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背景下张家界市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研究
2021-01-13宋旭东袁正新
宋旭东 袁正新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旅游休闲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本文通过研究5G背景下张家界市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对张家界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科学发展和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5G;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张家界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湖南省财政厅、教育厅开放基金项目(15K101)。
旅游产业是绿色无烟产业,通过资源或设施解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1]。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既是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也是单一规模和单一关注经济功能到规模效率和关注综合功能的转变[2]。依托山岳型资源快速崛起的张家界旅游产业,5G浪潮下急需提质升级。
(一)发展的基本情况
1.政策更加精准
湖南省张家界地处湖南西部武陵山脉腹地,拥有砂岩峰林地貌独特景观,旅游兴市以来,全市旅游产业突破资金、人才与基建困境,聚焦山岳型旅游资源优势,精准制定各项产业政策,逐渐形成“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和“11567”总体思路,特别是针对日、韩及欧洲的定向招商推广策略,为致力于打造品质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奠定了良好外部基础。
2.产业更加聚集
张家界大力发展自然旅游产业,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相继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5A级风景区等称号,在此基础上,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升级,申报各类非遗近千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魅力湘西》《天门狐仙》《梦幻张家界》《烟雨张家界》《遇见大庸》等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新开五号山谷、梓山漫居、回家的孩子等各类民宿近百家,拥有军声书画院、大庸府城、溪布老街等一批省级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塑造有国际森林保护节、国际乡村音乐周、中国文化旅游节、张家界千古情、中国张家界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产业园等文旅品牌,并推出贺龙故居和纪念馆、刘家坪红军长征出发地、湘鄂川黔苏维埃纪念馆等红色文旅精品路线及旅游智慧科创城、中德零碳科技城等一批聚集商贸、演艺、会展、科技、金融、大数据的新型文旅产业。
3.转型趋势明显
全市的旅游产业不再完全依托山地自然优势,聚集区也不仅限于武陵源核心景区,周边陆续出现以惊险刺激为特色的人造型景观,以光影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型景观,并呈现出传统景区与现代景区结合、自然资源体验与科技浸入体验结合的新产业发展趋势。同时,张家界郊区也出现以民宿集聚区为特征的乡村旅游产业蔓延趋势。
(二)需要关注的因素
1.决策主体的思路
张家界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主体决策权在政府文旅监管部门,监管部门领导层的思路决定了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实施水准与进度,提质的范围与升级的路径选择关乎成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旅游产业的传统发展观念已深植于心,应对5G环境的冲击还需要制定应对策略的时间与空间。
2.5G旅游产业链的构建
5G发展方兴未艾,短期内还无法构建完整的、科学的、良性的旅游产业链,部分传统产业即便能实现快速接入,也会造成整体性短路,如张家界的莓茶产业,可充分利用5G优势实现线上营销售卖一体化,但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客户批量要求,产能不足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同时,生长周期也形成了一定制约。
3.传统旅游产业的增长极
张家界当前的旅游产业多以传统自然资源为主,集中在天门山、黄石寨、宝峰湖、国家森林公园等核心景点,旅游营收呈现逐年放缓趋势,周边附带产业也出现众多负增长,5G背景下,如何利用好传统旅游产业优势又不完全产生依赖效应,挖掘新的产业增长极,值得关注和思考。
4.5G旅游新技术普及程度
5G背景下会诞生一批可运用到旅游产业实践中的新科技与新技能,一段时间内还无法实现传统旅游产业与新型旅游科技的大范围接轨,新技术也难以大面积普及推广,武陵源景区部分景点使用了小规模的旅游科技技术,但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影响力也较弱。5G背景下的张家界旅游产业要想实现发展,需要制定完善的旅游产业应对策略与管理机制,这也是旅游产业迈向科技化、智慧化、数字化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面临的问题
1.产业结构失衡
三产结构中,涵盖旅游业的第三产业是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关键,2020年张家界市第三产业尽管处于领先位置,但发展并不稳健,特别是第一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比例,与湘西自治州、长沙乃至全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结构失衡(见表1)。
2.资源负荷过重
全市的核心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武陵源,其他景区占比较小,整体承载能力弱,高负荷运转下,造成环境容量与游客容量双向超标,引发游客与导游冲突不断,压缩传统产业生存空间,造成新兴产业升级阻滞。
3.运维监管缺失
新引进的产业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与全产业链配套服务,運维模式较传统;监管部门职能重叠,规章制度不完善,行政执法不严,产业运营商各自为政,特别是“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乱象频出,严重影响旅游城市形象。
