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散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2021-01-13王彦竞

考试周刊 2021年97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

摘 要:古代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新高考形势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进一步提高古代散文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逐渐普及。通过创设一些生活、表演、音乐等情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效果。基于此,文章就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散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文章以古代散文《项羽之死》为例分析了各种类型情境的应用,并提出了情境教学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古代散文学习效果,为其素养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古代散文

一、 引言

古代散文是相对于骈文而言的散体文,对高中生来说比较晦涩难懂,因此学习上会有一定的难度。不少高中生对于古文知识也只是死记硬背,缺乏理解。情境教学法的引入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或者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因素创设一些情境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避免灌输式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提高高中生的古代散文学习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且借助真实情境下或是模拟真实的情境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具体来说,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具有以下作用:第一是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特定的情境之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越发深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某一个问题。比如可以通过扮演某一个人物更好地了解这一人物的内心,使其更好地感知人物在特定时代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自身的审美能力;第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借助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降低教师的灌输式教育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思考,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第三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情境的创设本质上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创造一个可供学生深入学习的环境。这一过程同样也会对学生产生心理学暗示作用,促使学生可以在各种情境下深入思考,并创造性地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对各种问题进行处理;第四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情境创设包括多个方面,比如生活、表演、音乐等。就音乐情境来说,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获得一定的音乐文化体验,从而有效地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三、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散文教学中的运用——以《项羽之死》为例

(一)《项羽之死》简介

《项羽之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作者是司马迁,《项羽之死》之题则是后人所取。本篇记叙的是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由垓下被围,到东城快战,最后乌江自刎,也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史记》是古代史传文学中最具有史学意义和文学色彩的文献,项羽又是历史人物中最能给人以启迪意义的。节选的《项羽之死》通过三个情节的描写可以充分地刻画出项羽优柔寡断、铁汉柔情、自负高傲、勇武善战、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人物形象。对高中生来说,这一节课的学习也能够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物,加深对古代散文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概括文中的情节

2. 恰当理解项羽的形象

3. 辩证、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羽

(三)情境教学的应用

1. 角色演绎情境

角色演绎情境指的是结合文本内容中角色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按照故事情节进行相应的演绎,使得学生可以在表演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掌握。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带入角色中,设身处地地感受角色的情感,从而引发精神共鸣,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内心体验。在《项羽之死》中,其涉及的主要人物就是项羽,同时还有虞姬、刘邦等。教师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结合《项羽之死》中的三个情节,安排三个小组对各个情节进行演绎,除了需要结合文本内容以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补充表演,进一步完成整个情境故事,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深入人心。比如在“垓下之围”这一情节中,其重点写了“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这两个连续性的事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不同人物的语言、语气等进行分析,尤其是项羽的“慷慨悲歌”,并思考如何表达出慨叹自己时运不利,恋恋不舍地和乌骓、虞姬诀别的壮烈情绪。除了语言以外,还有人物的身体姿态、动作特色等,不仅要将项羽悲凉和无奈的情绪表达出来,还要体现出项羽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时其他人物形象也要明确角色性格,使其可以辅助项羽完成角色演绎,最终将这一情境内容清晰且直观地表达出来。在角色演绎情境中,学生通过角色所处的环境,以及在垓下的语言表达可以更加明确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即优柔寡断、铁汉柔情,尤其是项羽歌罢泪水涟涟,“泣数行下”这一行为更是表现出项羽作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惨与多情。

2. 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文化。通过音乐情境的创设也更能够对教学过程产生渲染作用,使得教学情境中的情感更加丰富,使学生可以从感情上更快地进入学习过程中。在古代散文教学中,音乐情境的创设也是一種重要的辅助教学办法。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兴趣选择合适的音乐文本,使学生可以沉浸在声情并茂的环境当中,对课文所描绘的故事情节、所展现的人物性格特点等形成深层次理解,以便更快地走入文本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在《项羽之死》中,如何更加深入地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特点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当代音乐史上,关于项羽的歌曲有很多,比如中国内地歌手屠洪刚1996年发行的单曲《霸王别姬》。歌词中依据“问天下谁是英雄”就充分地表达出了项羽这一人物的自负高傲,同时此种也是绵绵不绝地是叙述着对虞姬的爱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来播放类似的歌曲,让学生通过吟唱歌曲来深入对项羽的理解,从歌曲中也可以感悟到项羽的英勇善战。

除此以外,诗词也与音乐有着共同之处,都是通过第三者的语言来对某一人物进行评价。就项羽来说,有杜牧所写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还有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些诗句都可以在《项羽之死》的学习中发挥较大的作用。教师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或者是图书馆寻找一些关于项羽的音乐与诗词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

3. 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展现情境指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使其进入到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以此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在《项羽之死》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理解项羽的形象,并且辩证、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找到当地的戏曲协会观看有关项羽的表演,倾听表演者对项羽这一人物的理解。除此以外,教师应该重视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找到关于项羽的影视资料进行播放。比如电影《西楚霸王》,电视电影《大汉风》系列,电视剧《楚汉争雄》等,让学生可以在观看影视作品的时候更好地理解项羽这一人物,并且逐渐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感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眼界也会得到一定的拓宽,为其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4. 问题探究情境

问题情境就是教师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提高对学习过程的兴趣。在《项羽之死》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一个尊重历史的导演,正在拍摄《项羽的最后时光》,可演员却把项羽演绎得让你‘捶胸顿足’,请凭一个导演的素养给他们说说戏。”这个问题主要考查的就是“你”对项羽这一人物的理解,如何通过你的理解客观地展现出项羽这一人物形象。任务下达后,学生也会积极地深入文本中,并借助互联网等途径进一步地了解项羽的生平事迹,再结合上述情境的学习,可以总结出项羽是一个优柔寡断、铁汉柔情、自负高傲、勇武善战、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从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四、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注意事项

(一)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师生间的教学互动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不一,在情境教学中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问题,以便保持良好的师生间教学互动,尤其是对在情境中那些沦为观众的学生们要多加关注,积极引导其参与到情境活动当中,并按照学生的不同水平科学地设置活动情境。还可以在学生分组时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更好发挥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合作学习的优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游刃有余地参与到情境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得和提高。

(二)情境的创设要掌握好参与的有利时机

在情景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更好的确立,教师更需要做好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因此还需要掌握好参与的有利时机,以便在不影响学生研究学习的同时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使之更好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比如在角色演绎情境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干预学生分组,结合学生的差异进行科学的配置;在学生对人物角色进行揣摩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渠道供学生进行探究等;在学生演绎排练的时候也可以给予一些建议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我见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回答,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要及时检测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结束以后,还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综合性的作业或者是带有自评性质的试题,让学生进行自我考查,或者是开展有关文本内容的演讲活动,或者作文写作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也需要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要充分利用古代散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加强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借助音乐、表演、生活等多个情境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其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佐政.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1):73-74.

[2]陈瑞霞.情境导入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18(9):21.

[3]任卿.论铁路工程概预算审核的重要性[J].建材世界,2019,40(5):133-135.

[4]刘亚莉.情境教育在高中散文教学中的现状及运用[J].考试周刊,2019(68):37.

[5]赵怡斓.高中散文情境教学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9:49.

[6]杨骏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2):114-116.

作者简介:王彦竞,广东省珠海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高中
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