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品质教育的融入策略
2021-01-13郝玉珍
郝玉珍
【摘 要】 在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落实道德品质教育。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着借助语文课文中丰富的内容引导学生建立良好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加强道德品质教育的渗透,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不仅负责着知识教授的重要职责,而且担任着道德品质建设发展的责任。教师注重将道德品质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每位学生都可以在透彻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以及品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道德品质教育 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教师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接受高尚的道德感染与熏陶。小学生不仅仅需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建立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且需要通过语文课程不断吸收和内化道德思想和精神,然而语文教学正是落实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途径,语文教师必须全面认识到语文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单单是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认字,而且需要让学生在不同文本内容的感染下感受和体会他人的良好品质,建立自己独特的人格。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品质教育的现状,并立足于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渗透道德品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1. 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高度重视
现阶段,无论是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还是学校教育中,通常会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意识,学生极易因为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局限与束缚受到影响,被动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的兴趣爱好无法实现充分发挥,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无法得到家长和教师的一致认可和尊重。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人们往往以“不能”“不对”为出发点给予学生强制性教育。然而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有些学生无法主动结合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取向科学选择最佳的学习方式,往往表现为没有进取精神、畏惧问题、遇事退缩,不敢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导致学生出现盲目追寻他人、做事畏手畏脚的现象,不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 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以及形式存在单一化
小学时期的道德品质教育存在单一化的教学形式,大部分以品德课为载体,由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不具备灵活性和生动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接受知识,导致学生无法深刻感受教学作品中不同人物之间存在的情感关系,无法借助教学方式,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和领悟。教师应当避免让学校的教育仅仅处于表面或者固化的形式上,而是需要借助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或者校外实践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1. 注重课程互动,增强情感教育
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的深度融合始终是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隐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感受其中的多元化人文情感,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实现情感共鸣,进一步得到情操的陶冶,建立良好的品德意志。小学时期的学生普遍拥有活泼的性格特征,所以,在小學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趣味性教学手段的科学运用,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情感;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沉浸到特定情境中。在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体会情境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能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提高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例如,在《祖父的园子》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心倾听富含情感色彩的文章朗读音频,同时进一步鼓励学生默读并深度思考“这是一个具备什么特征的园子”,借助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沉浸到文章的欣赏和品味中。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期间,借助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呈现课文中描述的动物形象以及水果整个的生长过程,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环境中的神奇造物,用心体会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 组织语文主题活动,增强综合素质
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具有紧密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主题,科学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展开针对性的综合语文活动,促进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具体实践增强品德修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有助于放松身心的良好环境中体会人文情怀。语文教材往往编制着意境深远的经典古诗词、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以及扣人心弦的精彩文章。教师联系文章内容组织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道德品质。例如,在《家乡的风俗》主题习作练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往家乡著名的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促使学生全面认识家乡历史文化,引导学生用心倾听讲解员的讲解,全面了解和掌握家乡的习俗,然后鼓励学生结合参观期间的所见所闻展开习作练习,为学生提供情感抒发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到参观活动中,教师将道德品质教育引进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浓郁的文化底蕴体会文化魅力,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 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彰显传统文化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为了促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体会文化气息,同时在潜意识的驱使下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进而营造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尤为重要。在这种校园文化的营造中,教师可以引进地区资源,为学生创造丰富的现实体验。例如,区域拥有红色文化,教师可以在校园内创设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区域,不断挖掘本地区存在的红色文化资料或者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借助校园景观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环境中接受感染和熏陶,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主题大赛,让学生在体会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尽可能彰显自己的真情实感,增强主题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
4. 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养成德育人格
认知能力不足是小学时期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学生极易在课堂学习和生活中由于认知存在的主观偏差而出现厌学、情绪变化等相关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发挥着语言启蒙教育作用,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和道德品质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所以,教师可以将道德品质教育和语文教学进行融合,不断激励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可以立足于客观评价自己的角度,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完善优秀品质建设。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与道德品质、健康人格紧密联系的主题文章阅读或者习作训练,将高尚的品格培养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根据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进而促进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建立优秀习惯,获取健康心理指导,提高自我完善能力。在這种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下,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并形成端正的心理状态,循序渐进完成道德品质的塑造。例如,在《七律·长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借助视频课件呈现影视作品《长征》,通过教学情境的构建,让学生全面认识长征期间的困难险阻,促进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挫折时应当勇往直前,努力战胜困难,收获最后的成功。
5.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渗透道德品质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一种运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落实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教师通过鼓励学生阅读形式丰富、内容多元化的课外读物,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拥有广阔的视野,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逐渐养成高尚的情操。然而,书有好坏之分,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高品质书籍,进而才能保证学生借助课外阅读实现健康发展。基于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想认知、兴趣取向和年龄特征等相关因素,为学生推荐不同题材的读物,帮助学生充实业余生活。同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落实阅读指导,让学生可以将课外阅读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尤其是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获取较高的阅读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与文艺相关的课外书籍,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鉴赏能力,进而保证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书籍中相关人物之间的悲欢离合。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防止一味地阅读故事情节曲折的相关书籍,而是应当阅读具有较强教育价值的书籍,让学生可以借助阅读,接受有益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此外,教师需要有目的地鼓励学生订阅不同形式的报纸或者杂志,让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眼界,提高思想觉悟。
6. 明确语文课程的特点,创新学习方式,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其涉及到十分广泛的资源,从古诗词一直到散文,具有多元化题材、丰富的类型。基于此,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内容中所隐藏的德育教育元素,进而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例如,在《伯牙绝铉》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朋友”题材的内容时,可以结合文章中描述的知音难寻主题,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和教育,通过提问方式:“同学们,你们是否拥有自己要好的朋友?是否拥有共同的爱好?你们彼此之间为对方做过什么事情?”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探究中获取积极向上的信息,认识到友情的关键性,同时建立良好的择友观念。将小学语文教学与道德品质教育进行结合,才能进一步增强教育的主题,促进学生塑造完整人格。
结语
对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带来影响的因素众多,现阶段我国社会尚未建立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环境,大部分家长以及教师的综合素养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需要小学教育领域的各方参与者注重优化自身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完善自身的文化素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道德品质教育全面贯彻到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推动道德品质教育的稳定发展,进而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王凤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品质教育的融入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9):157-158.
[2] 宋正本.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渗透[J].天津教育,2021(14):37-38.
[3] 张秀云.思想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新通信,2021,23(06):235-236.
[4] 刘丽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渗透[J].学周刊,2021(0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