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历史学科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
——以“中国近代史”课程思政建设为例

2021-01-13吴晓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近代史思政

吴晓莉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高校课程思政概念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教发展的讲话而渐次丰富起来。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他再次强调“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承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重任,更要发挥育人的功能,发挥高校人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高校教师要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与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到自身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中包含的显性与隐形思政元素,发挥自身学科优势,铸就“三全育人”的育人格局。

一、“中国近代史”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

高校人文学科中的历史学作为一门古老学科,如何在新时期焕发生机,是当前所有大学历史系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无论从大学的价值还是从社会的需求来看,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历史学科必须存在和发展,历史学的本科教育也不可放弃或削弱。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他对近代史感到最为痛心,对近代史的思考也十分深刻。2014年5月,习近平来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回溯中国近代史。他痛心地说:“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这段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1]此后,总书记于2018年在山东考察时,他强调:“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画卷。”

高校历史教育不能仅仅追求认知目标,更要从社会意义层面入手,体现情感的、道德的、意志的目标。

“中国近代史”教学的认知目标,要求学生了解1840~1911年中国的基本国情,掌握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程中“近代化”和“独立民主”两大主题。这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听课、阅读教材、参考书及有关原始资料,能较牢固地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掌握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论述,而且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通过到实习基地去进行参观实习和社会调查,以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实践经验和基本技能。

社会意义层面上,历史学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和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课程的每个教学环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努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协调发展。

历史学科中,“中国近代史”课程授课突出近代化历程演进。近代中国各阶层为近代化与反外侵略努力的过程,强调农民革命与资产阶级改良或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不能完全改变半殖半封的社会状态。只有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正开启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高校历史学科借助“中国近代史”课程思政元素深入挖掘,达到铸魂育人效果。

二、“中国近代史”课程思政建设的自身优势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能力的养成较之不易。但是,历史学习、历史研究会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历史观念的养成而终身受益。高校大学时期正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稳定的关键时期。发掘“中国近代史”学科优势,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承载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最持久且深层的力量。

家国情怀素养有利于培养情感教育的开展。在中国近现代110年的历史中,多次的人民抗日战争、事变和重大斗争震撼了全国,甚至产生了国际影响。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近代社会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巨变中,我们在对旧有封建“家天下”的时代破除中演进到近代主权观念建立完善乃至近代国家观念的确立,特别是抗日战争后,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深刻烙印在中国精神中延绵至今。高校开展的情感教育教学中,中国近代史学科优势明显。教师稍加语言运用引导和分析引领就能将学生代入历史真实的情景,引发学生对历史真实强烈的思想感情回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历史,养成家国情怀。

历史时空观念拓展学生观察世界的视野,提高理性分析与客观判断的历史解释能力。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历史的观念看待问题,分析、判断、解决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体现历史学科教育的优势价值,服务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走进近代历史时空长廊,你才能体会谭嗣同甘于赴死的悲壮无奈,领略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时共和至上,窥见李大钊为共产主义的传播与实践的英勇无畏。人是历史的主体,中国近代各阶层为强国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课程思政展示的主体。

历史价值观养成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尝试在全球史观基础上以近代化史观整合近代史。从全视域的角度来研究近代历史,中国近代历史虽然迂回曲折、错综复杂,但就总的趋势而言,是不断前进的、发展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更是中国人民在近代为了民族的复兴所走过的历史轨迹。具备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念,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进而形成社会主人翁的意识。

三、“中国近代史”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策略构建

围绕“中国近代史”中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点,以专题形式组织教学,既突出重点,又兼顾系统性;关注学术前沿,针对学术讨论中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分析,积极探索讨论式教学模式,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实和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体现思政要点的落实。“中国近代史”课程逐渐形成了以下四个相互支撑的有效思政教学策略。

(一)革新教学观念,渗透思想引领

梁启超曾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2]要将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人文意蕴嵌入“中国近代史”教学中,革新教学观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课堂,达到渗透思想引领作用。例如运用问题情境,“今天的我们应该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点什么?”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促进高校大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二)改进教学方式,体现学史明理

注重课程资源开发,改进教学方式。实践证明,高效的历史教学与高质量、有价值的历史课程资源密切相关。利用影视资料和东北红色乡土资源、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物质资源,培养学生学史明理。例如:利用视听媒体《中国百年》等纪录片资源,真实再现社会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近代中国的兴起。

