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脱贫时代教育扶贫长效机制构建的探讨

2021-01-13

关键词:贫困地区发展教育

苏 芳 刘 钰 李 彬

(1.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2.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730300)

引言

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胜利收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全国脱贫工作也随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即后脱贫时代。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1]。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赋予贫困群体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教育扶贫无疑承担着重要使命[2]。教育扶贫发挥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塑造贫困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促进社会公平的关键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教育扶贫以“拔穷根、脱真贫,治穷治愚、扶贫扶智”为目标,现已形成一套以各级学校扶贫领导小组牵头、覆盖各个教育阶段且有政策深入保障的教育扶贫系统,在脱贫实践中充当着关键角色。虽然我国教育扶贫取得了重要功效,但依旧存在着教育资源浪费、对扶贫主体认识不足以及与市场脱节等诸多问题,在后脱贫时代,教育扶贫工作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未来应倾向于助力乡村振兴,构建教育扶贫长效机制。

一、后脱贫时代教育扶贫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

与生产援助、工作安排、移民转移以及医疗支援等帮扶方法相比,用教育缓解贫困的方法更加实用。在资金和技术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有必要采取“输血”缓解贫困的措施,即扶持于物质资源匮乏的初期阶段,但其难逃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质量差及专业技术不足,因此,通过多种方式的教育扶贫可以使贫困地区人口的思想意识、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得到综合提高。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滞后地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资有限,教职工整体教育水平不高[3],导致贫困地区教育严重落后,贫困人员从小就不能接受教育,成长为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力,因此,扶贫开发应强调教育治穷的作用,开发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扶贫综合质量,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同时,教育消除贫困是提高贫困群体自我开发能力的重要手段,贫困群体自我开发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是导致贫困的主要缘由[4]。科学文化知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水平不同的人劳动生产效率也不同。贫困地区的人员由于受教育时间较短,继续学习和训练的机会较少,自我开发的能力较低,导致其生产效率低下,收入水平不高。教育扶贫不仅是加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贫困的创新机制,更是深入强化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要使命。

(二)教育扶贫是塑造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

物质投资在短期内可以使贫困人口的收入量实现提升,但不利于贫困人口的长远发展,一旦帮扶途径被中断,“返贫”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极大[5],给扶贫增加了重复性的无效工作。赋予贫困人员长期发展的能力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升贫困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以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其能立足于社会,为社会发展助力,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贫困治理才能够持续下去,脱贫工作才具有真正价值,因此,要想长期根除贫困,教育是必要的前提,必须使贫困人口接受教育及更新思想观念与认知水平,实现贫困人员的长久发展才具备可能性。教育扶贫作为贫困区域成功脱贫的关键举措,是贫困人员真正脱贫及成功完成稳定脱贫工作的根本保障。

(三)教育扶贫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中坚力量

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区域发展均衡,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均要达到贫困标准线之上。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社会公平的前提是要解决好贫困问题,解决好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生计与发展问题。教育具有使人获得知识、渴望激发自身潜能的力量,教育扶贫能够给予贫困人口发展自身能力的认知观念,从而促使贫困人口依托外部帮扶主体实现自我效能的开发,成为帮扶者中的一员。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实现了转变,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方法依旧是教育,要以教育作为脱贫之本,发展教育扶贫的指导思想,改善贫困地区人员的整体质量,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实现社会的平等、均衡发展。

二、绝对贫困阶段教育扶贫的经验总结及问题分析

(一)不同教育扶贫方式的经验总结

贫困的界定整体可以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7]。现阶段,中国已实现全面脱贫,脱贫任务主要针对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而在此之前则一直着重于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绝对贫困阶段的教育扶贫工作集中作用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方面,在减贫脱贫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任务(见表1)。

表1 绝对贫困阶段我国教育扶贫的主要形式

1.义务教育扶贫

义务教育扶贫的任务主要是扶教育之贫,对义务教育事业本身进行扶贫[8],中国以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给予学生扶持和教师投入为目标,实施了一系列引导政策,以此来保证义务教育扶贫工作的质量。义务教育脱贫以其短板为精准目标,建立覆盖多个年龄段的义务教育学校,督促贫困家庭将适龄儿童积极参与到义务教育的培育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实现教育平等与社会公平。

