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教学与评析
2021-01-13袁士明周丹
袁士明 周丹
摘要《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是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中,学生学习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知道了生物生活的环境是由什么组成的。本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植物在生长变化的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适应情况,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特征。学生学习本课,能够为高年段进一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 教材分析 教学反思 教学评析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0.010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of Plant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YUAN Shiming[1], ZHOU Dan[2]
([1] Hubei Yidu Qingjiang Primary School, Yichang, Hubei 443399;[2] Hubei Yidu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Yichang, Hubei 443399)
Abstract: "Plant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is the second lesson in unit 3, Volume 2, grade 4, science, Hu? bei Education Edition. In the first lesson, students lear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ving and non living things, and know what constitute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living things. On this basis, we will further learn how plants adapt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and change, and understand the morpholog? 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adapting to the environment. Students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understand? 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logy and environment in their senior years.
Keywords: material analysis;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教材分析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是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中,学生学习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知道了生物生活的环境是由什么组成的。本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植物在生长变化的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适应情况,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特征。学生学习本课,能够为高年段进一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内容是:
8.3植物能够适应所在的环境。中年段的学习目标是: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及这些特点对于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道植物能够适应所在的环境,能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植物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能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针对植物适应其生活环境等方面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并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能运用感官、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不同环境中植物的形态特点。
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
体会植物多样性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简要教学流程
通过学情调查,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植物没有对动物的兴趣浓厚,因此,教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细致梳理,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设计。
1.聚焦问题
教师以到海南旅游时看到的芭蕉树为切入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芭蕉树的形态和它所生长的环境,并尝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聚焦问题: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长环境有什么关系?
2.认识水生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师出示水葫芦,指导学生有序地对其局部形态进行重点观察,发现水葫芦的特别之处——外形像一个葫芦。然后,学生对葫芦内部进行研究,猜测葫芦里面可能是什么样的。验证实验分两个层次:一是感知验证,通过掂一掂、摇一摇、捏一捏,感知水葫芦里面很轻,没有水等;二是解剖验证,观察发现水葫芦里面的海绵状结构。最后通过“通气实验”验证水葫芦里面是通中空的、有空气,揭示“通气组织”这一概念。
在水里生活的其他植物是不是也有和水葫芦一样的通气组织呢?教师列举其他植物以丰富学生对水生植物形态结构特征的了解,并提出问题:在水里生活的植物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构?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引导他们分析植物生长的环境中因为缺少空气形成了通气组织,这是植物与生长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3.认识沙漠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师先引导学生分组观察,了解沙漠环境的特点和仙人球的形态特征。再引导学生分析:仙人球这样的结构有什么作用?接着引导他们有依据地推测:刺状的叶可以减少蒸发,粗大肥厚的茎可以储存水分,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水分,进而揭示植物的“耐旱结構”。然后用视频介绍梭梭树、骆驼刺的形态结构,丰富学生对沙漠植物的了解。最后提问:它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形态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建构沙漠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长环境相适应的概念。
4.了解其他环境中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课件展示生长在山坡上的松树、生长在海滩上的椰树、生长在沼泽地里的红树林,提出问题: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通过交流,学生了解到这些环境中的植物与生长环境也是相适应的。
5.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的环境是相适应的。这样回应课开始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植物,它们的形态结构与生长环境是不是相适应的呢?课件展示植物,学生观察交流。
