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兼程 凝聚自信自强自觉潜能
——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思想
2021-01-13王乃波
王乃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连市委员会,辽宁大连116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核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凝聚起主义自信、政党自强、人民自觉相统一的巨大能量,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接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践证明,也是百年风雨兼程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经验。
一、自信自强自觉是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途径,集中体现在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为引领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灵魂,集中体现在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自我革命精神的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中国力量,即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力量之源,集中体现在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基础的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这一伟大力量。无可置疑,在新时代,只要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征程,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工程和伟大的力量,则必然展现的是中国特色,走的是中国道路,依靠的是中国人民。由伟大的工程率领伟大的力量,来实现伟大的事业,必须依据主义自信,依靠政党自强,依托人民自觉。
(一)“三个伟大”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要素和内在逻辑
伟大事业集中凝结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紧密相连、一脉相承。实现中国梦是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前提和思想共识;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基本要求。
完成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是靠伟大工程的引领。近代以来,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形象地称为伟大的工程,这一伟大工程,成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抓好党的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反复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也在党。
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相信和依靠人民,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实现中国梦,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扬人民主人翁精神,动员最广大人民力量,万众一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二)自信自强自觉奠定“三个伟大”的根本保障
历史和现实告诫我们:完成伟大的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渊源于中国历史、植根于中国人民、符合于中国发展道路的科学社会主义。没有主义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会成为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坚持主义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性。这一点,我们绝对不能动摇,动摇了,中国就将迷失前进的方向,陷于民族分裂的混乱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能够根本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承载了道路、理论、制度的全部思想精髓。
历史和现实也告诫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领导者、发展者,没有政党自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就不会成为伟大工程。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点,我们绝对不能改变,改变了,中国社会就将失去主心骨,陷于多党制的纷乱之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味着坚信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我们党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执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我们党长期执政。党长期执政的力量在自强,只有坚持政党自强,通过自我革命,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能积极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经受“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依靠自身的免疫功能来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扛起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旗。
历史和现实还告诫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是中国人民,坚持主义自信、实现政党自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自觉。没有人民自觉,中华民族就不会成为坚如磐石的伟大力量。这一点,我们绝对不能含糊;否则,中国共产党就将脱离执政根基,陷于公民社会的一片散沙状态。高度凝聚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党因群众而生、因群众而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已经证明,正是充分认识并发挥人民的伟大力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植根于人民,依靠人民,实现人民自觉,我们党才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有了根本的力量保证。
二、坚持自信自强自觉需在理论和实践中匡正方向
主义自信、政党自强和人民自觉,既然是历史经验的深刻启示和总结,必然经历过艰难曲折的实践探索历程。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走过弯路,也有过失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比较长的认识过程;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还要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尚未完全认识的深层次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时代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还在不断地深化,尤其在成功走完现代化“前半程”的历史新阶段,新老问题叠加、内外问题交织,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上难免出现形形色色的“噪音”和“杂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坚定主义自信、政党自强和人民自觉,来实现伟大的事业、建设伟大的工程、形成伟大的力量,就更加具有现实紧迫性和实践必然性。
