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堂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2021-01-13陈翀陈晨沙琨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20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资源

陈翀 陈晨 沙琨

摘  要 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设计和实施是疫情后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基于课堂派平台,从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基于该模式对方法类课程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开展行动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下,学生的知识理解、自学能力等有较明显提升,符合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对该模式下混合式教学的参与意愿及反馈良好,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优化学习效果。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课堂派;信息安全概论;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20-0043-08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based on Ketang-pai Platform//CHEN Chong, CHEN Chen, SHA Kun

Abstract The scientific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blended teaching is an issue of widespread concern to educators after the epi-demic. Based on the Ketangpai platform,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blended learning mode from the three stages of pre class, in class and after class, designs teaching activities for method courses based on this mode, and carries out action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promo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personalized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and feedback on the blended learning mode is good, which shows that the learning mode and teaching design can bring students good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optimization of learning effect.

Key words blended learning; Ketangpai;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spectus; teaching resources

0  引言

近年來,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相结合的步伐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更加凸显,信息化工具提升教学水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也更加明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作为传统式教学与自主性学习结合的产物,混合式教学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优势,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混合学习设计也连续多年成为《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加速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趋势”的关键一环。

在对高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进行的全方位改革探索中,国内外学者对混合教学展开大量研究,取得许多有益成果。内涵方面,混合式教学的程度被不同学者讨论,例如:冯晓英等按混合程度将混合式教学划分为线下主导型、线上主导型、完全融合型三类;李炜[1]区分了三类混合式教学,分别是在线和面授结合的传统式混合教学、在校和远程结合的混合同步教学、同步或异步的混合在线教学;张玉霞等[2]设计了基于虚拟现实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认为VR引入混合式教学可以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增强参与度、优化体验感等;马建森[3]指出人工智能下适应性学习系统更好地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服务,对混合式教学中的教学设计、策略制定、资源提供等都有重要意义;叶豪盛等学者把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引入混合学习领域,应用于儿童心理康复实验中[4]。应用方面,混合式教学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例如:李志河等[5]

构建了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活动机制,在课程实践中发现混合式学习共同体中个体更易融入,有利于高级知识建构;王鶄等[6]设计应用了基于华师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支持多样化教学方式,更真实反映了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上,王慧君等 [7]针对混合式教学的“软评价”构建了混合学习学业评价模型;陈纯槿等[8]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比了传统授课与混合式教学,发现后者合并效应值明显更高。

为优化混合式教学效果,本文以H高校方法类课程信息安全概论为对象,基于课堂派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混合式教学过程的实施,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高校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提升混合式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基于课堂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1.1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关研究

为促进混合式教学的普及和推广,增强教学效果评价的可操作性,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了广泛研究。例如:Badurl Khan提出八边形结构,认为在混合式学习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学机构、教学因素、技术因素、界面设计、评价因素等因素[9];黄志芳等[10]将混合式学习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构建了面向深度学习的“3*3混合式学习模式”;王鶄等[6]提出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前自主学习、课中研讨学习和课后学习者巩固学习;张其亮等[11]提出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形成教师在线发布教学任务及资源、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学生课堂汇报讨论和教师答疑反馈的逻辑过程;赖志欣[12]设计了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上述混合式教学模式基本遵循混合式教学理念与具体课程内容相结合进行设计的思路,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划分、线上线下教学重点的区分性等是各模式的共同特点,每个模式都有其独特性和创新性,值得借鉴。根据研究内容,在借鉴上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1.2  基于课堂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将传统线下教学与线上课堂派平台学习相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混合式教学划分为课前线上自学、课中知识强化、课后巩固内化三阶段,将各阶段教师行为和教学重点贯穿其中,构建适用于方法类课程信息安全概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前期分析阶段、线上自学阶段、线下知识强化阶段和课后巩固内化阶段,修改完善伴随整个教学过程。

1.2.1  前期分析  在混合式教学活动伊始,需对涉及教学活动的重要環节和内容进行前期分析,目的是明确现有条件、教学需求、学生特征等,对开展混合式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基于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等的分析,进行学习活动设计,确定信息安全概论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学习者特征等。