最后提出课后研究任务:调查当地常见的植物,进一步观察香樟、桂花等本地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了解它们适应环境的特征。
教学反思
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能够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寻找证据,发展思维,建构概念。本课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真实探究的理念。
1.紧扣目标,以学定教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起着导向作用。本课教学目标很明确,要求学生知道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能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课前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平时见过一些植物,但并没有认真地观察过,有的甚至叫不上名字,更谈不上了解植物生长的环境。结构典型的植物,由于人工培育、物种迁徙等原因,有的也脱离了原生环境,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误区。
基于以上学情,围绕教学目标,本课以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开展了有效探究: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水葫芦、仙人球等植物,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分组实验,还现场解剖了一个直径为12厘米的大仙人球。和观察图片、听他人介绍相比,学生对实物观察兴趣更浓厚,观察更细致,发现更多,认识也更深刻。
二是对于不能采集的实物,如莲、骆驼刺、梭梭树等,利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所采用的图片是生长在原生环境中的植物图片,将植物和生长环境同时呈现给学生,可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教学反馈的情况看,本节课紧扣教学目标,选取典型的探究材料,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了他们的主动探究。
2.優化设计,以生为本
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三个特点:
一是保证了充足的探究时间。本课用了33分钟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实践探究。学生通过对水生植物、沙漠植物和其他环境中10多种植物的研究,有效地建构了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环境相适应的这一核心概念。
二是设计了有层次的探究活动。对于“水葫芦里面可能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的探究,学生先掂一掂、摇一摇、捏一捏,通过外部感知来验证猜测,修正认识,然后进行解剖。这样由表及里的观察和验证,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
三是强化了实证意识的培养。在学生发现葫芦里面的海绵状结构,说出里面有空气的情况后,教师继续追问:有办法让我们看到里面真的有空气吗?引导学生通过“通气实验”观察现象并发现葫芦的内部结构,为后面分析、推理这些结构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事实依据。
3.真实探究,培养思维
本课以海南旅游为背景,用照片呈现芭蕉树生长的环境,提出问题:在我们宜昌能见到这么多的芭蕉树吗?如果到我国北方,这样的景观还会常见吗?学生在由南向北环境变化和由多到少数量变化的对比中,思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将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长环境建立联系。进而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通气组织主要作用是通气,为了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通气,设计实验:将去掉叶子的葫芦放在水中轻轻挤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葫芦的茎和叶柄处均有气泡冒出,认识到水葫芦的“葫芦”里面有通气组织。
教学评析
1.定准教学目标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教师在课前采取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兴趣,分析教材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中紧扣目标,按照教材编写逻辑层层推进,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2.创设真实情境
本课的开始从旅游记录的图片引入,聚焦到学生熟悉的芭蕉树,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课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学中,教师精心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作为探究的对象,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课的结尾,把学生引向熟悉的生活中,观察分析常见的植物。
本课以问题为导向,层层递进地推进学生的科学探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它生长的环境究竟有什么关系?水葫芦的外形特征是什么?里面可能是什么样的?仙人球有与生长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吗?其他环境中的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生长的环境也是相适应的吗?身边的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吗?这些问题环环相扣,不断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多处利用了微课,如挤压水葫芦的视频呈现,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的分析推理。对于不便于采集而且学生不是很熟悉的植物如梭梭树,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察其形态结构特征。
3.注重思维发展
科学思维是科学课堂的核心,是科学课教学的本质特征。教师紧紧抓住科学思维这个核心,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给予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机会,充分放手,让他们抓住重点,有序观察。如从感知外观到解剖内部来观察水葫芦、对仙人球茎现场解剖,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真切感知各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二是保障学生自主思维活动的时空,引导他们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建立联系,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证意识。如水葫芦的“葫芦”研究,从猜测起步,先直观感知,然后解剖,一步步寻找证据,让学生在不断地否定,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究。
三是引导学生在充分交流中自主建构概念,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概念的建构不是牵着学生走,而是让学生在获取大量的事实依据后,在充分描述的基础上自主建构。
4.体现教材特色
教师不能把上下课铃声当成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课外是个广阔的天地,课外的探究同样重要。本课从身边植物引入,最后又回到生活,首尾呼应,既与教材框架特点相适应,又让实践环节得以延续,很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发展,以富有代表性的植物为素材,以科学实践为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践的机会,引导他们真实地经历探究过程,自主地建构科学概念,激发探究兴趣,锻炼探究能力,体现了基于生活、顺思而为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