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提升对策研究
2021-01-13武丽慧
武丽慧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理念日益普及的时代,培养大学生由被动吸收知识到主动探索、自我更新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来说事半功倍。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意义重大。一般来说,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拥有愉悦的学习体验便可能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当然这对于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同样适用。近年来,培养学生“内驱力”的话题屡见不鲜,但是如何培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心流理论提出了个体专注投入某项活动需要的九个条件,围绕这些条件,本文提出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愿的思路及课堂教学设计方法。
关键词 心流理论 大学生 自主学习意愿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9.057
A Study on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low Theory
WU Lihui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passive to active absorbing knowledge as well as maintaining self-renewal can 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ro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general, if students have the joyful learning experience in learning may driv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Of course, this applies to both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college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topic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drive" is common, but how to cultivate? it can be said that different stakeholders have different views, but they all lack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low theory suggests that, in all walks of life who can focus on investment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state of an activity of nine important condition,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thought of the theory,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ideas and teaching design methods of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study independently.
Keywordsflow theory;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如今的信息爆炸時代,“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理念深入人心。但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并不在多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很多人对学习并非发自内心的热爱,而是源于外界的推动或压力。即使对于处于相对自由学习阶段的大学生,许多学生依旧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而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不仅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意义重大,倘若学生将主动学习的思维内化,即使走出校园后依旧能够保持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从长远来看,这将从基础层面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那么,如何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自发主动的学习?如何让教师享受到授课的乐趣,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授课过程?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体验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Csikszentmihalyi在观察许多艺术、体育等职业者时发现,他们工作时全神贯注,经常忘记时间的流逝,忽略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他将这种心理状态命名为心流体验(Flow Experience),并开创了心流理论。心流理论自被提出以来,引起许多专家、学者们的兴趣,他们将心流理论引入与应用到各领域,大大拓展了心流理论的适用范围。相较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心流理论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情绪体验,心流可以让学生感到兴奋与喜悦,这种体验将成为从事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激励,形成个体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本文借鉴心流理论,探索其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愿中的方法与思路。
1心流理论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出现将精力高度集中在某种活动中的忘我状态。197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Csikszentmihalyi首次将此种心理状态命名为心流体验或沉浸体验(Flow Experience),也可以称为巅峰体验,开创了心流理论。当个体处于心流的体验状态下,往往对当前活动高度专注,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在完成活动后会有充满能力、非常满足的愉悦感受(Csikszentmihalyi,1975)。在人类所有可能的体验中,心流体验被认为是一种巅峰体验,它会产生使个体持续从事某种行为的动力,并影响个体的幸福感。心流理论的重要贡献便是解释了人们产生心流体验、进入沉浸状态的条件。在早期的研究中,活动的难度与从事活动个体的技能水平的平衡被认为是导致心流产生的主要前提条件,若活动难度超出个体自身能力水平,个体会感觉缺乏控制感而感到焦虑和产生挫折感;反之,个体将觉得活动缺乏挑战而失去兴趣,只有当难度与技能平衡时才会出现心流体验(Csikszentmihalyi, 1975)。在进一步的研究中,Jackson和Csikszentmihaiyi (1999)提出心流体验的9个维度,分别为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挑战与技能的平衡、行为与知觉的融合、专注、潜在的控制感、自我意识的丧失、时间的扭曲感,以及以自身为目的的体验。值得说明的是心流体验的产生并不一定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甚至有学者认为以上维度的划分实际上是同一个维度内涵的不同表述,因此认为心流体验应该是单维的构想(Schiefele,2013)。
2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与问题
尽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校在课堂教学形式上正在不断拓展,比如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去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参与性,但当前高校高等教育教学中依旧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教学环节,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现象普遍,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难以产生心流体验。囿于我国的教学体制,教育主要以课堂知识的单向灌输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较浅显的水平,学生难以“陷入”思考。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关注传授知识及学生成绩,容易忽视学生的情绪体验,致使学生对课堂“无感”,课堂参与度不高。为了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许多教师采用回答问题加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这种功利动机往往使得学生为了成绩加分或给老师留下印象而回答问题,很难体会获取知识的快感和自主思考的获得感。
