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当代书法刍议—以“团体”现象为例
2021-01-13于有东何阳宇旋
于有东 何阳宇旋
导语:江西书法生态显现出广阔的盎然景象,权威奖项和展览成为检验成果的重要标准,前沿的书法家们在汪洋面前各取法器。诸多书法精英在私人情感和艺术信仰的鼓舞下,以地理、年龄或是风格印记的标贴实现了一种结盟,浮动着历史的遗痕。他们过从甚密,带着自发性质和学术概念。在各种书法流派的激烈对撞中,彼此解惑,自我刷洗与超越,有的提出了自我的学术立场,有的是沙龙化的松散组织,隐藏着交流、共存的艺术策略及集体塑造。在进取意志和精神陪伴中,这些生动的群落镶嵌出江西书法发展进程的一份宝贵图样。
—邓涛(南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21世纪以来,江西书坛有几个书法团体颇为引人瞩目,较早的有“江西书坛三剑客”(近年来集体展览扩充为“南昌八俊”),稍后的以“鄱湖三友”为代表,近几年又冒出了“万载三友”,加上昌东瑶湖的书法博士群体,共同演绎着地方书坛佳话。
我们有较长时间不是很能接受各种书法集体称谓,总觉得那里面带有浓重的“江湖”气息。其实,各种文人、艺术家的团体称谓,自古就有。稍有不同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文人、艺术家团体称谓,大都是时人或后人追加的,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元四家”“明四家”“清初四僧”“扬州八怪”等,都是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域某些人在某一领域有着“别于常人”的、足可代表一时一类文艺成就的集体现象。这其中带有浓重的褒扬、赞誉,甚至是历史定位色彩,是对某些人、某些现象的高度认可。也有很多自我命名的团体,那主要是“结社”性质的,闻名遐迩的如文徵明时期的“东庄十友”(文徵明、吴次明、吴奕、蔡羽、钱同爱、陈淳、汤珍、王守、王宠、张灵等),晚清民国时期的“西泠印社”,现当下的“沧浪书社”等。这类团体主要是相互陶染,交流切磋,共同进步,带有“异轨齐尚,黼黻并丽”的色彩。
无论是时人或后人追加的团体称谓,还是自我命名的“團”“社”,其主流都是传递“正能量”的。如果说前者显得“高大上”的话,那么,后者则更接地气,更能营造带有生活趣味的良好风气。明代何良俊感慨:“吾松江与苏州连壤,其人才亦不大相远。但苏州士风,大率前辈喜汲引后进,而后辈亦皆推重先达,有一善,则褒崇赞述无不备至,故其文献足征。吾松则绝无此风……”(《四友斋丛说》卷十六)这是他对明代中期以吴宽、沈周、文徵明等为代表的文士营造的良好士风的钦慕。时下的江西书法之所以取得了较大进步,并能于某种程度上形成“江西现象”,固然与江西省书协、江西省书法培训中心的引领有关,与蓬勃发展的高等书法教育有关,不容忽略的是,还和江西各地的“团体现象”密切相关。
生活中的“团体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团体”完全可以是正面的,时人大可不必嗤之以鼻。但是,人是多么奇怪,大部分人都很难逃离“远交近攻”的怪圈,同一专业并生活或工作在同一地带的,相互之间在利益面前很难真正建立“以对方为先”的格局,部分不够融洽的,还将潜在的“竞争”演化为“近攻”态势;同窗或密友因为相隔遥远,或者行业差别较大,彼此间没有明显的利害关系,大多在相聚时会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慨叹,平时也多能惺惺相惜,互相勉励。相应地,那些摆脱“远交近攻”束缚的团体,人才的出现,不会是“一枝独秀”,而往往是“百花齐放”的;那些身陷“螃蟹效应”中的人们,或许能够彼此平衡,却不太可能产生璀璨的光芒。何良俊所言明代中期的苏州地区和松江地区,一正一反,堪为典型对照。如是观之,江西书法出现的团体现象,是不封闭的“团体现象”,他们有一些共同特点:同区域,年龄相仿,关系融洽,相互陶染,国展成绩突出……
