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影响分析
2021-01-13于蓝
于蓝
事业单位在我国具有特有的社会经济职能,部分事业单位还具有社会公益职能,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的财务核心工作之一,其直接关系到单位资金的合理有效运转。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需要单位能够不断调整与更新财务工作方式和理念,重视制度、工作流程的完善,以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引言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主体、要素、记账方式、报表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可靠性有所提高,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也完善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在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受到的影响及改革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旨在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水准,促进该单位综合实力的增强。
二、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具体影响
(一)会计主体发生变化
在以往的会计制度中,会计的工作对象没有被真正明确的重视起来,会计工作被单纯的认为是预算资金活动,导致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工作的作用无法真正发挥出来。而在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其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对象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即针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分析等工作,这就大大提高了单位的财会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收益。在该制度下,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要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不仅仅针对记账、算账、报账等业务而开展,而需要重视资金运转的流向性及收益情况并加以分析,如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强化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等。
(二)会计要素发生变化
传统的会计制度下,财会要素主要包括资金的支出、收入及结余,这并不能满足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所有需求。而政府会计制度下会计要素已变为资金的收支、资产、净资产、负债率等。其中资产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总和,即单位内部的所有资产;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在投资者手中所掌握的资金、产权等;负债率是指事业单位的应上缴资金、借贷资金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其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资金结余情况,也与单位的效益息息相关;而资金的收支即是指事业单位的各种收入情况及运营中的费用支出情况。会计要素的改变能够有效优化和规范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工作,一方面是能够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使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会计核算水平等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是能够帮助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有效摆脱传统会计制度的制约,使得财务工作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三)会计报表体系发生变化
会计报表能够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财务使用情况、资金结余等,同时也能够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审计工作等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映,同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为单位领导者进行决策时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而传统的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内容只有资金收支明细、经济活动表格等,相关分析结论过于表面化、片面化,且其与资金收支有关的会计要素信息管理也需要进行完善。而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内容更具通用性、可比性,能够帮助相关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转情况,并为单位决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会计等式和记账方法发生变化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导致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发生改变的同时,会计等式和记账方法也随之而变化。传统复式记账法中的会计等式在各种会计要素、财务数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列式,其资金的来源与占用相互匹配、协调,单位资金的结余便是资金来源数值与占用数值之间的差值。事业单位以往的记账方式为资金收付记账法,而这一方法对资金分配结构复杂的单位并不适用,且该方法存在较大的人工误差,影响到财会数据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等。而在新会计等式中,负债和冷产值的综合为资产,资产加支出等于负债、净产值和收入的综合。且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财务记账方法转变为借贷记账法,更能够明确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明确展现出来,为后续财务决策、分析工作打好基础,且有效提高了事业单位的经济收益。
三、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进一步进行改革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实施权责发生制
我们知道,完善的监管制度能够保证其他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传统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制度并不完善,导致财务工作缺乏一个稳定的指标,工作人员的行为也不能被很好的约束,从而给事业单位带来了很多麻烦。而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必须从自身发展情况和市场变化规律出发来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同时也要充分参考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以保证该制度能够真正落实下去。与此同时,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实施权责发生制原则,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权力及利益,以保证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将根源落实到工作人员身上,为后续财务工作的调整打好基础。且事业单位也需要实施奖惩机制、激励机制等,如对严格执行财务工作任务的人员实行一定的奖励措施,反之,对于出现一定失误的工作人员实施一些惩罚措施,这便能够有效激发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忠诚度,为事业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工作氛围。此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我国的企业、单位之中,其不仅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也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不断推进“业财融合”。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位必须不断推进与更新财务信息建设,才能够满足新制度的需求。这就需要事业单位能够加大对信息化系统完善的投资力度,重视硬件设施的引进与软件开发工作,不断推进其信息化建设程度,从而为财务预算、核算、会计管理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不仅如此,事业单位也需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工作,以保证财务人员能够对信息化系统、平台等应用自如。
(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重视预算管理全过程的跟踪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指事业单位对下一年度的资金所进行的提前规划与分配,以保证单位资金运转的合理性。在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视预算管理全过程的跟踪监管。首先,在预算编制阶段。事业单位需要保证相关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合理性,并对预算编制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保证编制方案的科学性。其次,在预算执行阶段。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动态监管,以保证其与预算方案存在偏差时能够被及时发现并改正,从而有效避免事业单位成本投入量的增加。最后,在预算评价阶段加大审核力度,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全面性客观性等,以帮助单位管理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财务水平,能够为事业单位的预算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规范会计核算行为
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与发展,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已经逐渐与现代化企业会计核算方式趋于一致。因此,事业单位在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同时,也可以借鉴企业会计处理手段。在这一过程中,事业单位加强对新制度的学习,明确会计核算的范畴与基本内容,尤其要对管理费用和业务成本费用进行区别核算;同时,新制度的实施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复杂,因此,要想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当做好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依据新制度规定,统一单位财务报表的内容、结构、形式等,并落实平行记账功能,分别编制财务报表与预算报表。尤其要注意数据核对与报表勾稽关系的核对,要求报表内容要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资本结构、资产含量以及资金流量等,确保财务报表反映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另一方面,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并行的管理体系下,事业单位应当做好预算支出项目与财务支出项目数据名称的对应,并增设相应的支出明细账目和辅助账目,利用信息系统功能自动更新转换支出信息,既能够提升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也能够规范会计处理行为。
(四)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手段
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固定资产管理又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下,事业单位需要更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在新旧制度衔接之际要做好存量资产的盘点工作,明确资产规格、使用寿命、残余价值等信息,依据新制度相关规定,采取合理的折旧方式,并统一资产折旧衡量标准,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其次,事业单位要做好固定资产账务编制工作,不仅要落实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与采购部门的资产盘点责任,,以季度和年度作为资产盘点时期,并针对资产类别差异采取不同的管理和储存方法,确保资产账实一致;再次,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价值核算时,要联系资产折旧科目,兼顾资产使用年限、资产价值损益等因素,为后续的资产摊销提供信息依据;最后,新制度的更新在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方面有较大的改变,这使得单位在针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方面也需要参考大规模的数据。这就需要事业单位联系财务管理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在确保各项信息互通的情况下,借助信息技术设置资产自动计提折旧功能,减少会计处理工作量,也能够提升资产折旧摊销成果的科学性。
四、结语
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真正落实政府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工作,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财务监管制度、权责发生制、财务工作流程等,并加強各个财会要素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财务工作作用的发挥。同时,事业单位也需要通过引进人才、加强培训等工作来提高财务工作团队的综合素养,促进财务工作水平的提升。
(作者单位: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