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的策略

2021-01-13金雪

科教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金雪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三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高等教育越来越关注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追求精益求精、极致完美的职业精神,也是推动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成为高校思政教师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工匠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7.032

On the Strategy Analysis of Infiltrating Craftsman Spirit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JIN Xue

(School of Marxism,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11000)

Abstract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cultivati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ound personality and correct three views. With the proposal of"made in China 2025", higher education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As a professional spirit pursuing excellence and perfection, craftsman spir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China’s transformation to an "innovative country". Therefor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infiltrate"craftsman spirit" into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o be solved by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craftsman spir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ategy

習近平总书记提出:当代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而这一任务实现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要想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将自身打造成世界一流大学,其前提是始终围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并以此推动高校其他工作的开展。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重要性。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还能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赋予“工匠精神”鲜明的时代特征。

1“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

“工匠精神”代表的是一种职业精神,主要是用于反映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工作态度以及各种职业相关价值取向的精神。“工匠精神”关注的是从业工作者关于产品方面精益求精的态度,要求他们在工作中通过精雕细琢,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彰显了从业者对职业道德、个体职业发展以及专业技能的不断追求。关于“工匠精神”内涵的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工匠精神”要求从业人员不贪图个人名义,不断提升自我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不断探寻创新的生产技能与模式,同时拥有浓厚的爱国之情与严谨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精雕细琢,将每一次生产技术当成创新实践。第二,“工匠精神”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生产经验,以更好地在自己所在领域中不断创新,打造出我国自主产权技术与特色品牌;第三,“工匠精神”在传承和优化老一辈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1]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意义

2.1是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教育内容适时地渗透“工匠精神”,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的体魄与人格。这主要体现在:“工匠精神”中包含了大量的爱岗敬业精神,该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从业者对自己所在的岗位及工作持敬畏与热爱的态度,同时尽职尽责。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机的将“工匠精神”中的爱岗敬业传递给学生,能够逐步提升其道德品质。

2.2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策略

“工匠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坚守与执着的守业精神,还包含了创新创业精神。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推动社会经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然离不开创新精神。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向大学生列举我国从古至今做出卓越成就的工匠,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工匠的创新创业精神,从而学习并传承这些精神,培养了大学生创新精神。

2.3是顺利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校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方面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多元化时代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需要更多精于技术、工于技术、敢于创新的新型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是其人才培养主要目标。现代时代人才教育的基本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是评价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的一大重要标准。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便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路径,提升其职业素养,实现技能、知识、道德三者的统一发展。“工匠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思想内涵,也是衡量一个人才的重要标准。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并在思想教育与实践中不断强化与引导“工匠精神”,让每一位大学生感悟“工匠精神”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行动,从而顺利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2]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的策略

3.1围绕“思政课程”,在各个课程中渗透“工匠精神”

要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便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政课程,而应该深入挖掘不同专业的高校学生各个课程中蕴藏的思想政治内容以及具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培育其“工匠精神”,将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作为高校各门课程的教师,应当结合自身授课内容,在现有的课程教学大纲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科学安排教学环节,實现课程思政与学生学习、评价的有机结合,构建一体化反映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大纲的授课教案。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因此首先应该重点在思政课程中渗透“工匠精神”,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涵盖了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观、价值观、法律基础等内容,其中在讲解职业道德规范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以融入“工匠精神”中的“求精”“尚巧”“道技合一”的内容,也可以向学生讲解当代历史中比较杰出的工匠事迹。而在教“中国近代史纲要”时,教师便可以详细地向学生讲述“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历史上不断探索的“工匠精神”同国家强大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在讲到第十一章的第一小节时,向学生讲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渗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方式转变以及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并将该目标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又如:在教“形势与政治”这门课程时,当向学生讲解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当前的政治形势、国家各项战略相关内容时,在涉及“中国制造2025”相关内容时,便可以将我国推出制造强国,将我国打造成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这一战略与目标同“工匠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并适当地改革教学内容,从而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内化课程知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渐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深化对“工匠精神”认知。[3]