“鄱湖三友”是以黄阿六、吴德胜、曹端阳为代表的九江都昌籍书法团体。他们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受崔廷瑶老师的影响。崔先生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即已在中国书坛成名成家的江西籍实力派书法名家,曾长期执教于九江师专。诚然,“三友”在认识崔先生以前,也可能会受其他书法人的影响;在认识崔先生以后(尤其是书法认知达到较高水平以后),更可能向国内更多的名家、名师、好手学习,受他们影响。但无论是从前或者现在、将来,崔廷瑶老师都是探究他们之路不可绕过的一个人物。事物的演进常常是螺旋式的,而在演进途中,“节点”显得尤其重要。年轻而且爱好书法的“鄱湖三友”在象牙塔里即已遇到崔老师,踏上的书法之路无疑是康庄大道,而不会是羊肠小道。
之所以关注到“鄱湖三友”这一书法团体,是因为曹端阳和其中的黄阿六、吴德胜是同级校友、同乡好友,三人亲密无间。而无论是黄阿六还是吴德胜,都是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中榜上有名的常客。如果这圈子中的朋友个个都只是热爱书法而水平庸常的话,那他们见面再多,道德情操再高尚,彼此往来再融洽……于书法本体,作用都是微弱的。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仅逃避了“远交近攻”的怪圈,而且个个关注前沿,个个好手,彼此知无不言,坦诚相待。
曹端阳的酒量较之吴德胜的海量,估计是在伯仲之间的。我们也终于明白,并无不良习性的文徵明缘何从不戒酒。酒是媒介,喝的是酒,沟通的是感情,倾吐的是心声,心声中有各种关于书法的感悟和认知。究其奥理,喝酒事小,经常泡在一起,相互切磋,功用无穷啊!当然,用功是保障,心神俱往才是源动力。
从“团体”和“展览”看,欧阳荷庚与曹端阳有颇多相似之处—曹端阳曾扎根于都昌县城,与黄阿六、吴德胜等过从甚密,结成“鄱湖三友”,展览成绩优异,现安居于九江市;欧阳荷庚曾扎根于万载县城,与刘青春、潘金生等来往频繁,结成“万载三友”,展览成绩突出,现定居于宜春市。
我们可以较清楚地看到,很多人对书法的执着乃至“狂热”追求,恰是因为展览及展览成绩带来的诱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样的“诱惑”,如今几无“实用性”的中国书法在经济大潮中、在精英阶层较少深度参与的现状中,如何开启复兴之旅;很难预设,如果没有中国书协主办的各类展览,没有在各类展览中斩获佳绩,荷庚兄现在会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
早在汉末,杜度、崔爰、张芝之后,就有一大批追随者,在“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善既不达于政,而拙无损于治”的现实面前,“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纸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出血,犹不休辍”,以至于“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 (赵壹《非草书》),那是一种艺术自觉、艺术追求的表现。此后诸如王羲之、王献之,梁武帝、陶弘景,欧、虞、褚、薛,颠张醉素,苏、黄、米、蔡,欧阳修、曾国藩……他们或有利益追求(主要是荣誉的),不过主要也都在艺术的追求。
但今古不同。我们在仰望古人纵情翰墨时,不可忽略其中的两个重要事实:书写是古代文人必会的技能,而毛笔是他们的主要书写工具;我们熟知的古代书法家,他们大多“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学于斯”。反观当下,毛笔早已退出实用领地,硬笔的使用也主要通行于中小学群体;书法学成为一门与美术学并列的学科,已属“专门之学”。只不过,这门“专门之学”生长期还不长,更好的发展和完善还待将来。如此背景下的当代书法,以各级书协为代表的书法团体是不可忽略的书法队伍,以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为代表的各级、各类正规的、较高级别的书法培训(主要是书法临摹与创作的技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书法高等教育不足(主要是专业建设力度的不足)的强势补充;而检验各类培训效果的最好手段,目前看来仍是中国书协主办的各类展览中的入选、获奖成绩。
