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站”的高职《汽车钣金工艺》工单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01-13廖俊生

装备制造技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工单钣金工位

夏 明,廖俊生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23)

1 《汽车钣金工艺》课程现状

钣金人才是目前汽车维修企业的紧缺人才,而《汽车钣金工艺》是汽车车身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车身修复的能力,从而为从事汽车钣金岗位奠定职业基础[1]。

目前,在各职业院校,由于师资及设备等原因,《汽车钣金工艺》的课时大概为80,其中理论60课时,实训20课时,采用的都是理论+实训的教学模式,但是还是无法解决学生多、设备少、教学过程无法进行合理安排的情况,造成学生动手实践时间少,技能达不到要求,学生到了企业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钣金岗位要求[2]。

如何解决设备少、学生多、实训工位难以满足现在的教学需要,提升教学质量,是《汽车钣金工艺》课程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 基于“工作站”工单式教学的设计思路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质量,通过以下的工作站建立、工单开发、配套资源整合等,探索基于“工作站”式的一体化教学模式[3],具体如下:

2.1 工作站建立

汽车钣金实训室现有工位划分为:车身板件修复工位、车身焊接工位、大梁校正工位。这些工位功能相对单一,实训缺乏层次感,内容没有较好的与企业相对接,实训设备没有较好的归整,要完成一个实训任务无法通过一个工位的较好的进行完成,所配备的工具不够。所以,从工具配备及功能的实现都达不到工单式的教学要求。刚到企业实习的学生做起事情来感到力不从心,在学校实训室好像都讲过了,但是实际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还是会感到无从下手。为此,需要对汽车钣金工艺课程的工作站进行建设,在原来的实训工位上增加车身结构认识工位,以满足车身结构的学习以及钣金前期评估学习;车身拆解工位,以满足车身的拆换及调整的学习;而原来的车身板件修复工位、车身焊接工位、大梁校正工位需要建设成一体化的维修工位。

《汽车钣金工艺》课程有四大实训项目,需要建设有板件修复、板件的更换、车身测量及校正、整车拆解等四个工作站,而板件修复工作站能实现对车身板件的修复技能练习;板件的更换工作站可实现车身钻、磨、切、焊的技能练习;车身测量及校正工作站可实现对事故车进行测量及校正的技能练习;整车拆解工作站可实现车部件的拆解及调整练习。每个工作站安排10~15位学生进行练习,一个班四十多位同学安顺序分配到四个工作站中,然后通过学习、练习、考核等环节后进行四工作站进行轮流实践。

2.2 工单的开发

工单是企业维修客户故障车子的依据,工单是维修技师的重要信息来源,企业面对客户的事故是多样化、复杂化的。但是工单式的教学方式,在学校有限的课时、师资设备、资料的条件下,是无法直接选用企业工单作为教学工单的。因此,需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场地以及设备条件等因素对工单进行合理的开发[4]。同时工单的开发需要对汽车钣金工艺的流程内容进行分析,汽车钣金工艺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汽车钣金工艺分析

选用汽车钣金工艺的汽车外覆盖件维修流程为例,具体的教学工单如图1所示[5]。

图1 教学工单

以上的工单可以看出与以往的作业单不同,整个作业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而为学生能力进行工单的开发,整个工单融入了学、做、写、讲、考的元素、让单一的实训课程变成多元化的学习,让课堂变得充实、丰富起来。工单开发后指导老师必须先对工单进行多次模拟练习,做的过程中会存在什么风险,当学生在完成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否能通过配套的资源库进查寻到答案,做完后需要多长的时间,所设计的项目学生是否能完成等,要对所设计的工单进行合理评估,以确保学生学习的效果,真正提升教学的品质。

2.3 配套资源的整合

传统式的教学几乎不会配备资源库,仅是单纯的实操作业,最多就是带有自己的参考教材或发一些简单的资料说明,所以学生在实训课堂学习上,学习方式很单一,也没有过多的想法,学习缺乏了学习主动性。而工单式教学,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主动去完成相关的任务,指导老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这就要求每个工作站的配套资源较为完善,学生在自己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遇到困难时,可通过资料的查询去寻求答案。这就需要在每个工作站里面配套丰富的资源,以备学生的查询,资源可以有纸质资源(课本资料、维修手册)、视频资料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配套电脑方便资料查询,或开通网络或允许利用学生自身手机网络进行网络资料的查询[6]。但这些资料,指导老师已在前期做了前期的调查或收集。学生在课堂的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资源查询,可查询到自已需要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的辅助于工单教学的开展。

3 “工单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已将汽车钣金工艺流程的内容制成工单形式,根据项目将学生分配到各个组,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整个环节中主要是辅助。课前将工单分发给所属项目的学生,学生根据各项目工单的要求,进行完成所需的任务,整个教学过程是以任务驱动方法进行,学生扮演着维修技师的的角色,对所需处理的故障进行处理,具体如图2教学模式图。

图2 教学模式

通过工单式的模式开展教学,主要突显出几个教学特点:(1)教学过程以辅助教学为主,避免了长时间的理论授课;(2)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由成绩好的带动成绩相对差些的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体现自身有任务团队有合作;(3)整个任务过程体现学生的学、写、讲、考,整个过程学生会过得较为充实,综合的能力得到了体现;(4)学习效果的检验,主要通过自评、学生互评、最后老师的考评的整个过程,较好的考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工单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工单式教学的实践证明,在汽车钣金工艺流程实训教学中,缓解了设备配套不足的情况,较合理的分配了学生,学生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升,从以前老师灌输方式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通过工单引导,学生可以一步一步进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当实操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时,可以先通过教学资源库进行资料的查询、寻救解决的方案。工单式教学也注重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所用的工单项目与企业项目进行对应,贴合于企业的实际应用,为学生学习打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以后学生不会因为后期遇到实际的案例而感到无从下手。为进入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大减少实习学生的流失率,提升了学生就业质量。

猜你喜欢

工单钣金工位
客服工单监控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基于量化考核的基层班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钣金V形折弯成形的回弹控制研究
钣金成形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LCA在焊装车间人工上件工位应用和扩展
精确WIP的盘点方法
工位大调整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Cedar的高效工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HANA的工单备件采购联合报表的研究与实现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