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相关问题探讨

2021-01-13蒋梦茹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3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财务人员经营

◆ 蒋梦茹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概述

随着我国网络销售的盛行,我国经济发展越发迅猛,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资源分配、目标制定等工作具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今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定、实施、管理不完善所存在的影响有:一是内部会计监督的缺失造成企业内部人员在项目执行中出现失误,产生的亏损得不到及时的制止;二是费用和成本支出失控,收窄企业的盈利空间,增大企业倒闭的风险;三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定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存在内部人力资源的浪费、职务完成率低;四是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不足导致未能有效执行内部会计制度。企业经营过程中因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执行力低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所以企业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需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学习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因此,本文从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做出整合,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稳定发展、减少企业经营风险的角度出发,对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出几项建议。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监督缺乏全程性

1.会计监督机制的缺失。出纳与会计岗是两个不兼容的岗位。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然而很多规模小的企业为了节省人力的投入,聘用一人出任公司的会计并兼任出纳一职,会计与出纳的职务与权力不分开,容易导致出纳管理职权范围过大,在没有相应的财务人员监督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工作出现差错却未能及时发现并改正的情况,且容易发生监守自盗的问题。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低。当前部分企业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不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或制度的内容不合理;有的企业虽制定了一套跟企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更多时候是依葫芦画瓢,不符合企业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可行性低;有的企业对于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3.财务人员能力素质问题。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大多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平,财务人员常常身兼数职,业务水平较低,能得到财税专业的培训机会也很少。近几年,国家为了更好的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陆续出台新的财税制度、优惠政策,然而很多财务人员因专业度不够导致无法及时全面掌握这些制度、政策。

(二)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存在偏差

现如今不少中小企业仅把管理的重点方向放在如何优化产品和更好的拓展销售渠道上,却忽视了经营中应同样重视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构建。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未能及时获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相关培训或培训不到位,导致企业内部人员内控风险意识薄弱。进而导致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者与员工在工作的对接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部分企业的管理者经营的风险控制意识薄弱,通常是在企业风险发生后才重视起来。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对账的信息不明细,相应的会计信息数据因其他部门的配合度低而缺乏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多是因为企业的领导者没有认识到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企业经营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三)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治理机制不健全

现下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是单位负责人的亲属或朋友,容易导致企业内部的部分人员对于公司的事务不作为或缓慢执行等混日子的行为,使得企业内部难以管理。内部组织机构的权力和责任不明确、不合理、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资本或股权的高度集中导致权力过于集中,董事会、监事会职能较低,往往是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一言堂,增加了管理层决策的失误风险;二是企业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合理,财会部门主管大多由企业所有者的近亲属担任,造成会计核算独立性缺失,内部牵制制度无法实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职能岗位人员缺乏的不合理现象,导致难以构建科学化的内部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不清晰、越权行事偏多;三是有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授权审批制度,内部审批程序的构建过于简单、不合理,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大大降低。这些都是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弱化的情况,极大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构筑严密的企业会计内控体系

首先是建立科学化的会计监督机制。企业在财务人员的配备和职权分配上,要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出纳人员不能兼任会计岗。分离两个职位的职务和权力并且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建立财务人员之间的互相监督来降低财务信息的不正确性,避免出纳人员的职权范围过大从而造成企业公款私自挪用,也能在财务信息出现失误时能及时更正或采取其他对应措施,更大地保证公司财产的安全。其次进行事后监督,财务部门应与企业各部门共同构建一套适合企业良好发展的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涵盖成本费用预算、核算、监督检查等制度。单位应定时定期管理过去成本费用支出的相关资料,分析所有发生过的失误或成功,找出原因并加以改进。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也需针对企业以往发生的事项案例与现下的市场行情来对比分析,整理成适合企业更好发展的制度。同时实行各个环节之间的人员审批监督制度,做出相应的决策建议报告,来达到调节当年销售成本、增长利润空间使管理者能够迅速作出准确决策的目的。最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聘用会计专业能力及素养高的财务人员。随着近几年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新的财税制度、优惠政策,作为合格的财务人员应及时补充这些新的知识,学习相应的会计处理办法,不断提升会计业务的专业能力。

(二)增设风险预算管理控制机制

企业的发展壮大不能缺少合理化的管理机制,需设置适合企业稳定发展的组织机构,注重各个部门本身的权力与责任的明细化。要想控制企业内部经营中风险,预算管理机构的建立尤为重要,此机构组织主要是由董事会、经理层和预算管理委员会等组成,参与者在预算管理组织事务进行的同时还需要有保证各自的本职工作正常运转的能力。风险预算管理控制制度中的信息系统控制必须贯穿在整个经营生产流程、销售服务流程和其他经营运行中的流程中,通过反馈的准确信息及时的做出相应的监督分析对比报表,以此报表筛选出高质量的数据做出及时正确的新决策。为了实现各个监督委员之间信息高效的传递,通过相应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管理,规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时间,确保企业能及时收拢并整理成对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若风险控制出现问题时,所有解决或没有解决掉的案例,都应分类整理成册,为下一个类似的工作起到避免再次犯类似失误和借鉴等功能。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第一,提高企业决策者的财务风险意识。企业想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领导者应该对企业各阶层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财务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充分了解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除了对企业外部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企业内部的发展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降低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在面临与外部的各种因素所带来的风险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也是提升企业实力的一种有效的策略。要将风险意识传播到普通工作人员,更全面、及时的掌握和防范公司正在发生或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实行内部监督责任制。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对于优化提升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起到监督促进的作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企业内的监督机制功能:一是在企业经营运行中实行合理有效的签名审核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者拥有的职权,规定某事项开展时应通过公司规定的人员审核同意后才能开展下去;二是企业资金和物资进行定期盘点、项目进行分阶段核查,成本与费用的开支做到及时核对,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时效性。

四、结语

综上,企业想提高综合竞争力、防范并控制经营风险,应理性分析当前的形势,加大完善与执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力度,希望本文的拙见能够有利于企业内部会计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财务人员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之我见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影响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