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线上平台资源的引入,例如,智慧树与MOOC教学资源涉猎面广、全面、详细,引用供学生辅助学习,对拓展教学的宽度和深度有积极作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的探究,发掘一切可用资源,打造无界课堂。将思政要点,自然融入其中,发挥全方位育人作用。

(三)充实教学内容,打造精准教学

高校教学需要量体裁衣,才能打造精准教育。首先,教学准备要充分,在修订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形成性考核布置等环节,主要思政要素的理念渗透和内容设定。“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充分体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授课方案中每节课的设计都应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体现课程思政目标,体现课程思政元素和具体的案例融入专业教学的设计。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展示设计思路与可行落实方式,在课后小结中,有针对性地总结每课落实得失,总结经验。结合课程内容和特点,认真分析进行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提炼出本学期教学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第二课堂”科学设计能够体现“课程思政理念”的课外活动。同时,在作业布置和辅导答疑安排上,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的巩固。

其次,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时,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专业和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社会和历史,充分体现了“知行统一”的理念。这样的思维方式,梳理和整合了中国近代多变、丰富、复杂的历史,应当采用既遵循历史发展基本脉络和规律的专题体系,同时也考虑到对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叙述和评价。

再次,教学内容的讲授中,突出人物活动在近代中国兴起中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重视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评述,可以对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起到警示作用,产生很大影响,呼吁和感召当代大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爱国主义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最后,开展学术训练,锻炼学生思维,体现认识能力的提高。培养学术史观念,恪守学术道德。加强阅读原始资料的训练。让学生了解、利用原始资料出处,并要求学生通过搜索原始资料进行课程展示,锻炼学生找史料、读史料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发挥史料实证功能。

“中国近代史”课程按章节开展学术讨论训练,推介研究大家及其学术成果,向学生提供自行检索平台,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该领域前言综述的整理,建议重视有争鸣的新成果的推介。共同选取本组感兴趣的学术方向,共同拟定小组学术汇报选题,合力完成小组提纲、制作讲解PPT、选择好主讲学生,最终以主讲课堂展示和组员课堂讨论的方式呈现学术探讨结果。教师辅助课堂DV录制,并点评学术训练得失,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能逐步明白,学术研究必须在充分尊重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必须随时了解学术的进展和动向。养成正确的学术观,恪守学术道德。此外,在讨论提纲、小论文等训练中强调原始资料注引规范的训练。

(四)创新考核内容,拓展思维空间

在期中测试、记分作业和期末考核中,倡议学生反思质疑,敢于发表独立的论题见解,探究论题的史料鉴定。移情设置情境,整合课程资源,形成新的问题情境,形成新的问题视角,研究知识的激活、迁移与崛起,挑战思维的灵活性。以上这些基本做法,积极推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形成性考核作业中要求学习小组认真查找、收集、阅读资料,自主探究。内容要求选题恰当,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富有学术争鸣性,有一定的分析、归纳、整理、提炼能力。条理性要好,能够清晰的表明本组的观点。并提供国内外参考文献。在授课讲到相应章节内容时,完成学术讨论课堂训练,录制训练视频,完成学生共同讨论及教师点评。例如研讨甲午战争,中国败在何处?败于战术,败于装备,败于细节,还是败于贪腐,败于制度,败于精神?当学生切换视角,站在海权理论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段惨痛的历史时,所有的困惑在此都找到了更为清晰的答案。建议学生参考《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一书的观点,探讨对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看法。此项作业学生完成效果非常好。选题有争鸣,筹备有分工,讲授有观点,围绕论题内容,引入海权观念,升华情境,培养激发学生的共情能力、海权意识与奋争的人文精神,在活动中践行了家国情怀的深度。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史”中落实“立德树人,专业育人”的教育原则,核心基于历史经验教训的汲取,向学生展现中国伟大实践的世界历史意义。聚焦思政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改变了课程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旧有模式,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色,使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育教学技能应用中,就像盐溶于水,无形无色却又无处不在,填补专业课程教学在育人环节上的空白,“中国近代史”课程能够很好的切合要求。

猜你喜欢

中国近代史近代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品读《中国近代史》背后的“近代史”
浅析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浅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三)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二)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