应当看到,在阶级尖锐对抗、政治强烈对峙、思想严重对立的时候,意识形态则泾渭分明,人们很容易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不为现象所惑;反之,意识形态则将处于“温水煮青蛙”状态,人们往往会为熙熙攘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甚至麻木不仁。当经过若干年的浸润和沉积,方才看清事物的本质,但悔之晚矣!苏东剧变,政权顷刻瓦解,无不昭示这个道理。冷静分析,敌对势力对我国冲击经历三个阶段,即战争年代的“真刀真枪”对抗,到和平时期“糖衣炮弹”的迂回进攻,再到如今貌似中性的“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等思想倡导。前两个过程,我们都能从容应对,而最后一个过程,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其危害性、隐蔽性、腐蚀性较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我们务必高度警觉。
(一)站在时代前沿辩证统一认识自信自强自觉
主义自信、政党自强、人民自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都会呈现不同的时代要求。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经过“三个三十年”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历史走到今天,我们更应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更加理性地、冷静地对此进行深刻分析。尤其是近些年,以美国为代表的某些西方政客们不时挑起意识形态的对立,以仇视中国的崛起,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一定要站在十分警觉的立场,正视矛盾,从容应对。
主义自信,在本质上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问题,在实践中表现为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前提下,世界观与方法论如何并举的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世界观代表根本立场问题,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有鲜明的阶级性,带有根本政治倾向,比如资产阶级世界观所信奉的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哲学,无产阶级世界观所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人们对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就是世界观,而拿这种观点作指导,转过来去研究和解决世界上的问题,就是方法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既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致性不是简单的同一,懂得世界观并不等于掌握方法论,特定的方法论也不直接代表一定的世界观。同时方法论还具有不同层次,哲学的方法论和一般科学的方法论也不直接统一,而且在实践中存在某种差别。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经济制度领域对计划与市场的运用,只是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并不代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或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某种特定的社会制度属性。今天我们强调主义自信,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基础上,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即唯物辩证法,以此为统领,再指导人们掌握和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一般科学的方法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政党自强,在本质上是领导党与执政党相统一的问题,在实践中表现为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领导党与执政党如何并立的问题。就现代政党政治发展而言,政党对政治的参与,可以分为领导党(对应参政党)和执政党(对应在野党)两种。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领导党的地位,形成了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党的领导,既包括政治领导,比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包括思想领导,比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还包括组织领导,比如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组织人事制度等。西方政党一般称之为“竞争型政党”“选举型政党”,经过不同形式的选票竞争获得执政党地位,执政党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主要体现为在法律框架下确立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具体事务。可以认为,领导党和执政党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党对应的是特殊属性,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其领导思想和内容,带有一定的特殊规律性;执政党对应的是一般属性,是政党政治时代各种社会形态的普遍现象,其执政理念和方式,具有较强的一般规律性。实现政党自强,既要强化领导党的特殊属性,提高领导水平,又要运用和借鉴执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提高执政能力,但绝不能用西方多党制的原则和理念来改造领导党的性质和根本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全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意义即在于此。
人民自觉,在本质上是德治与法治相统一的问题,在实践中表现为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方略下,德治与法治如何并重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但这一伟大力量的形成不是自发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经历了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其形式由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与此相应,无产阶级也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这一过程演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政党领导的出现。可见,人民自觉这一伟大力量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引导、组织和发展的。形成伟大的力量,一方面靠“德”的锻造,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的道德风貌,以情感治理国家;另一方面,靠“法”的规制,充分体现被管理的国家成员遵章守法,以理性维持社会秩序。德治与法治都是治理国家、管理民众的一种方式,但法治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底线”和“防火墙”,主要依靠以宪法为根本大法的法律体系,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体现了不同社会形态的一般属性,在认识上带有矛盾的普遍性,在实践上体现矛盾的普遍规律;而德治是提升人们境界的“引力”和“润滑剂”,主要依靠以较高道德水准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体现了不同社会形态的特殊属性,在认识上带有矛盾的特殊性,在实践上体现矛盾的特殊规律。德治与法治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也是人民自觉形成伟大力量来实现中国梦所不可偏废的治国方式。