3.2以实践为抓手,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思政教育中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实践也是进一步深化理论的重要手段。而要想更好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那么便需要将其转化成实践,通过实践达到深化“工匠精神”的目的。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路径入手:第一,高校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工匠大师到校园中、课堂中讲述自己的生平事迹或者手中的工艺,同时跟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工匠精神”。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工匠精神”浓厚的节目,例如:由央视制作的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便对八位工匠的故事进行了详细讲述,该节目一播出,便受到了群众的喜欢,拥有较高的收视率,同时也相继被各大媒体网站转播。大学生通过观看这些鲜活、真实的案例,走进这些工匠大师的现实生活,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从而从内心里树立起对这些工匠大师的尊重与佩服,激发其自觉树立“工匠精神”。第二,高校应当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于当前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单单凭借学校与学生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因此还需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通过实践深化对“工匠精神”认知,共创校企双赢的局面。通过校企合作的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从而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同时还能积累经验。为了提升校企合作的实效,企业与高校可以制定相应的合作机制,从而保证学生实践体验充足,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锻炼学习实践能力。建议校企合作的企业可以在内部建设专门的实训基地,方便大学生定期进行实践,并对真实的环境进行模拟,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地认知职业精神,从而树立起“工匠精神”。第三,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以更好地促进“工匠精神”在校园内的传播。为了激发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让学生在与各个社团互动的过程中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并在自己的实践中落实“工匠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大学生在今后走出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自觉的落实与贯彻“工匠精神”。[4]

3.3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深化对“工匠精神”的认同

高校好似一个浓缩的社会,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场所,而校园文化作为一类环境文化,其主要功能是为学生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会对大学生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论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综合素质,还是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高校应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其打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新阵地与新载体。高校可以为积极创设出一种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该文化氛围所特有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创造功能、熏陶功能、精神激励等功能,帮助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以及本质特征,进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发展观、价值观,逐步帮助大学生树立“工匠精神”。主题活动的开展作为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积极营造“工匠精神”培育文化氛围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充分利用高校的官微官博、校园网站、电子屏幕、宣传栏等积极宣传“工匠精神”,在学校内积极营造出一种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其次,关于宣传内容方面,除了可以选择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工匠事迹或事例,还可以挖掘本校发展历史中或者一些重要专业领域中的杰出工匠人才,通过校友激烈和母校情怀等手段,提高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最后,组织学生参与交流会、文化讲座等,或者定期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组织各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形式丰富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深化对“工匠精神”的感悟与认同。[5]

3.4积极打造一支胸怀匠心的思政教育师资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否能够更好地渗透“工匠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教育师资队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当提高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必须准确的理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并自觉将其融入个人的思想价值体系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敢于创新、尽职尽责、注重德育、精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匠;其次,教师应当严格按照“工匠精神”要求自己,确保自身在人前人后的言行举止一致,关注细节,通过自身的语言和行为影响学生,实现言传身教的目的,同时将“工匠精神”的理论转化成自己时间行动,以免发生完美说教和现实表现脱节的现象。然后,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自身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能力,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计划,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不断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以便更好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最后,作为高校还应该将“工匠精神”作为考核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并设立专门的“工匠精神”绩效奖或者年度“工匠精神”奖教金,从中树立一批骨干的“工匠精神”教师,通过这些教师先进的事迹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6]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工匠精神”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的,其属于一项长期性且系统性工程,除了需要大学生深刻明白“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同时还需要明白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重要性,要想更好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还需要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教学方针,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征,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积极构建出围绕“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进程,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成璐.基于工匠精神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20(1):125-127.

[2]刘伟杰,王可月.“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2):94-97.

[3]郑风,张慈.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路径研究[J].河北企业,2020(2):129-130.

[4]丁子桓.“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意义[J].智库时代,2021(3):100-101.

[5]陳爱军.工匠精神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研究[J].商情,2017(13):196.

[6]陈涵.新时代“工匠精神”培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耦合机制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6):37-38.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