技艺创作出来的。这把壶是由传炉壶作为基础,经过不断地尝试和调整,让每一个细节之处都充满了新意和创新,得到了一把新的明炉壶。老子曰:“大象无形,大巧不工”制壶和赏壶,到了极致就是看其气度,观其神韵。技艺和情感互相融合,毫无便捷,毫无止尽,心境归一,既清且明。这一把紫砂壶虽然是海天一角,爱壶人的心中却是日月天长。

制作这把明炉作者当然也是下了功夫的,从这把明炉壶的外形来看,看似有传炉的影子但处处又在和传炉撇清关系,周身曲线线条圆润流畅,方中有圆,圆中喻方,浑朴厚实,曲而挺拔又不失方器的威严庄重,壶嘴、壶把、壶钮呈四方,落座于同一水平线上互相呼应,四方形于壶身又遥相呼应,制作这把壶的紫砂技艺自成一格,变化随心随情,技法纯熟,熟练于心,从心出发才会把这把壶表达得精妙绝伦,让这把壶有风骨,骨肉廷均。整壶比例恰当,珠圆玉润,风格雅致,风度端庄,不失一种古风韵味;细节之处也无不透露出青铜器一般的稳重和威严,浑厚端正,强劲有力中又有一次古朴典雅。仔细观摩这把壶,壶体饱满,线条曲张有利,壶颈高挺有力,整体看来就高昂端庄,素雅凝重,工艺精妙绝伦。明炉无不透露出沉稳中又有清韵的美感,线条流畅挺括,简直是浑然天成,壶嘴从壶身胥出,壶嘴圆中带方,出水爽快,壶把和壶嘴也互相呼应,可见作者的制作功底游刃有余,精准地把握制作的每一步;壶钮也十分别致,桥型壶钮也是方方圆圆,各处都透露出明炉的方圆感,整体外形流畅,生趣盎然。这把明炉虽然是一把朴实无华的光素器,但丝毫不沉闷,精准的工艺为这把壶增添了很多隽永的趣味之感,也处处流露出浓厚的书卷气息。这把壶看似简单但处处都透露出精致,用五个字来概括可以说是“泥、形、工、款、功”俱佳。

方器的制作过程非常难和繁琐,说它难做主要是因为他需要用传统的手工镶接的手法将壶的每一面镶接成型,首先要将独立的一面做出来,然后再把他们拼接起来。方圆器在镶接完成以后,还要将每个镶接处做成饱满圆润的转角,是非常耗费时间和需要扎实的紫砂手工技法的。说方器制作困难,其中一点就是方器的角线是特别难以处理的,紫砂壶不同的外型会给人不同的美感,不同的角度处理也会让整把壶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气质,这个细节就是一把方壶非常难把握的地方。角度小于九十度的锐角一般会显得很利落,很秀美;角度大于九十度的钝角就会显得稳重大气,假如是圆角的就更有韵味,尽显温柔。方壶里一般还会分四角和八角,不但会要求每一个块面都十分平整,而且每一个对角和线条都要求流畅挺拔,对于这两点还是特别难掌握好的,做起来很有难度。方器制作困难还有一点是方壶的口盖烧制困难,紫砂壶对口盖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要求口盖平整,调转缜密严谨。一般方壶的壶盖大概可以分成压盖和嵌盖,还有平盖和虚盖等等,都是有一些差异的。像八方壶盖和四方壶盖要比六方壶盖和长方形壶盖难做很多;同样的压盖也是要比嵌盖难做的。之所以说难,不光是制作时候难,烧制的时候和圆形壶盖相比,方壶的口盖更加容易变形。方壶的壶盖每个细节之处都需要配合得很好,壶盖、盖片、虚片、子口互相之间都需要很大的功底来掌握,这也没有相对的规范来表示做的好坏,全都要凭借紫砂匠人制作时的经验和手感,只要哪一处没有做到位都会导致烧制时的变形。如果做的过于宽或者口盖过于紧都会到这变形。所以说想要做一把口盖紧密平衡,壶身大气规范的方壶是十分有难度的,非常考验紫砂匠人的紫砂技艺功底。说完了壶盖的难,方器制作困难还在于壶身的拼接困难,在做方壶泥条拼接的时候,要做到锐角看不出镶接的痕迹;钝角和圆角就很难做到,这是因为在泥片镶接的时候,角度越大就越容易显露出来痕迹,留下的缝隙也特别明显,这个缝隙就要用薄薄的泥脂来填补缝隙。所以在制作方壶的时候需要用力地拍泥片和夹泥片,但是整块的泥片和跳过的泥脂的颗粒密度有所差异,烧制之后多多少少还是会留下一点痕迹。方壶的拼接手法是一种称为“镶身成筒法”,综合以上几点也不难看出方壶的制作之难,而且方壶的收缩率,紫砂泥料中的含水量等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衡量,了解到位之后才能熟练地做出一把完美的成品,这也是制作方壶的手工匠人相对来说比较少的原因。除了以上这三点以外,就算成功地制作好了一把泥抷,要是没有控制好烧窑的温度,在烧制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变形,这种变形、破损率是远远高出圆壶的。制作方壶不光对匠人的技艺有所要求,对制作方壶的做壶工具要求也非常高,制作出一把精品的方壶,是极其考验制作匠人的经验和紫砂技艺的。

紫砂是得天独厚的一种陶艺,紫砂泥料质地细腻,可塑性非常强,这种独特的特性对制作紫砂壶线条块面的明暗转折还有过渡都是特别有利的条件,在方壶制作中也充分发挥了这一作用。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礼、义、智、仁、信”,作者在设计制作这把壶的时候集中了工艺与紫砂泥自然天成的美感相结合,作者对紫砂创作的信念感也非常强,对紫砂文化内涵了解得非常深厚,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更加有新意,并且深受爱壶人士的喜爱,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猜你喜欢

口盖方壶泥片
“守门神”飞机上的锁
“冠方壶”艺术特征刍议
浅析“弦儒无方壶”的创新特征
泥片在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表现探究
古代手制陶器上的泥片缝隙和泥条缝隙
莲鹤方壶(上)
实验室加速腐蚀环境中A286口盖锁的腐蚀行为
1/3含口盖复合材料柱壳后屈曲性能
泥片成型在陶艺创作中的运用手法及艺术特性
浅谈紫砂《六方掇球壶》的文化及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