我国已实现义务教育全覆盖,这一成就得益于国家对义务教育扶贫财力、物力和人力的规模性投入,主要体现在提升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重、加大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校硬件基础设施的财力支持力度、扩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量以及强化教师队伍教学水平[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2007年这项政策在全国贫困农村地区普遍适用,2011年国家施行了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状况的专项计划,优化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饮食结构,为其提供了营养餐补贴,这两项举措是我国在义务教育扶贫阶段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实践证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显著提升与稳定可靠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紧密相关,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师资水平偏低[10],尤其是在国家级贫困县的村镇地区,部分教师甚至无法接受专业教育培训。为解决这一瓶颈,中央财政投入52.53亿元资金,助推“特岗教师”驻村驻乡[11],向乡村优秀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吸引更多优质教师人才投身于义务教育的脱贫工作中。

2.高等教育扶贫

高等教育助力精准扶贫是全面脱贫的核心要素,是我国在脱贫攻坚时期的创新举措。我国高等教育从起步到发展,虽各地区呈现差异化,但仍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助力作用。与义务教育不同,高等教育的扶贫方式是依靠教育扶贫、利用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专业技术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高等教育助力扶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党委牵头成立高校扶贫指导小组,向贫困地区源源不断地输入大量智力人才,为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制定切实有效的脱贫规划;二是利用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以产业为纽带,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业的联动合作,实现贫困地区产业脱贫。

高校在教育储备及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有独到优势,为助力脱贫攻坚,高校将大批优秀师范生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基层教育,鼓励毕业生积极报名参与各级组织的扶贫项目,促进贫困地区农村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此外,各地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家号召,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课题来研讨,坚持党政同心,强化扶贫责任意识,将学校设定为扶贫资源整合平台,积极联络校友会及各方公益企业组织,为扶贫主体开展切实有效的扶贫活动筹划方案并创办高校团委“三下乡”定点扶贫活动[12],将高校自身脱贫成绩纳入考核中,切实推进高校脱贫工作开展。产业扶贫是推动经济脱贫的首要路径,高校可以结合脱贫领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智力、技术和科研的优势与当地政府、社会及企业构造联动机制,合力开展脱贫工作。高校根据特殊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特色,积极统筹社会资源,为当地制定了重点发展旅游业、推出特色农产品和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的产业帮扶模式[13],推动脱贫工作与产业发展有效融合。

3.职业教育扶贫

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是对我国传统扶贫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发展,职业院校参与精准扶贫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扶贫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具有重要优势[14]。“因地制宜”是教育扶贫实践的重要依据,职业院校更易精准实现对贫困地区所需人力资本要素的培养和供给,科学专业地设置扶持贫困地区的专业化学科体系是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纽带。

职业教育扶贫以“技术”和“生产”作为两大扶贫方式[15]。一方面培养实用性技术人员,接收贫困家庭的适龄劳动人员入校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相应技能,以加强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对贫困人员实行免费职业教育,使其掌握立足于社会的专业技术,通过职业院校技术培训评估机构为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技术等级鉴定[16]。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结合扶贫地的产业特色,强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导向,调整院校专业培养方案向帮扶地特色产业倾斜,将服务网络延伸到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农村产业成长壮大提供专业科学的发展计划和信息服务。

(二)绝对贫困阶段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扶贫助力农村脱贫、打赢脱贫战役及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教育扶贫的成效是显著的,但当前教育扶贫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未充分利用义务教育资源,缺乏长效机制

义务教育扶贫在脱贫工作中存在趋同化现象,未能完全发挥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势。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的整体环境和综合条件与城市相差甚远,对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很难产生吸引力,国家虽加大了义务教育扶贫的财政支持,但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岗位的薪资水平和待遇相比于城镇地区依旧处于劣势[17],致使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资源无法长期深入到贫困农村地区;另一方面,已投入到脱贫工作中的教育资源未能完全发挥自身作用,惠及贫困人群未能达到充分饱和,帮扶项目种类单一,部分学生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程度较低,对政策的理解存在知识门槛及对接受教育的认知水平不高,从而导致贫困家庭的学生无法获得本应接受的义务教育培养。

