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支护技术

2021-01-13谢凯林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5期
关键词:支护深基坑高层建筑

谢凯林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深,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这也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为了更好的维护高层建筑的安全和稳定,各管理和施工人员需要对深基坑施工处理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引入更多先进施工技术,让深基坑操作变得更加稳定高效,将其中问题彻底解决。从这里也能够看出,只有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规范性管理,才能让支护结构效果得到合理展示。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支护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

1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基本特点

1.1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从现阶段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角度来说,技术要求处于逐步提升的状态,相关企业和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发展情况,实现对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优化,让施工模式得到更多创新机会,强化深基坑的稳定性。在新时期发展中,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而且高度不断增加,在实际建筑施工中,需要保证地基结构的稳定性。所以说,对于基层施工技术的选择应保证科学合理,避免可能出现的缺陷和问题,这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的重点所在。只有保证施工技术的合理性,才能让建筑物在使用时变得更加可靠,延长使用周期。

1.2需要适应多种地质环境

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除了做好技术手段创新之外,还要保证该技术满足高层建筑综合发展要求,了解深基坑周围的地质环境特征,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手段,确保地质基础能够展示出更强大的承载力,这也是确保建筑结构稳定的基本所在。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从多种地质环境适应性角度出发,即使是在软土地基中,也能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因此,人们可以从软土地基特点着手,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深入性分析,保证其能够与多种地质环境相适应,避免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

2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常用技术

2.1锚杆支护施工技术

实际锚杆支护施工技术在应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对高层建筑物基坑施工内部岩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具体特点,最终实现支护目的。通过分析之后,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执行工作,保证施工质量不出现任何问题。首先,在锚杆选择上,应该以提升可靠性为主,让锚杆在与支护体系以及岩土进行两端连接时,能够通过预应力施加强化应用结构的稳定性,这也是维护支护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基本要求,其次,在执行锚杆支护操作时,工作人员还要对整个施工情况进行进度安排,除了强化施工人员的个人能力外,还要检查好最终的施工结果,避免出现其他问题。例如,在土钉墙和排桩等支护结构配合应用上,需要做好构成质量的深入性检测,避免由于质量问题对整个项目带来安全隐患,一旦工作人员发现质量不合格等情况,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

2.2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

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让土体土钉之间产生较大的作用力,以此来维护土钉墙结构的稳定性,将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支护作用更好发挥出来。该项技术在使用时,对土质条件的要求很高,在施工时,工作人员应提前做好深基坑周围土质条件的调查,保证深基坑处于地面水位上方,最佳的土质结构为粘性土或者是粉土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土钉墙施工技术展示出更好的效果。另外,从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应用中可以了解到,由于会应用到钻机,管理者应向施工人员强调钻机功能性操作水准,施工前还要做好参数调整工作,控制好钻进速度,避免在钻进中出现塌孔或者是掉块等现象。

2.3深层搅拌桩支护施工技术

对于深层搅拌桩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以基层搅拌机应用操作为基础,通过水泥、固化剂等材料的深层次搅拌,强化配比质量和效果,还要保证固化剂的有效应用,这些均能提升深层搅拌桩的质量,强化支护效果。该技术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挡水性能,尤其是当深基坑中存在淤泥和黏土时,支护效果会更加明显,为后续深基坑施工以及其他施工项目提供一个稳定环境,维护好高层建筑物的整体建设质量。

3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建议

3.1搭建支护结构内支撑

为保证深基坑支护结构稳定及使用安全,避免支护结构在受到外力碰撞、承受较大荷载时出现倾斜滑塌问题,技术人员可选择搭建配套的内支撑体系,将内支撑体与支护结构进行连接。在搭建支护结构内支撑时,应根据工程情况选择搭建内支撑体系。例如,在采取墙式、桩式围护结构时,必须搭建配套的内支撑体系,尽量搭设超静定内支撑结构体系,确保体系具有较大刚度,同时满足承载力与变形要求。选用内支撑体系应遵循从实际出发、经济适宜、安全性原则。为保证施工安全,需要遵循“先撑后挖”原则,在内支撑体系搭建完毕后,再开展深基坑开挖作业。

3.2应用基坑支护监测技术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阶段,由于现场环境复杂、外部施工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因此将会持续产生新的变量因素,从而引发支护结构变形、基坑塌滑等工程事故,破坏施工成果,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为保障深基坑施工安全,有效处理各项施工问题,必须应用基坑支护监测技术,持续对深基坑工程施工情况、支护结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具体监测项目包括水平位移监测、土压力与孔隙水压力监测、锚杆拉力监测、裂缝监测、倾斜监测等。监测到异常施工现象,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在必要情况下组织人员和设备退场。

3.3应用组合支护技术

根据深基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各项基坑支护技术均存在应用局限性,单项支护技术很难满足较为严格的深基坑工程支护要求与施工需求,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根据工程特征与现场情况,技术人员可选择采取组合支护技术,充分发挥各项支护技术的优势,以此突破技术应用的局限性。例如,在某高层房建工程中,建筑层数为23层,总高度为84.50m,地下结构为2层,将基坑开挖深度设定为10.50m。考虑到地基下方分布着由卵石、粉质黏土等组成的冲洪积层,可选择采取双排深层搅拌支护、护坡桩支护、土钉墙支护等组合技术,构建复合地基结构。其中,采取双排深层搅拌支护技术对建筑结构与相邻建筑体相邻部位开展隔水作业,在基坑上部位置搭建土钉墙支护结构,在基坑下部位置搭建钢筋混凝土灌注悬臂支护桩,将桩体嵌入深度控制在6.80m,桩长设定为3.00m,桩径为0.50m,相邻桩体间隔距离为0.35m。

3.4深基坑防水止水处理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基坑结构受到地表水、地下水的渗透影响,导致基坑结构强度下降、土体松胀,增加了基坑滑塌、边坡滑石等工程事故的发生几率,不利于基坑开挖等施工作业的开展。因此,需要做好深基坑防水止水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渗透水与坑内积水对深基坑支护效果造成的影响,预防发生边坡滑落等施工问题。例如,施工人员定期使用水泵抽除坑内积水、在施工现场设置盲水沟和截水沟等排水设施。出现坑底突涌水問题时,要快速抽除基坑内积水,对渗水部位进行封堵处理。待基坑恢复干燥状态后,再开展后续施工作业。同时,在施工条件允许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在枯水季节开展深基坑支护作业。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强化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能,地基工程的合理施工显得十分重要。建筑物层数越高,地基开挖深度也就越深,这其中伴随着很多危险性问题,此时,必须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操作,维护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让深基坑支护结构能够发挥出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荣河.高层建筑深基坑水泥搅拌桩与锚杆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J].散装水泥,2020(06):75-76+80.

[2]陆华双.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的控制要点[J].智能城市,2020,6(16):141-142.

[3]田建华.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江西建材,2020(05):145-146.

[4]黄朝勇.深基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29-30.

猜你喜欢

支护深基坑高层建筑
广州某地铁深基坑降水设计分析
地铁深基坑承压水控制研究
基于地铁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究
隧道新奥法施工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方式研究与应用
松散堆积体边坡预应力锚索支护参数设计
抗滑桩支护效果分析及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