4.人才短缺
张家界在高端旅游人才的外部引进上有所欠缺,聚集传统人才的旅行社晋升渠道单一,宰客与“黑导游”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岗前培训和深化培训计划,缺乏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科学理念、实操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5.产业营销滞后
全市的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山、水、洞、林等自然资源领域,可替代性旅游产品较多,特别是5G背景下,营销方式滞后,特色风俗民情与人文历史资源缺乏开发深度,产业链无法形成有机闭环,特色不明显,旅游商品服务趋同,也间接影响营销模式创新,微信、抖音等曝光度明显不如同类型的黄山风景区。
一是需求力推动(见图1)。需求力是旅游产业升级的动力源,主要依托需求量、需求类型和需求结构的变化。需求量衍变出产业的多层次,需求类型主导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需求结构推动消费水平的大众化、旅游产品多样化以及接待规模的扩大化[3]。
二是吸引力推动。吸引力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离不开景观设施和人文要素,涵盖经济文化、信息科技、环境交通等,5G新技术的利用,人们会对传统景区如何与科技接轨提出更高要求。
三是支持力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离不开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大环境的支持,相较于旅游需求力和旅游吸引力的主导作用,支持力起辅助作用,主要靠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支持[4]。
(一)调优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
5G时代,张家界可深挖第一产业经济,延伸农产品深加工產业链,辅助新兴旅游产业,特别要在乡村旅游、地方美食、特色民俗、度假民宿、红色研学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旅游业、农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注重保护和传承人文资源,在旅游产业项目上出新意,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二)推动多产融合与空间共享
文旅融合是趋势。张家界要把握5G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契机,减轻景区承载负荷,搭建现代化数字旅游与社群互动系统,紧抓特色传统风俗民俗文化,重塑游客在地化共享空间,在客源地上则更加重视中国旅游目的地构建及全球化市场打造,实现旅游产业多要素、多维度融合,倒逼扩大立体发展空间。
(三)强化云上监管与行业监管
要构建并强化“云上监管”,对全市旅游产业实行大数据采集与动态监管,进一步拓宽精、小、特产业项目融资渠道,严格把控产业开发、经营与管理全过程,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体系,鼓励成立各类产业协会,如民宿产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产业集聚、外部监管等方面与政府密切合作。
(四)启动培育认证与人才储备
5G新技术冲击下,全市应快速启动人才培育与数字认证计划,建立一套培训机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在信息技术、知识结构及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学习,与游客评价挂钩,建立全市优秀旅游产业人才数据库,实行末位淘汰制与奖惩化管理。
(五)实行数字覆盖与营销升级
5G背景下,张家界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升级需鼓励各景区开发数字化体验服务,发展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等新兴文旅产业,搭建专用于旅游景区的各类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平台[5];创新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全景、抖音直播、裸眼3D等营销方式,在主要游客集散点设立特色产品展销台,重塑“张家界”品牌,提升“张家界”产业影响力。
第一,5G“新基建”对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带动。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发展提速,不仅能丰富景区旅游体验,还能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更能增强决策分析能力,极大丰富消费场景,创造出大量新消费品牌。预计到2025年,5G商用将带动超过8万亿元的信息消费。
第二,5G助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常态化切入点。张家界旅游产业未来提质升级过程中,数字化文旅资源和工具将发挥重要作用,游客进景区和文化场馆普遍实行预约制,客观上加快了智慧旅游在全过程环节的应用,扫码入园、刷脸通行、无接触服务等技术创新提前进入消费场景。
第三,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与“5G+”融合面临的挑战。在推进5G与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高频、可消费类数字文旅产品不足,在生产、管理、服务中引入新技术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与智慧旅游建设标准不够完善,5G基建及智慧化改造成本较高,旅游企业改造意愿不强等方面。
[1]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4-08-21)[2021-10-23].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4-08/21/content_8999.htm.
[2] 谢春山,孟文,李琳琳,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7-40.
[3] 钟高峥,张毅琳.城市化对旅游产业升级的驱动响应路径分析: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5):55-62.
[4] 彭华,钟韵.关于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初探[J].经济地理,1999(1):112-116.
[5] 詹莲,王恒博,黄文瑶.浅析新时代旅游业升级转型新思路[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