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国企管理模式创新
2021-01-13黄艺宝
黄艺宝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高质量推进以及国内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传统的国企发展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正确的国企经营理念是国企运作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促使国企对当前经济结构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调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外部市场环境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国企发展水平的提高。本文从现行国企治理机制的误区入手,分析了国企发展的经济社会要求,以期找到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为全面提升公司治理机制的创新方法,全面促进国企的健康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事实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出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应该及时受到高度的重视。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等外部因素不断变化,我国经济已逐步进入转型的道路,经济结构调整到了关键的阶段。因此,国企必须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趋势,跟上经济转型的步伐,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国企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行政工具,有助于维护国企正常运转,提高经济效益。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内,管理模式能否适应持续发展的新需求,关系到国企未来的发展空间。
二、国企管理模式现状
(一)国企管理水平相对不高
目前,大部分的国企管理能力不强,对市场调研工作重视不够,对市场信息把控不及时。因此,也很难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迅速调整经营方向。所以,国企如果不能有效地把生产与市场联系起来,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国企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无论是销售管理还是质量管理还不够深入,这让国企难以获得长足发展。
(二)国企的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
国企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进行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国企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保障国企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但一些国企的管理制度还存在不足和缺陷,容易导致公司内部管理工作的混乱,各种业务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支持,进而将大大降低国企的发展能力。
(三)国企的研发投入不足
研发相比销售,具有投资大和风险高的特点,需要企业拥有一定的雄厚资金支持。相反,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如投入规模资金进行研发,则容易产生后续资金跟不上,也会降低当期利润。同时,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还受制于宏观经济因素和政府相关政策因素的影响,在研发投入方面稍显滞后和不足。
(四)国企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实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方针,提出改革国有资本经营体制的目标,拟进行政企工作的分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强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在市场活动中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之得到更好的利用。
为了更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已经逐步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国企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和更新换代,以提高国企管理效率。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應用正在逐步深入。通过改变传统的决策方法,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快速提高数据分析质量,不断升级企业大数据集成系统,进而建立企业内部决策系统,优化决策程序等一系列信息化手段,是改善当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
三、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国企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一)可以为国企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经验方式
经济结构的转型不仅带来市场环境的重大变革,且引发了新理念创新和碰撞。面对经济的发展环境、观念和模式的变化,国企应积极适应新变化,立足实际需求,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重新定位、合理统筹国企管理。国企管理工作包括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国企战略的制定到管理行为的规范,贯穿于全过程。当企业面临经济转型时,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全面认识自身的业务发展现状,同时帮助企业更客观地认识外部经济环境。
(二)进一步提高国企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国企管理是运用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理论知识的现代管理方法,旨在使国有企业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地工作。国企管理是国企经营和未来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存在于国企的各个层面以及整个企业的经营结构之中。因此,国有企业应根据经济结构的转型,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国企管理进行相应的时代化改革,并构建一个能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国企管理机制,为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充分发挥国企的人力资源优势
人才的转化和储备是国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国企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同时,也要相应提高人力资源效益,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国企改革和创新。国企的发展需要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并在这一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为企业谋划更长远的发展。
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的国企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管理工作重视不足
企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关系企业整体经营和未来发展。目前,国企对宏观层面上管理的重视不够,更多是关注销售、生产和会计等具体管理问题。企业管理如果长期无法获得相应重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企业经营发展方向,影响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对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与传统的经济发展不同,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趋势下,国企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调整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在研发方面的重视工作。然而,大部分国企并未充分认识,仍未加大研发投入,造成与市场发展出现偏差。对国企经营管理者来讲,应注重企业长期发展,明确国企管理的改革方向,促进研发活动更好地服务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的国企管理模式改革措施
面对经济结构转型,国企必须更注重企业管理工作,积极认真地审视其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内部管理和外部发展的现状,进行国企组织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国企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方位提升国企的管理水平
首先,做好国企管理培训工作。国家往往会出台新的企业管理政策和各类市场法规,企业需要定期培训内部的管理人员,大力提升员工整理业务水平。同时,需要灌输成本节约意识,从本职岗位做起,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第二,加强与优秀企业的沟通交流,吸收其他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思想,提升企业发展空间。第三,高层管理人员要定期与基层员工进行沟通,全方位了解他们对企业实际运营的观点,努力实现国企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构建完善的国企管理工作制度
国有企业建立相对完善的公司管理体系,既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又能为国企职工营造一个科学管理的氛围,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的软实力。因此,国有企业应不断学习和改进的公司管理理念,逐步消除传统经济发展和体制所受到的影响,改革和实现国企管理的现代化,以更好地适应新经济结构转型下的发展新形势。
同时,在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时,国有企业应制定出更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发展战略。做到对外能准确把握市场风向,迅速找到自身精准定位,抓住企业发展新机遇,全面提升品牌形象,对内能明确岗位的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使国有企业的员工真正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三)提高对管理人才的重视
人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广纳贤才,共谋未来。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不僅需要立足企业实际,也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创新的激励模式需注意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在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方面做到相辅相成,可以通过提高工资、完善福利、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增强员工归属感等方面来加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力,激发国企员工的拼搏进取精神,为企业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加大研发投入
当前国企的总体研发水平仍然偏低,研发投入资金比重不协调,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为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铺平道路。针对这种情况,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加大研发投入对提高企业未来发展潜力,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国企对研发的投入力度,确保每年投入研发的最低资金要求,同时要优化研发资金的投入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此逐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进而实现国企管理模式的完善和创新。
六、结语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与改革,经济结构转型已进入非常关键的时期,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出现滞后发展的趋势。面对新的挑战,国企始终需将创新观念和改革精神贯穿在国企管理模式的更新换代之中。企业管理者应从以往的改革中吸取教训,增强内部凝聚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促进企业管理的升级换代,提升企业外在形象,努力实现国有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作者单位:福建片仔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