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1-13□文/闫欣
□文/闫 欣
(中共吉林市委党校 吉林·吉林)
[提要]吉林市拥有白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的既有优势,又有红色旅游资源的潜力开发优势,尤其是在“十四五”时期,如何结合既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红色旅游形成吉林市旅游产业的重要产品体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实现有形的经济效益,推动吉林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这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
红色旅游不仅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旅游产业中也占据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推动吉林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对于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吉林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吉林市位于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主的“东北红色旅游区”的重要节点,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这里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松花江流域活动的重要区域,从自然环境角度来看,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色,与蕴藏着大量红色文化的遗址及建筑相得益彰,实现了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色的完美搭配。吉林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雾凇奇观、滑雪天堂、湖光山色、满族风情形成了吉林市旅游产业的核心品牌。尤其是拥有众多古朴恢弘的文物古迹,众多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灿若繁星,有效弥补了吉林市红色资源可能存在单一的问题,丰富了吉林市红色旅游的内容,增强了吉林市红色旅游景区的可游览性,满足广大游客多样化需求,不仅增强了吉林市红色旅游景区的竞争力,而且能更好的创造经济效益,成为吉林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吉林市作为解放前吉林省首府,保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遗迹共有158处,其中吉林市区12处、舒兰5处、蛟河6处、磐石84处、桦甸51处。可以说,有着极其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其红色旅游资源共有66处,广泛分布在全市9个县市区,分别是近现代革命人文活动地4处,近现代革命建筑与设施达35处,近现代革命遗址、遗迹达到27处。吉林市政府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以《吉林省红色旅游手册》为蓝本,编写了吉林市红色旅游培训教材,作为导游员考试培训教材,对红色旅游管理人员、导游和讲解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吉林市相关部门开发规划了比较成熟的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旅游景区的交通配套设施日渐完善,重点建设了红色旅游景区内的道路、供电、消防、环卫、排水设施,并进行环境整治。积极打造红色教育经典教学线路,吉林市委党校与桦甸市杨靖宇密营等各个红色旅游单位协调联动,开发了“抗联故地铸党魂”等各类教学项目,以现场教学、展馆教学、访谈式教学、互动教学为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吉林省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重要文件指导下,吉林市以丰富的红色旅游为载体,依托红色资源扎实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目前,省内有8处景区已纳入到了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当中,分别是四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革命烈士陵园和四平烈士纪念塔);白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白山市郊七道江遗址、临江市“四保临江”烈士陵园、陈云旧居、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难地);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长春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长春电影制片厂;辽源市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白城市中共辽吉省委辽北省政府办公旧址和侵华日军机场遗址群;珲春大荒沟抗日根据地遗址。遗憾的是吉林市的红色旅游景区未纳入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当中,这也说明了吉林市目前与长春、通化、四平相比,红色旅游发展缓慢,吉林市红色旅游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较于省内红色旅游发展较好的城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还有瓶颈,大多数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是鲜为外地人所熟知的。
二、制约吉林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挖掘不够。对吉林市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挖掘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许多红色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吉林市拥有的文物遗迹大多数是集中在磐石、桦甸两市的,并且都是战迹地、事件纪念地、密营等。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遗址遗迹由于年代较久远,设施比较陈旧,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有的遭到了人为破坏,当地生活的居民,没有意识到遗址的重要性,存在肆意排放废料,随意砍伐,拆除改造等行为。有的旅游者随手乱写乱刻、摘花折枝等行为造成了红色旅游资源的破坏。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变化,多年如一日,接受大自然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等自然气候的洗礼,有时候自然灾害也会给红色资源带来冲击,导致本就不结实的主体建筑造成坍塌、风化、磨损、废弃等不同程度的损坏,很多红色旅游景区的战争遗迹没有系统地保留下来甚至很多遗址遗迹都已经消失。有些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基于道路、交通等各因素影响还未彻底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还不具备接待条件,具有精品、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分布较分散,开发难度大且无法将区域的其他旅游资源整合到一起,很难形成集聚效应,作用不明显。