2.高等教育对扶贫的内涵和主体认识不足

当前高等教育扶贫工作中,存在对教育扶贫内涵及扶贫主体认识不足的问题,扶贫工作大多以扶贫考核绩效为中心,过度追求扶贫业绩指标完成数量,而非彻底解决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接受观念落后的问题。高等教育帮扶小组更多关注扶贫形式与手段,而非重视贫困主体被帮扶后的实际效果与持久影响,将直接物质帮扶形式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以致扶贫工作无法真正贯彻落实,例如,高校“三下乡”活动大多是以捐款捐物或通过购买定点扶贫地产品的方式进行,活动周期较短[18],无法形成长效机制且难以达到预期帮扶目标。

3.职业教育扶贫与受众群体的就业意愿相脱节

推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与能力是职业扶贫的主要目的。贫困群众寄希望于职业教育扶贫能够发挥提升其就业质量和水平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贫困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有限,需要长期不间断地投入才能显现职业教育扶贫的成效,贫困劳动力由于自身认知水平较低,长久的职业教育投资无法满足其迫切就业的意愿,因而又重新回归贫困常态,对职业教育甚至自身抱有怀疑态度以致非自愿接受,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导致扶贫成效降低。

三、后脱贫时代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目前,中国处于后脱贫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口逐渐退出绝对贫困,成为相对贫困群体。乡村振兴是解锁相对贫困问题的关键钥匙,在后脱贫时代,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教育应侧重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人才供给短缺的问题,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的时代内涵和对教育服务的新要求与新目标以及振兴主体提升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新需求,明确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任务,增强农村人口“造血”能力,从根本上激发其内生动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解决好乡村振兴所需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本空缺问题,需要各方协同发力,教育扶贫是关键的潜动力。教育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才智支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创新化和高效化,为乡村产业提供科研、技术、信息网络和组织规划等社会型服务,引领乡村精神文化建设,构建新型价值观体系,塑造文明乡风。教育扶贫在乡村振兴及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的核动力的作用(见图1),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为乡村振兴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作为“三农”工作队伍领头羊的农业院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加强涉农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科普人才,深入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深化农业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保障乡村人才的全面振兴;第二,教育院校提供了乡村产业培育的“温巢”,乡村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乡村经济脱贫及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突破口。职业院校从办学模式、专业环境的设定上与乡村产业发展密切结合,加强与区域企业的深度合作及引进第三方,逐步向乡村产业发展方向延伸[19],提高产学统筹发展水平,构建长期合作机制;第三,教育对于建设乡村文明和振兴乡村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天然优势,各大院校向乡村输入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充分发挥高素质人员的榜样模范作用,增强乡村人口的文化自信,这对于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1 教育扶贫作用于乡村振兴的理论框架

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在提高乡村人力资本、教育公共资源与服务、知识更新和技能培养以及创新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教育已成为开发人力资本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①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偏向于集约化、现代化,单纯的体力劳动已无法满足于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农业生产与产业需求联系越来越紧密,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均需要高素质农业工作者甚至人工智能参与操作,由此,人力资本特别是智力资本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推进乡村振兴就要依赖教育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助力农业工作者获取与农业现代化生产需求相适应的知识和科技,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乡村全面振兴。②乡村的内核发展及长久振兴需求为乡村地区教育方向提供了基本路径选择,将服务重点更加倾向于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特色上来。乡村教育服务于脱贫工作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根据乡村地区不同年龄段群体的生活需要,以职业教育技术培训为中心,为贫困群体提供多种公共资源和培训方法。③乡风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义与保障。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其价值取向是多元文化的嵌入融合发展,其有效路径是利用教育具有教化引领的天然优势,将中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植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培育多元化的乡村文化创新传承主体[20]。充分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的价值观引领功能,激励广大乡村居民自主接受教育文化的熏陶,激活其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自觉性与自信心,积极宣扬乡村文化的兴盛风气,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四、后脱贫时代教育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

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将成为后脱贫时代扶贫工作的新重点,教育扶贫工作的重点也将转换为如何助力消除将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问题。后脱贫时代,应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学校三大主体的优势,形成优化教育投入保障和扶贫管理制度,建设现代乡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各大主体各尽其责的教育扶贫长效机制(见图2)。以政府为龙头,为教育扶贫提供政策支持与便利,引领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教育扶贫工作中来;以社会为桥梁,整合公益组织、企业及舆论媒体作用,多方助力教育扶贫任务;以学校为核心,为教育扶贫事业提供智力、科研支持。三大主体从全方位、多角度共同发力,为解决后脱贫时代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图2 教育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体系