1.2.2  课前线上自学阶段  课前线上阶段主要为知识的初步传递、引导学生利用线上资源自主学习,初步形成知识框架和整体认识。课前教师需完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设计、关键要素设计,并提前在学习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学生在该阶段通过教师提供的课程介绍、学习任务单等对知识进行系统把握,借助课件、微视频、案例、推送链接等资源完成课前学习。

1.2.3  线下知识强化阶段  课中知识内化阶段包括重难点讲解、个性化指导、总结提炼。首先,教师根据课前反馈的问题和整体掌握情况,分析讲解线上自测题,后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授(在这一过程中,在线上没有反馈问题的学生也可将问题反馈到课中来);其次,教师通过各角度下案例的引入,与学生间形成讨论,在学生发言之后进行总结巩固;最后,教师总结提炼知识点,引导学生系统化梳理知识,促进知识内化。

1.2.4  课后巩固内化阶段  教师布置课后思考题,学生在知识掌握、拓展资料阅读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并在这一过程中及时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在完成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可重新回顾学习资源,与同学讨论交流。教师在收集整理学习数据、作业批改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并完善下一阶段教学。

1.3  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根据加涅对教学活动提出的交代学习目标、呈现教学内容、评估行为表现等九大教学事件[13],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1.3.1  前期分析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对授课对象、课程特点、学习内容等的分析是合理设计混合式教学过程的关键。前期分析主要针对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

1)教学内容分析。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是某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这类课程的学习重点在于理解信息安全概论领域的安全隐患,掌握基本信息安全技能,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本次以通信安全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例,具体知识点及目标如表1所示。

2)教学目标分析。信息安全概论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为指导学生建立基本的安全意识,掌握一般性信息安全概论领域问题的防范及解决方法。本次教学的重点在于讲授两类传输介质下通信领域的主要安全隐患、基本防范手段。教学目标如表2所示。

3)学习者特征分析。设计与探索面向课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核心对象是学生,学生特征分析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为教学提供支持。本课程授课对象为本科生一、二年级学生,涵盖学校各类专业。该阶段,学生入校已有一定时间,对信息安全概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有一定认识,基础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的具体特点如表3所示。

1.3.2  教学活动设计  如图2所示,将基于课堂派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以学生为中心,每个阶段有相应的重点及目标。课前:线上自主学习,侧重对整体知识框架的了解和对课程重难点的初学,通过自学线上资源、完成自测题进行知识传递。课中:教师结合线上学习情况进行重点讲解,组织案例讨论、答疑交流,促进知识内化。课后:学生结合课堂讲授和查阅资料,完成作业、巩固学习;教师查看线上数据,总结教学情况,反馈至下一轮教学中。

1.3.3  混合式教学关键要素设计

1)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在混合式教学中,线上学习资源起到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检测自学情况的作用。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有多种形式,如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可以通过原创或引用获得。其中微视频的作用在于为课前学生自主化学习和知识预热提供支持。引入南京邮电大学优质课程资源通信原理中的“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教学视频,同时利用录屏制作课前自学微视频。教学资源具体如表4所示。

2)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环境是教学资源与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组合。在本文中,教学环境包括线上学习平台、线下智慧教室、教学资源、教学工具等方面。线上教学平台选择课堂派平台,课堂派是一款高效在线的课堂管理平台,平台集成了班级管理、作业在线批改、成绩汇总分析、课件分享、在线讨论、教学质量分析等功能,是课前资源推送、交流讨论和课后巩固的有效载体。具体教学环境要素如表5所示。

3)评价方式设计。评价方式是混合式教学区分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方面。改变传统的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综合性评价,使评价结果综合反映学习过程、态度等,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学习。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指标如表6所示。

2  混合式教学模型实践及评价

2.1  实施对象

研究对象为H高校2019级临床八年制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大学学习,大二年级的学生基本已从应试教育和监督式学习中脱离,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基础。通过前期对学习需求的调查,相对于传统的面授方式,大部分学生对引入线上学习的混合式学习很感兴趣。

2.2  教学实施

2.2.1  课前  在课前,教师准备教学内容。根据授课内容,将提前制作好的学习任务单、课件、学习资料、测试题等上传课堂派,课堂派和手机端微信无缝对接,学生可以在手机端或网页查看课前任务、学习课前内容。在本课程中,教师发布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学目标及各类学习资源等,如图3、图4所示。在课前知识自主学习完成后,学生会进行测试,方便教师了解知识理解情况。本次课中自测题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测试题情况如图5所示。

