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评价的“真学、促思”作用
2021-01-14张建京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
张建京 _ 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的到来,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时代的浪潮下发生着变化,教学中合理、有效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会对教学和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多元化评价主体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一般是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我们在信息技术课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平台,拓宽评价的主体。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不仅限于小组内评价,学生作品可以借助网络,通过屏幕展示给全班同学,学生可以举手发言点评,也可以采用网络发言、网络讨论等方式。网络互动中,参与评价的学生积极性高,有时不愿举手发言的学生,也愿意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交流,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可以看到更多的问题。同时,教师加以积极引导,正面、客观、激励的评价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疫情期间,我借助班级小管家、晓黑板等家校互动工具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通过评价系统能够一对一直接与学生沟通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表现、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每项评价会有对应的小红花奖励,学生的综合评价会以排行榜形式出现。
这样的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也能够很好地激励自己进步、努力。学生发布的作业,家长也可以看到,我会定期邀请家长参与点评学生作品,家长的评价角度有时和老师不同,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
在校期间,依据教材中单元实践活动,定期开展“我最喜欢的作品”活动,如制作宣传画报、多媒体作品、编程……各班学生可以进行投票,通过打“★”的方式进行量化,五颗星为优秀、三颗星为良好,以此类推。我将投票系统添加了评价功能,学生可以投票评价。
例如,电脑小报作品A画面布局美观;B包含多种信息元素;C版面设计有创意……更多同学参与到评价中,本身也是学习的过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我对学生的能力、兴趣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学生通过反馈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不足,提升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等。
多元化评价标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即产生快乐与成功的体验,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鼓舞力量,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取得更大进步。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我们不仅关注教学环节中的分层,也关注教学评价中的分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标准,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层评价,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逻辑思维清晰,善于编程,有的美术基础好,电脑绘画水平高,有的形象思维较好,善于设计电子小报等作品……我会关注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评价时,侧重每个学生的特长,给予积极引导,同时对于能力稍差的学生,在评价时关注他们的成长进步,引导学生自己和自己比较,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认可。这样,水平高的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提升,水平稍差的学生也能够看到自己的每一次进步,同样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高年级信息技术课学习scracth编程,起初有些基础的学生在课堂中比较积极活跃,总能提前完成任务,老师讲课也不太认真听。没有基础的学生看着别人很快完成,心里十分着急,会有落差。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各个班都有部分学生在课外机构学习了该课程,有一定编程基础。因此,我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评价中采用分层评价,对于基础较好、逻辑思维较好的学生,评价时侧重他们的编程能力、语言逻辑性,同时会指出作品存在的问题,激励学生发挥潜能。针对零基础的学生,我按照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给予对应的鼓励性评价,同时侧重学生的成长进步,每堂课的学生作品都会留存,从制作简单动画到设计小游戏,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学生水平的提升。评价时我会关注到学生的进步,具体到学生掌握了哪些功能模块,通过脚本设计能完成哪些具体任务,这些具体的评价使具备不同能力的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收获和快乐,能够激发他们自身进步。
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会是一堂课的点睛之作,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渗透在教学中,使每一个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促使学生进步,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