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及常见问题解析

2021-01-13栾君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5期
关键词:材料检测有效措施常见问题

栾君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就需要建筑企业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而展开材料检测工作,就能够保障材料质量,从而提高工程质量,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常见问题;有效措施

引言: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标准、取样不够科学、人员能力较低、环境影响较大等,导致检测结果不够精准。因此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与探讨,最终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需要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将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为了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就需要做好材料检测工作,才能满足实际需求。其重要性表现在:第一,通过材料检测工作的开展,就可以保障材料的质量、性能,促使施工建设的有序进行,避免因材料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加快施工进度,保障工程质量[1]。第二,在材料检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与施工单位共同商讨解决措施,提高施工质量与水平,为建设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

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常见问题

(一)缺乏统一标准

缺乏统一标准,是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常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第一,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建筑材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为检测工作就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比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时,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且经常存在着选择困难。第二,很多材料生产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因此故意生产低质量、低价格的材料,为材料检测工作带来了难度。这些都是因为建筑材料的生产与检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才影响着检测工作与工程项目的质量。

(二)取样不够科学

取样不够科学,是指建筑材料在取样时,采用的方法、技术等不符合标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检测结果。主要表现在:第一,很多建设单位对于材料检测工作,都尚未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对于检测机构、检测人员的要求标准较低。导致很多检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尚未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取样,增加了检测工作的难度。第二,建筑材料的数量较多,種类繁杂,需要采用专用的技术与方法,才能保障取样的科学合理。然而很多检测人员,对于检测工作不够重视,尚未根据建筑材料的类型等,进行取样方法与技术的选择,整个采样过程比较随意,进而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三)人员能力较低

材料检测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检测人员的支持。然而现阶段,还存在着检测人员能力较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多数材料检测人员,其思想观念陈旧,对于本职工作不够重视,责任心较低,无法严格遵循相应的标准规范,全身心投入到材料检测工作中[2]。第二,部分检测人员非专业人员,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与工作经验,尚未完全掌握检测工作的技能,职业素质较低,从而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第三,材料检测机构缺乏对工作人员的审核、考核,很多检测人员尚未取得从业证书,对于检测工作不够重视。再加上培训深造机会较少,工作能力一直停留在传统层面,导致检测结果的误差较大。

(四)环境影响较大

环境影响较大,也是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常见问题之一,最终导致结果不精准。具体表现在:第一,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不仅会增加检测工作的难度,还会影响检测结果。如温度过高,会致使材料强度偏高;而温度过低,会致使材料的强度偏低,与标准性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3]。第二,湿度过高或者过低,也会影响材料检测工作的开展。如湿度过高,会导致材料生锈、腐蚀等。

三、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效率的措施

(一)建立统一标准

只有建立统一、科学的材料生产与检测标准,才能保障检测工作的效率与水平,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首先,国家相关检测部门,需要根据建材市场与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统一、科学的标准。要求生产厂商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展开材料生产工作,保障材料的质量与性能,禁止不合格材料流入市场。而建筑企业,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标准规范,展开材料检测工作,保障检测工作的有序规范展开。其次,材料检测人员,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标准规范,展开材料的检测工作。先进行材料外观的检测,包括出厂合格证书、生产许可编号、使用说明书、出厂试验数据、名称、数量等。接下来进行性能、规格、质量等检测,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如钢筋材料,需要对其伸长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进行检测;水泥材料,需要对其强度、细度、稳定性进行检测;墙体材料,需要对其保温性、强度等级等检测。整个检测工作,都必须严格遵循相应标准,做好数据信息的记录。

(二)规范采样环节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需要用到大量的材料,且种类较多,因此还要严格规范采样环节,才能提高检测效率与水平。首先,建设单位要高度重视材料的检测工作,与检测机构、检测人员,保持密切的互动联系。要求检测人员,使用先进的技术、规范的方法,展开材料的检测工作。其次,整个取样环节,需要遵循科学性、代表性、总体性的原则,进行不同种类、不同批次材料的取样,才能真正反映材料的质量问题。最后,根据不同材料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取样方法。如钢筋材料,需要在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中,且每批重量不超过60t,任选两个进行拉伸试验;再任选两个切取样品进行冷弯试验等。水泥材料,需要在同一厂家、等级、品种、批号中,随机选取不少于20袋,然后进行取样称量,展开检测工作。

(三)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材料检测工作的关键环节。首先,在检测人员的选聘中,需要严格审核其资质、经验等,要求其持证上岗。其次,要为检测人员,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方式。先掌握材料检测的相关标准规范,接下来学习相应检测理论、技术、方法,然后不断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认真参与到材料检测工作中。最后,通过考核制度的建立,将检测人员的能力与其薪资报酬相挂钩,引起其高度重视,主动参与培训深造,认真对待检测工作。

(四)严控检测环境

严控检测环境,也是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能够有效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首先,在检测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温度环境的调控。如沥青材料的防水、弹性检测,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25℃,才能防止影响检测结果。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检测,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5-25℃。其次,进行湿度环境的调控。如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检测,需要将湿度调控在95%以上。水泥的抗析强度检测,需要将湿度调控在90%左右等等。最后,在检测环境的严控中,还需要保障排风设施、养护条件等达到规范要求,才能减少误差,保障结果的精准性。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的开展,能够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安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就需要建立统一标准;规范采样环节;提高人员素质;严控检测环境,最终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杨鹤.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及常见问题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12):122.

[2]董勇.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及常见问题思考[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385.

[3]张玲.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及常见问题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4):2146.

猜你喜欢

材料检测有效措施常见问题
建筑节能保温材料检测相关问题探讨
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解析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