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产生心流体验。日复一日重复上同一门课程,教师自身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丧失激情和创新性。此外,教师很难做到只为教学做事,专心从教,在教学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缺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打磨,不易享受授课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3基于心流理论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愿的对策
3.1改变学生学习驱动模式——由成绩导向转为体验导向
传统的学生学习过程比较注重最终的学习成绩,这种成绩至上的思维容易导致学生为了成绩而学习的功利主义,忽略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此种情况下,学习对学生来说更多是一种负担、一种被迫完成的任务,因而即使学生主动学习也是行动上主动,心理上抵触和被动,总体上是一种外在驱动的学习模式,无法形成内心自发驱动的自主学习行为。本文倡导将心流理论在学生中进行科普,正所谓觉察是改变的开始,当学生觉察到学习还可以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时,就为改变对学习的认知和态度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3.2改变课堂教学重心——由结果导向转为过程导向
传统的课堂教学倾向于以结果为导向而忽略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比如,老师上课提问问题更注重学生回答是否正确,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有些学生可能怕回答错误而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而紧张,而人在紧张的状态下是很难自发的有效的思考问题的,因此也很难拥有愉悦的心流体验。本文建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在课堂参与中强调让学生放松,不要顾忌对与错,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思考过程,诱导学生自主思考,专注课堂,产生沉浸感,最终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学习,形成一种关注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
3.3心流理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课堂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模块,倘若教师能够运用心流理论开展课堂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心流体验,享受思考和学习带来的愉悦感,从而增强课下自主学习的意愿。围绕前文中提到的心流体验产生的条件维度,本文提出以下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要求学生明确个人学习目标。有明确的目标是产生心流体验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围绕目标投注有限的注意力资源。教师应在课程教学开始的第一次课堂上就明确课程目标,对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并在随后的课堂中随时关注学生任务进展。
第二,任务难度要适当。如前文所述,任务挑战的难度与个体技能水平的平衡是产生心流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能力水平,将任务难度设定在恰当的范圍内,既不能太容易,难以激起学生热情,也不能太难,让学生望而却步。可以考虑设置多个难易度不同的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例如,以零售学课程为例,在讲述零售业态部分时,分配的任务可包含收集本地区零售业态信息这种较简单的任务,也有分析当地零售业态存在问题等较难的任务。
第三,适当融入游戏化、情景化因素,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临场感。一般来说,学生更喜欢在情境中学习,不喜欢单纯知识讲授;喜欢生动活力的教学,不喜欢教师单方面说教。众所周知,游戏是最能提高个体专注度的活动之一。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心流,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适当融入游戏元素。以“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中的旅游目的地危机管理一节的讲授为例,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作为旅游目的地管理者面对旅游地危机时如何处理,可以设置具体的危机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融入危机产生的情景,从而产生临场感,达到使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境界。
第四,运用音乐激发学生情感,提高授课的艺术性,增强沉浸感。根据授课内容适当配以激情澎湃的音乐背景,提高授课内容的立意,向学生展示所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和用途,充分增加授课过程中文字、语言和形体的感染力,提高授课的艺术性和煽动性;未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专业需要适当运用VR技术吸引学员沉浸于课堂的学习内容中。
第五,即时反馈。即时反馈也是产生心流体验的重要因素。许多学生沉浸网络游戏,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游戏具有即时反馈的特点,使得游戏者欲罢不能。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即时反馈莫过于学生回答问题,马上出现结果或评价。对此,借鉴微信读书APP中的知识PK活动,本文提出一个以学院为单位开展专业知识技能PK大赛的即时反馈方案。具体如下:所有学院的教师联合起来围绕自己的课程出题,构建一定数量的线上专业知识题库。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时间、任意地点进行线上两两PK(PK对象可以自己选定线上好友,也可以系统选取,以此促进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根据每局的胜负赢得积分,积分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进行段位升级,积分下降段位下降,共设置十个段位,比如最高级别可称为XXX大师(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以一个学期为一个赛季,每个期末根据学生所处的段位或积分,以一定换算标准与课程平时成绩相关联,最高段位的学生甚至可以免去课程考试。
4结语
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是贯穿我们每个人一生的重要课题。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只是从自身角度努力传授知识还远远不够,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由被动吸收知识到主动探索、自我更新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其实不仅仅对于大学生,网络上充斥的各种家长辅导孩子作业鸡飞狗跳的段子也说明从孩子幼小时便尽可能的培养孩子学习的内驱力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天生不爱学习,不喜欢的可能是学习中遇到的各种负面体验。心流体验作为人类的巅峰体验,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心流,就会发自内心的爱上学习,教育的效果势必水到渠成。本文借鉴心流理论,从心流体验产生的条件角度探索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愿的思路。当然,让学生爱上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细水长流的系统工程,心流理论在该方面的具体应用还需要细心打磨和进一步探索。
课题来源: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8YJC63020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CJJ091),郑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1ZZUJGLX074)资助
参考文献
[1]Csikszentmihalyi, M.(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the experience of play in work and games. Quest.
[2]Jackson, S., & Csikszentmihalyi, M.(1999).Flow in sports. 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3]Schiefele, U.(2013).Response to Engeser (2012):on the nature of flow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Reports,112(2),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