无须争辩的事实是,“展览成绩”表里有一个较大的诱饵,中国书协因此握有无形而极具号召力的“指挥棒”,各省市书协也因此可能拥有远高于其行政级别的实际地位。人们大可不必对这种现象嗤之以鼻,而更应认同它的存在,看到书法发展演变的又一“原动力”。展览未必神圣,展览成绩难免引发争议,展览之外也大有优秀书法人才存在,但是,展览在较大范围内实实在在有着调动、驱遣的力量,展览也着实培养并成就了一批“书坛健将”。
欧阳荷庚的“展览”之路别具传奇色彩:他出身寒门,从小接受的是最“农村式”的教育,但他發自本心地、“天然地”喜欢汉字书写。他没有以“成功者的姿态”迈过高考窄桥,所学专业也与书法几无瓜葛,但在“现代化专业(广告企划类专业)领域里”执着地热爱着古老的书法艺术。他小小年纪历经波折,遍尝辛酸,但无论寒暑,不管沉寂与喧闹,他自得其乐地与书写共成长。他一心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最终因小孩接送困难又不得不辞职办班,却因此得来自由的生活,从而更专注投身于书法。他为生计上下求索,由深圳、广州到南昌,又由南昌到万载,走的是一条看似倒退的路线,却在每一个停靠点扎扎实实地提升了自己的书写能力,最终沉稳崛起,从2013年起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达17次之多(其中两次获最高奖),2015年又在第11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荣获优秀奖(最高奖)。他一不认“门”,二不拜师,却能在书法之路上阔步前行,风清气正,气宇轩昂;他关注展览,但不按惯常的展览套路参展,却在无意间契合了展览的导向……
书法何其奇怪!它不仅仅“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更有“书如其人”的魅力。赵壹说: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若人颜有美恶,岂可学以相若耶?昔西施心疹,捧胸而颦,众愚效之,只增其丑;赵女善舞,行步媚蛊,学者弗获,失节匍匐。(赵壹《非草书》)
这种带有浓重批判情绪的文字,揭露了一个客观真实:写字是讲究天分的,有书写天分的人,得法、用功就能写好;反之,再得法、再用功,也达不到理想的境界。
欧阳荷庚自然属于有书写天分的那类人。他虽然因各种原因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大学教育也显得有些“潦潦草草”,工作之后的各种坎坷更是让人揪心,但他对汉字书写的深厚感情,似乎与“家学”无关,与学校教育无关,与“圈子”无关……也与展览无关,而有些天然地,发自本心。
韩愈说:
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鱼虫,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年轻的欧阳荷庚或许还没有这般超强的理解力,因书寄情,以书抒情,却是书者共通的道理吧。苏子美所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欧阳荷庚那时的条件与之相去甚远,但那朴居陋室中的躬耕身影,让人在品味辛酸之余,想来也是感人至深的。恰如欧阳修所言,真正“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其时的欧阳荷庚在工作之余,心无旁骛,以书为伴,伴之愈久,情深愈切,虽未必能到古人佳处,以书为乐也是足够的了。
欧阳荷庚曾通过微信发送过这样一段文字:“一座城,一群人,一个‘营—备受关注的‘万载书法集训营在古文明塔旁火热开课。集训营由万载县书法家协会主办、‘万载三友常年公益教学支持,每月集训一次,实行严格教学管理与淘汰替补机制,是万载县中青年书法骨干作者团队提升发展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工程。”连同微信推送的九张教学相关图片,让我读到江西书法的又一个强烈信号。联想活跃在江西乃至全国书坛的以张华武、李良东、胡中良等南昌县籍青年书家为代表的“南昌八俊”,以谢萌、贺炜炜、龙友等为代表的瑶湖版块书法博士群体,以陶家鸿为发起人的万年书法人共同演绎的“书法星期五”……我对江西书法充满了因好奇而生的遐想,因了解而生的热情,因田野调查而生的信心。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