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分析
2021-01-13◆邹庆
◆ 邹 庆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强调利用预算手段,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并落实考评工作,确保资源分配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活动的组织协调。
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经营角度而言,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其内部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能够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经营管理及发展需求,对内部各项活动进行统一规划以及安排。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放,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与此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实现统筹规划的一种管理方式,在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影响之下,能够实现经营发展目标的细化分解,将其转化为各项具体职责以及任务,分配落实至各个部门之中,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当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经营管理及工作开展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完善预算考核,实现事前分析预判、事中监督管控、事后分析评价,全面把控各项运营管理活动,及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完善的优化改进策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预算管理理念落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及员工,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内部存在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对于当前预算管理政策法规把握不充分等问题。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受传统预算管理思维模式影响,浅显的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应当由财务部门进行全面负责,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度不足。并未设置独立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相关岗位划分并未严格遵守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原则,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廉政建设不足。与此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预算、轻执行问题,并未实现全过程的监督管控,难于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发挥真实价值。
(二)预算编制科学性不足。预算编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落实全面预算有效落实的重要凭证,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因此预算编制工作务必具备较强的严谨性以及规范性。就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来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并未充分考量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经营管理及发展状况。导致预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不相符,难于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作用。在进行编制方法选择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依旧沿用传统模式,以上一年或几年预算编制内容作为基础依据,根据下阶段发展目标来进行预算资金的增减。此模式之下的预算编制工作,既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沟通,同时难以明确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责任,预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脱节,难以满足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开展需求[1]。
(三)监督管理机制匮乏,预算执行刚性不足。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匮乏,无法有效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严肃性以及权威性。预算管理办法粗放,预算编制与执行不一致,难以保障预算执行刚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不必要资金浪费现象。与此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相关责任不够明确,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健全度不足,追责制度不够完善,难以切实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发挥价值与作用[2]。
(四)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信息化手段的普及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员工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已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指引,引进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并未针对实际工作开展内容,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关功能,以及模块进行适应性调整,并未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化作用。与此同时,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存在一定程度上思维固化的问题,对于当前国家政策法规把握不够充分,缺乏良好的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有效落实。
三、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一)强化全员预算管理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认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学习当前国家政策法规,转变全员管理理念,迎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将全面预算管理提升至行政事业单位战略规划之中,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从管理层起给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程度,摒弃传统思维模式,充分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基础[3]。设置独立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严格遵循岗位划分原则,确保实现专人专岗,从源头上杜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不正之风的滋生与蔓延,强化内部廉政建设。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全流程监督管控,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发挥真实价值与作用。
(二)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效果,因此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应当积极配合预算管理人员,及时提交相关资料以及信息数据。预算管理人员应当充分把握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状况,落实预算信息数据的汇集与整理工作,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结合各预算项目,采取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包括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同时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落实责任管理制度,明确花钱必问效果,无效必问缘由。强化预算管理全流程的监督管控,避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挪用资金的状况,进一步保障国家财政资产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完善相关审批制度,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进行预算追加时应当确保审批流程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
(三)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健全绩效考评。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预算管理工作模式以及流程的规范,保证员工在实际的工作落实过程中,有据可依。摒弃传统预算管理思维模式下重编制、轻执行的错误思维理念,借助当前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落实事前预算、事中管控、事后评价。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避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不必要的资金浪费现象,完善各项审批工作制度,确保制度的权威性以及严谨性。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员工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切实保障国家财政资产安全。提升对于绩效考评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发展战略规划指引,科学设置绩效考评目标。同时根据员工实际工作内容,设置符合实际的绩效考评标准,确保预算绩效考核工作发挥实际的价值。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情况与绩效考评工作相关联,切实提升员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积极性,完善奖惩机制,充分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水平。
(四)提升信息化建设,强化人才储备。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充分意识到信息化手段的普及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强化内部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平台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提升员工工作质量以及效率。合理应用财务智能机器人,帮助员工从重复其简单的工作之中抽离,更好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据实际工作开展需求,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对相应的功能以及模块进行优化,确保其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要求。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复合型人才储备,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定期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维护与优化。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树立良好意识,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强化信息化建设,才能有效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发挥实际的价值与作用,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实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