(二)红色旅游知名度不高。吉林市目前红色旅游的知名度不高,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品牌效应,对本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不足,推介力度不够,导致游客们对吉林市红色旅游印象不深,更谈不上多深入的了解。向外地游客提到滑雪场,松花江,外地游客会想到是吉林市吗?即使会想到吉林市,会想到吉林市的红色旅游吗?所以,目前吉林市依然没有意识到红色旅游与品牌结合的重要性,还没有形成全国能记得住、叫得响的红色品牌。比如,吉林市在对外推广旅游的时候,只注重本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介绍,往往向游客介绍的是吉林的雾凇、吉林的北山、吉林的冰雪之都,却忽略了在介绍这些的同时更好地将红色旅游结合进去,使其蕴藏于这些景观之中,并赋予这些景观以新的文化内涵和红色基因。可见,吉林市红色旅游宣传方式单一,缺乏独特性与品牌性,毫无新意,无法吸引住各地游客的兴致,更无法有效地支撑吉林市的红色旅游发展。
(三)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吉林市红色旅游景区的经营方式是以景区售票、讲解、观光为主,大多数时候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参观革命旧址、物品和图片展览等表面层次上,特点不鲜明,展示内容往往都是采用讲解员在讲,游客们在听的形式,以简单叙述性故事为主的方式。而且大部分的讲解词也过于平白,讲解员讲解的要么不生动,要么过于夸张,游客们无法感同身受,提不起浓厚的兴趣,导致全程被动在听的尴尬局面。游览就是以参观展厅,看一看橱窗内摆设的当年具有历史痕迹的物品,或者看一看纪录片,导致游客在参观过程当中只能是走马观花,无法深入体会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伟大精神,游客参与度和体验度明显不足,这样单一的旅游参观并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也很难发挥红色旅游景区的教育功能。市场上有的红色旅游产品要么设计单一,要么就是红色旅游景点所出的产品与其他地方的红色旅游相似度高,导致产品竞争性不强,目前还没有开发出属于自己本地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缺乏创新,可替代性强。综上,吉林市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无论从理念、设计管理,还是到具体的手段、技术、渠道都落后于其他城市,红色旅游景点周围还缺乏相应的配套,打造旅游名品和精品还有差距。
三、推动吉林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整合资源,增强红色旅游竞争力。提升现有红色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明确每一景区景点的特色、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以避免各景区景点盲目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努力形成全市红色景区景点一盘棋的有序发展格局。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红色旅游资源的配置,建议有关方面能统一调度,合理配置红色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红色资源作用,避免红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针对当前很多红色旅游区的资源未被开发,遵循“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把抗联精神、密营战斗精神等未开发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对游客群体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影响游客群体做出旅游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作为资源开发的重点考虑因素,形成吉林红色文化发展片区,实现红色旅游景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和谐发展。同时,将红色旅游与冰雪旅游、乡村旅游等其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做到资源整合的最大化,使游客既能赏冰玩雪,领略乡村风光,又能体会红色精神。根据当地人文和自然的突出特点,制定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增强红色旅游竞争力。
(二)加紧宣传,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吉林市要以加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为努力目标,我们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加大宣传力度,研究游客的旅游偏好,提升景区档次,进行大规模的品牌宣传,打造吉林市的红色旅游品牌。做红色旅游精品,提升品牌价值,要想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就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突出自身特色,依托吉林市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东北抗日斗争的历史等,讲好吉林市的红色故事,创作文艺精品,唱响红色文化品牌。充分使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建立吉林市红色旅游公众号、微博号、开发APP等网络信息平台宣传红色旅游景点,积极推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加大我市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更要结合各种重大党史节日、纪念日,加强对我市红色历史的宣传。充分发挥品牌的力量,增强吉林市红色旅游在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度、美誉度,扩大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的影响力。
(三)注重体验,打造红色旅游创新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当前的吉林市红色旅游应更加注重体验式的融入,摆脱“讲解+观光”的传统旅游方式,策划一些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活动。比如,让游客们角色扮演,通过短时话剧、红军会议等形式演绎革命人物当时的生活情景。或是引入5D影院、虚拟现实等高科技,综合利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从单一的静态展示变为深度的体验,让旅游者像坐着时光的轮椅一样体验实实在在的场景。或是让旅游者参与一种体感游戏,在游戏中感受当年战争的血雨腥风,亲身感知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慷慨无畏的斗争精神。从而实现红色文化的浸润式传播,极大的提高游客们的兴趣度与参与度,并在旅游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隐性教育,增强红色旅游景区的教育功能。红色旅游产品要与周边的设施,店面相连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一系列产业链,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比如红色旅游景点周边的小餐馆,要在装修和菜系等方面打造吉林市的特色,引进推广红色主题的菜系,联合企业进行红色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开发红色元素的艺术品,红色主题包装的烟酒,手机壳等使用性比较强的产品。针对少年儿童可以开发红色主题的拼图、乐高、文具用品、DIY泥塑等产品,深化吉林市红色特色旅游形象,打造红色旅游创新力,创新消费项目,真正实现红色旅游经济效益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