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措施探讨
2021-01-13苏东航
◆苏东航 孟 睿
近几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令人瞩目的,这说明加大资金管理力度,高度重视资金管理环节,方可大幅度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总体水平,推动事业单位向科学化方向转变。如何保证内部财务控制成效,强化财政风险防范力度,提高财务内部管理效率及事业单位资金使用量,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1]。除明确划分财务会计的日常工作内容外,搭建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及管理机制,始终遵循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工作原则,通过设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目标的方法,能大幅度提升总体工作效果,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鉴于此,本文针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概念及价值作用分析
(一)概念
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内容,指以各单位工作职能及政府职能为基础对资金财务所开展的管理措施,说明事业单位资金筹措及使用均无法脱离财务管理的支持,属于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性工作环节。由此可见,合理管理、控制及监督资金的日常使用,能大幅度增强事业单位内部管控的力度,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及有效性[2]。同时,事业单位开展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期间,大力推行内外管理模式,消除影响管理质量的风险因素,真正意义上做到优化资源配置,改变原有的资金使用模式。
(二)价值作用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能大大提高总体工作质量,取得令人满意的控制成效,不止能有效预防财务风险,更能保护周围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管理中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说明内部控制不可轻易忽视[3]。同时,始终贯彻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流程,强化总体工作力度,能大大降低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风险,并且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能保证财务监督的工作成效,消除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提高资金利用率。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不足
(一)内控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忽略财务控制的问题亟待需要解决,即财务控制认知不够全面,极个别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工作缺乏基础性了解,其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以至于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任务不明确或重点不清晰的问题,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资产管理水平。虽然财务管理工作专业性强且完全交由独立部门运营,但是其工作流程与其他部门间联系密切。一旦财务管理人员自身工作水平不足则难以与其他部门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无法保证总体工作质量。同时,极个别人员受自身认知局限的影响,其配合程度较为低下,势必大大增加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以至于产生各种消极影响。
(二)监督作用有待加强
会计核算管理机制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主张所有会计机构交由事业单位自主管理,即所有会计人员由单位领导统一负责,完全服务于单位的日常工作。从财政机制的角度来看,上级领导仅仅具备管理及任用会计人员的权利,例如:全面考察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专业知识及工作技能,能有效规避各种账目混乱问题,包括偷税漏税、私设小金库及贪污浪费等[4]。同时,会计集中核算机制的推行,符合集中办理核算工作的要求,完全取消同级别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及人员,大大提高财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其监督及管理作用,避免出现“暗箱操作”等行为,但是受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的影响,弱化其部分管理作用。
(三)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机制尚未健全,并且事业单位不存在完整的内部管理机制,无法保证其系统规范条文的可靠性。新会计法实施初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存在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及实施细则等,无形之中造成法律机制与实践操作相脱节的情况。再者,部分事业单位对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工作人员自身存在意识淡薄及认知不全面的问题,一旦不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则累及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以至于管理工作严谨性及严密性不足。此外,即便事业单位内部早已设置相应的管理机制,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落实其管理细则,无法保证管理机制的执行效果。
(四)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事业单位明确要求内部控制财务会计具备专业的知识底蕴、工作技能及实践能力,而此类人才数量较少,呈现出人才缺口持续扩大的情况,以至于造成内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水平相脱节的情况。例如: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人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足,极个别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较差,不具备实践操作能力,与岗位实际要求相背离。同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以至于财政拨款量渐渐增多,尤其是各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能不同,决定其所获取的拨款额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无形之中加剧各个单位间相互攀比的风气。
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分析
(一)改变自身认知
在实际控制的过程中,相关事业单位高度重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以事业单位自身发展方向为参照,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及战略,制定科学合理且不脱离实际要求的内部控制管理方案,并且明确各岗位各人员的工作任务,鼓励其转变以往工作理念,从根源上认识到开展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意义及作用。同时,鼓励所有部门间协同合作,尤其是非财务部门,广泛参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之中,不得将内部控制视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充分发挥财务部门与非财务部门的协同作用。
(二)革新管理模式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事业单位势必要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进程,促使现有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因此,在实际控制的过程中,相关事业单位要主动引进企业法人内部管理模式,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视为参照依据,大力推行产权分离模式,组建各级管理机构,能保证内部控制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突出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日常工作范畴,预防因管理措施不得当而引发管理风险问题。
(三)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角度来看,机制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这从侧面说明体系建设完善性及科学性直接决定机制落实及执行的效果,甚至累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总体成效。因此,做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势必需要搭建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即建设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例如:具体建设期间,相关事业单位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及要求,将其与预防控制理念相结合,不断完善现有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再以控制制度为依托,形成约束机制及体系。
(四)增强执行力度
无论任何制度推广及落实均无法脱离个人力量的支持。为了实现内部控制机制真正落实的目标,完成既定任务,除去建设及完善制度内容外,更需要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相互配合,例如:引进领导责任机制,为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效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层面支持。同时,将责任人决策与责任风险间相挂钩,大大提高决策的慎重程度,有助于内部控制机制的顺利实施。
(五)强化监督考核机制
为保证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成效,相关事业单位健全现有的考核机制,立足于事业单位实际,引进财务会计监督机制,不仅能大大提高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更能保证其工作成效。例如:以内部审计为例,是内部控制工作的主体内容,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而具体工作期间,工作人员根据财务会计的工作现状,划分出独立的内部审计流程,强化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度,有助于及时发现及积极解决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促使财务会计工作转向良性发展道路上来。
四、结语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部分问题,要解决一些问题,相关事业单位要侧重于树立职工内部控制意识及信念,高度重视内部控制活动,全面分析其现存问题及产生原因,从根源上提升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工作质量,促使该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拟定切实可行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消除影响事业单位资金及固定资产安全性的相关风险因素,进一步促进我国事业单位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