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层面的重点与力度应基于解决后脱贫时代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促进教育资源真正有效地深入到贫困乡村地区。各级政府通过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进行教育扶贫的多方位战略布局部署,实行教育扶贫法制化建设,明确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化教育扶贫体系中各个主体的角色定位,建立教育扶贫各个环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度,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更多的社会、学校等优质资源投入到教育扶贫中,同时也要通过法制政策引导,让更多的贫困主体能够依法、依规接受应有教育。政府在教育扶贫资源的传递过程中难免存在与贫困农户直接联系渠道不畅通的问题,需要借助基层组织的力量保证教育资源供给的全面性,通过合理分配政策资源促进贫困治理效能的提升及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此外,政府的职能不仅仅是政策的制定和各级组织的管理,更应充分发挥服务者的作用,加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政策支持,通过加大鼓励各级学校在教育扶贫中的主动行为,使各级学校能利用自身特色优质资源积极投身于脱贫工作中。后脱贫时期,教育扶贫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情形,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协作教育扶贫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社会扶贫工作在大扶贫开发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政府引导、媒体宣传及民间公益组织的自我发展,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贫困地区,将成为教育扶贫长效机制构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育扶贫实施会面临资金、项目和人力等复杂问题,需社会扶贫主体在政府的动员引领下采取多样化形式辅助解决。社会扶贫力量主要依赖企业投资兴办产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和舆论媒体引导方向等多方社会主体共同参与配合,对贫困对象进行综合全面扶持直至贫困问题彻底解决。在企业参与教育扶贫中,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因地制宜”创办产业,为贫困主体带来资本力量,根据贫困地区的发展特色和综合环境,发展与其相适宜的项目,逐步确立起受扶持地区特色化产业,为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提供持久支撑。此外,企业应通过内部培训改善贫困劳动力的技能质量,或委托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使劳动力素质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在一定层面上也推动了当地专职教育的发展[21]。公益组织相较于企业虽在资本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但因其组织设置灵活,扶贫细节把控更加深入,可以更好适应贫困地区环境,是社会教育扶贫机制的有效补充。后脱贫时代,公益组织需在政府引导下,将社会资源自发地投向贫困地区,发挥自身普及广、涉及深的优势特点,深入贫困一线,为贫困人员带去教育资源及观念的更新,让受帮扶者切切实实获得急需的帮助。舆论媒体在教育扶贫机制中更多地发挥着监督及宣传作用,教育扶贫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媒体的宣传更易为公众所察觉,进而实时调整工作方向。在信息化时代,舆论能够引导更多优质企业及公益组织主动投身于贫困地区的教育脱贫工作中,企业在对贫困地区的扶持中获得了社会声誉,有助于加强自身品牌和良好信誉的树立,而公益组织得益于媒体宣传可以进一步吸纳社会资源,壮大自身发展规模。

构建教育扶贫长效机制离不开学校的支撑,不同阶段教育均应有专业性、精准性的育人规划。义务教育主要针对低年龄段人群,这一群体在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后,思想、认知及价值观念实现蜕变,在政府及社会力量的扶持下,有助于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棘手问题。高等教育作为更高水平的教育院校,有着强大的智能团及雄厚的科研力量,将高等教育资源引入扶贫工作中,为贫困地区提供具有科学依据的发展规划及人才资源,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脱贫。职业教育则更偏向于培育与农村脱贫工作相对接的实用性人才,为贫困地区产业复苏与发展带去了新活力。此外,职业教育可将部分贫困人员培养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参与者,使贫困地区无业人口拥有就地转移选择的可能性,不仅解决了困扰贫困人员的生计问题,也推进了脱贫工作的顺利进展。新的历史时期,各级院校需把握住新机遇,应以政府引导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办学原则,为国家和社会的脱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研、人才支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上需使其与社会紧缺人才职位相适应,加强与企业和公益组织的联动合作,同时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制定可行的方案及提供实际有效的扶贫资助、提升贫困主体的受教育观念与意识、为贫困地区人力资本赋能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扶贫的综合优势及潜能,以便更长效地解决后脱贫时代我国的相对贫困问题。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