2.2.2  课中  首先,教师对课前测试题的答题情况和易错题进行讲解,反馈线上学习情况,对线上的疑问作出解答。其次,教师课上根据课前学生的学习反馈和准备内容,有针对性地对知识重难点进行讲解。如针对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安全风险,通过大量案例和讲解,对静态和动态密码的设置、生物特征识别支付、二手手机隐患等常见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从身边事向学生讲授通信领域的隐患和防范。学生通过课前、课中的学习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体系,形成自身的知识系统,获得有效学习。最后,通过课堂派检测课堂学习情况。教师根据每次测试答题详情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灵活把控授课节奏。

2.2.3  课后  课后,学生首先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回顾,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复习记忆章节重难点知识,为课程考试做好准备,如有疑问可随时通过邮件、微信或课堂派留言等方式进行提问交流。在对知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对课程内容、拓展学习资源的理解,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思考题。教师则对课堂派教学过程数据进行汇总,对线上测试成绩进行计算,并对课后思考题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最终形成平时成绩。

2.3  结果分析

2.3.1  知识掌握

2.3.2  能力培养  由于能力和意愿具有较明显的内隐性和综合性,因此,为了解学生在经过混合式学习后的能力、态度、意愿等情况,设计《混合式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问卷》,借鉴在线学习投入[14]、学习收获经典量表[15],以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设计,1为“完全不符合”,5为“完全符合”。

在学生能力养成方面,对自主学习、实际运用等能力,学生整体上给出较正面的评价。在自主学习能力上,近35%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能够有效进行自主学习,44.9%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能够自主学习(图8)。从自评结果看,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反馈最好,在自主解决难题方面的评价其次,在实际运用方面稍有欠缺,这与课程本身以理论为主的特点有关,也与课堂时间有限、应用有待加强有关。在解决信息安全概论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方面,接近75%的学生认为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图9)。

2.3.3  情感态度  线上学习的总体参与度上,21.43%的学生以观看课程视频、浏览信息为主,参与讨论、表达观点的比例还偏低,线上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提高(图10)。对混合式授课的整体评价,近四成的学生表示很满意,与比较满意共占84.7%(图11)。在对混合式学习投入的评价方面,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的自评结果最好,表示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学生占85.7%(图12),反映出学生普遍对作业的重视程度。在对线上学习注意力的评价上,46.94%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能够持续保持注意力,表示一般和不太符合的学生占21.4%,说明自主学习中的专注度还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图13)。参与和表达意愿提升方面,学生反馈情况也较好,共计73.5%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参与和表达意愿得到提升(图14)。

3  结语

设计基于课堂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H高校信息安全概论课程的部分班次实践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效果,该模式对学生的知识接受、自学能力和表达意愿都有一定程度提升,对学习的全过程式记录有较明显帮助,学生对这类互动方式多样、自主学习节奏可把控、学习资料可自由获取的混合式教学接受度高,证明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但由于总学时有限,研究周期略短,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优化,进一步推进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落地,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炜.MOOC背景下三种常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S1):5-10.

[2]张玉霞,刘艳辉,张志刚.信息技术视域下基于VR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20,30(4):83-87.

[3]马建森.适应性学习系统:人工智能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实现逻辑[J].教育教学论坛,2020(43):330-332.

[4]孙众,尤佳鑫,温雨熹,等.混合学习的深化与创新:第八届混合学习国际会议暨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5(9):5-9.

[5]李志河,周娜娜,秦一帆,等.网络学习空间下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活动机制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9(9):104-111.

[6]王鶄,杨倬.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4):85-89,120.

[7]王慧君,张念.基于“证据”的高校混合学习课程学业评价模型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5):89-95.

[8]陈纯槿,王红.混合学习与网上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4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2):69-78.

[9]張晓宇.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

[10]黄志芳,周瑞婕,赵呈领,等.面向深度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及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120-128.

[11]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4):27-32.

[12]赖志欣.基于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8.

[13]彭丽,王熠,莫永华.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及其新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8(30):18-20.

[14]SUN C Y, RUEDA R. Situational interest, computer self-efficacy and self-regulation: Their impact on student engagement in distance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2(2):191-204.

[15]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33(2):109-121.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教学资源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