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多样化教学方法研究

2021-01-13斗尕仲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7期
关键词:小學数学多元化教学研究

斗尕仲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学习知识,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通过探索各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其次,本文详细阐述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教学策略,希望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多元化;小學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研究

一、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教给学生单一的分析思路,而学生只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自主探索的意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创造自由舒缓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和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大脑潜能,表达不同意见,不断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设置以下数学问题:从三个数字4、5和6中任意选择两个数字,最小错误分数是多少?最大错误分数是多少?最高分是多少?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这道数学题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积极探索,让学生的思想在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碰撞,最后擦去胜利的火花,得到各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二、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因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层层递进逐层深入的,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初中数学知识打基础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熟练掌握,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思维比较固化,解题方法比较单一,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不会举一反三。所以老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进行相关联,建立相应的教学情境,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而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解题方法。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倍数”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如下数学问题:教室里面有28个苹果,如果每4个苹果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针对这个数学问题,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一下,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解题方法是这样的:利用28减4,然后看看最后减了多少个4,最后剩余为0则得出结果。但是其中另外一部分学生表达出的解题思路则是这样的:直接利用28÷4就可以得出结果。其实这两种解题方法得出的結论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思路不同而已,第二种解决方法要比第一种解决方法省时省力一些。

三、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多样化方法解题的意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最主要的是要促进学生不断进行思考,而思考的动力则是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了一定的疑惑。小学生一般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当小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产生疑惑的时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就想对数学问题探个究竟,从而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针对相关的数学问题设置一定的悬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进行不断尝试,从而得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最终获得问题的答案。

比如在学习“乘除法运算”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如下数学问题:小红和爸爸一起到超市买自己喜欢吃的冰淇淋,一种冰淇淋是2元一个,另外一种冰淇淋是3元一个,爸爸给了收银员总共20块钱,最后收银员还找给了爸爸两块钱。那么请大家思考小红的爸爸总共买了几个冰淇淋。同学们经过思考之后,甲同学积极的回答说爸爸总共买了9个冰淇淋,接着乙同学又抢着回答:不对爸爸总共买了6个冰淇淋。最后丙补充回答:因为两种冰淇淋的价格不一样,小红的爸爸应该是买了4个价值为3元的冰淇淋,3个价值为2元的冰淇淋。如此学生的思路层出不穷,当然对以上各种解题方法老师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这时学生就会感觉到非常的疑惑,就在下面针对自己的疑惑和同学进行自主讨论和研究。最后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让学生明白小红的爸爸买冰淇淋会出现以下三种不同的情况;情况一:小红的爸爸只买了2元的冰淇淋;情况二:小红的爸爸只买了3元的冰淇淋;情况三:小红的爸爸同时买了两种冰淇淋。因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应用题,所以解题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在解题过程当中思维和逻辑正确,那就可以用来解这道题并得出正确的答案。

四、总结

老师在学生解决以上数学问题的过程当中为学生设置了一定的悬念,从而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疑惑并对其进行有效思考和讨论,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最后开发出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文峰.刍议小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11):272.

[2]贾吉兰.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与学初探[J].学周刊,2018,26(26):42-43.

猜你喜欢

小學数学多元化教学研究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从操作式阅读入手,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生本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