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措施

2021-01-13吴桓军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5期
关键词:城市管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吴桓军

摘要:造成城市中出现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分别是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主要是因为城市开发建设工作中,土地的规划布局方案存在不足之处。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及生产经营阶段缺乏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意识,过分关注经济发展和建设问题。这不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基于此,城市管理部门必须要积极展开宣传教育及规划管理工作,及时结合当地出现的实际水土流失问题,拟定保持水土的计划。

关键词:城市管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程中,都涉及到对土地资源的应用,如果开发利用方式不科学、不合理,就容易影响土地的使用价值,出现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而这会给城市的生态建设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要积极做好防治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降低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率减少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1.分析城市为什么会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以城市建设中普遍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为例,防控该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

1.1人为因素

城市管理部门缺乏环保、水保意识,没有在社会范围内宣传环保、水保理念,相应的环保、水保措施也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实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经常会出现土地过度开垦、垃圾随意堆放以及废水无节制排放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建设阶段,城市只关注如何拓宽交通道路,构建交通运输网,没有关注城市绿化建设问题,导致植被覆盖率低,无法有效保持水土,进而造成了水土流失的情况。

1.2自然因素

自然气候环境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特别是一些恶劣的气候条件,比如,地震会造成地质结构被破坏,暴风天气下会造成土石、植被被刮走,地表裸露问题比较严重,而洪水也会淹没并冲走土壤。这些自然天气引发的问题通常是不可控的,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如何处理,就是管理部门新时期在生态建设阶段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水土流失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

2.1生活方面

城市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首先,城市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感。然而,由于建设方式不当,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而导致了水土流失问题,这会引发城市气候变化。比如,气温升高,气候干旱等。其次,水土流失问题下,导致地质结构松散,土壤含沙量大。基于此,在大风作用下,城市当中容易经常出现沙尘天气,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问题,最终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2.2经济方面

水土流失会导致水资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含水量降低,使得该地区无法有序展开农业和林业建设工作。如果当地以这两项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那么在城市出现水土流失问题时,就会由于土壤产出能力减弱甚至丧失等情况,而造成经济损失,制约城市经济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情况。

2.3安全方面

如果城市周围有河流,而且河道弯曲,在水土流失时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会导致流失的泥沙堆积在河道弯曲位置,进而造成河道拥堵、河水污染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在河水涨潮时,引发洪涝灾害,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安全。因此,水土保持工作成为了各个城市的基本工作目标之一。

3.行之有效的城市水土保持措施

针对实际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通常城市会采取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方式,在管理制度当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从中制定出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的水土保持计划。

3.1土地规划

首先,基于城市建设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土地资源,而建设方案的不合理性会造成水土流失问题。因此,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地质勘察工作,通过测量测绘来确定可用地的范围,了解地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并根据人们对交通出行以及居住等方面的实际要求,展开城市规划布局工作,研究最大化发挥出土地资源使用价值的方法。并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确定各种建筑物的建设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城市周边存在河流,则在河流周围不能建设重工业企业,尤其是河流上游地区,严禁日常生产经营阶段会产生废气、废水的企业占用这片区域。

其次,应当科学展开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工作,根据土地资源的营养價值和地形、地势特点,确定各产业的实际占地面积及具体位置,完成新时期的土地规划布局任务。侧重于鼓励各企业调整经济产业结构,降低会对水土资源造成破坏及浪费产业的比重。此外,以农耕工作为例,应当在满足市场对农作物质量及产量的需求之上,控制城市周边耕地的占地面积。

3.2植树造林

在水土保持工作上,应重点意识到林木资源在涵养水土环节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根据城市内部现有建筑物的布局情况,考虑展开植被种植工作。比如,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灌木丛。在不妨碍交通的情况下,这些植被不仅可以美化道路,还可以净化空气,吸附灰尘、尾气等。同时,可以在一些边坡位置上种植草坪,选择合适的草种,全面扩大城市中的植被覆盖面积,降低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几率。

3.3宣传教育

基于很多水土流失问题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引发的,所以,在新时期制定城市管理计划时,不仅要关注如何涵养水土,还要规范人们的生活及工作行为。在这个问题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助电视、广播、网络媒体进行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政府部门还可以定期安排工作人员进入大型企业、社区、学校,组织开展座谈会,介绍目前的水土流失情况,阐述造成问题的原因,讲述问题的危害性。并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常规的保持水土的方法,着重为人们树立起环保、水保意识,提高基层群体的水土保持能力。通过宣传教育,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从而引导更多专业性人才主动参与到城市的水土管理工作任务当中,为降低工作难度奠定良好基础,带动城市生态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4各部门联合

为各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明确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让各部门共同朝着保持水土的目标奋斗,这可以降低水土保持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果。同时,与社会群体建立联系,让资金雄厚、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这需要政府出台管理政策,以政府为主导,构建网络工作平台,方便及时传递工作信息。最后,积极收集工作资料,了解近年来所采取的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性,并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的工作经验,科学创新工作方案。

3.5管理工作

水土保持工作的稳步开展,需要有健全的监管机制作为支持。第一,要从法律管理的角度,提高工作的权威性,对随意开垦土地、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第二,要建立全面的监督体系,让基层群体都能参与到对水土保持制度制定、执行情况的管理工作当中,并鼓励他们积极检举违规浪费土地资源、水资源,污染环境等行为。通过管理工作,有效防止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结语:

水土流失会在生活方面、经济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风险问题。基于此,城市管理部门必须要结合现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结合地物资源分配情况,制定土地规划利用方案。重点应展开植被种植工作,选择合适的植被品种,确定植被的栽种位置。同时,应面向社会,展开环境保护观念的宣传教育工作。并采取多部门联合、全社会共同管理的方式,管控污染和浪费水土资源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刘建.浅谈城市水土保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5(215):256-258.

[2]郭东.城市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措施探讨[J].智能城市,2020,6(3):121-122.

[3]郝永宏,郝亮亮.城市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措施探讨[J].2021(2020-33):122-123.

猜你喜欢

城市管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浅析如何加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数字城管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