(二)清醒透视坚持自信自强自觉蕴含的现实矛盾
进入新时代,在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凝聚伟大力量,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围绕主义自信、政党自强、人民自觉的“三自一体”相统一的健康运行,仍然必须清醒认识和有效防范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其中蕴含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将会潜移默化地左右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实践探索,而且在主义自信、政党自强和人民自觉的认识程度上,处于依次递减的状态,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在主义自信问题上,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偏重于方法论、偏轻于世界观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华约与北约)的尖锐对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则更多地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更多地强调世界观这一带有根本社会属性的问题,把资本主义曾经用过或正在使用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带有一般方法论意义的一切手段和方法都当作“毒草”,一概排斥,比如市场与计划的问题,导致社会主义建设走过苦苦探索的漫长道路;改革开放之后,在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并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们则逐渐淡化了“主义”这一社会形态的根本对立,更多地偏重于方法论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偏重于一般科学的方法论,而偏轻于世界观的强化,以至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甚至在一些人们心里不知不觉产生了“莫谈主义、但讲实用”的倾向,世界观与方法论出现了偏差与割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在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不是出现过“中国要补资本主义的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殊途同归”“中国要搞国家资本主义”等论调吗?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要坚持“四个自信”,不正是告诫人们不能对此掉以轻心吗?所以,坚持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根本统一,是我们当前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旗帜,坚定主义自信的风向标。
在政党自强问题上,特别是在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和普及教育中,一度也出现过以执政党的研究和教育的普及,弱化甚至取代了领导党的研究和教育的问题。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才进一步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党从战争年代的对局部地区执政的革命党转化而来,在党的建设上,更多地偏重于强调它的特殊属性,强调领导党的建设规律的研究,而偏轻于它的一般属性,对执政党的建设规律的研究不足,导致党政、政企、政事、政经不分,走了一段弯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认识到无论是无产阶级政党,还是资产阶级政党,都应该掌握执政党治国理政的一般规律。在党的建设上,我们积极借鉴其他政党治理国家的一些经验,积极探索党的建设一般规律性问题,实现了由传统的革命党向现代的执政党的过渡,但是在强调执政党建设的同时,却对领导党的建设的研究有所偏轻,对其一般属性强化有余,而特殊属性淡化过度,一般规律研究很多,而特殊规律探索偏少,相应也就忽视了东西方政党制度严格差异,逐渐淡化领导党和执政党的本质区别,导致了领导党的定位与执政党的建设出现偏差。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广大民众,还包括普通党员,甚至是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把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往往等同于“一党制”。对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在全社会各种组织之中,包括国家政权机关内部?为什么要在全社会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党的基本路线也要成为国家贯彻的基本路线?为什么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背后的阴谋是否定党的领导?”等问题都似是而非,说不清楚。可见,坚定领导党与执政党建设的根本统一、坚持政党自强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
在人民自觉问题上,特别是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法治与德治相脱节甚至相背离的问题。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向往一种美好的社会制度,自觉地跟着中国共产党成为一种伟大的力量,正如陈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又以建设国家的主人翁姿态,以高涨的热情自觉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成为一种伟大的力量。在这一时期,党对人民的领导,更多地采取的是“德”的号召和动员,在法治与德治的问题上,更多地依赖德治,而忽视法治。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法可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比较突出,以法律来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成为迫切需要和主要矛盾,我们将更多的精力和视线投向法治,在德治与法治的并重上,出现割裂和不均衡,甚至由此导致一些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国家公务人员不能摆正“主仆”关系,不愿倾听群众的呼声,不会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甚至与民争利,人民群众的诉求得不到有效化解,群体性事件偶有发生。相比于解放初期和战争年代,人民自觉的意识和表现有所弱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三)深刻探析自信自强自觉现实矛盾的社会根源
自信自强自觉“三自一体”现实矛盾的出现,事出有因。从其思想认识的根源和实践发展过程来看,主义自信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对邓小平同志“不争论”思想的误解和片面认识;政党自强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对政党制度的研究和普及教育的不足和失当;人民自觉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人民主体地位认识模糊和主人翁地位的动摇。
主义自信的问题,即世界观与方法论并举的问题,从思想理论界的实际来看,其认识出现偏差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对邓小平同志“不争论”思想的误解和片面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大家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世界观问题,而较多地注目于如何加快增长、如何快速提升GDP等手段和方法的问题,也就是脱离哲学层次的一般意义的方法论。“不争论”,是邓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特殊解决方式。“不争论”,并不是在主义问题上不分是非,在原则问题上退避三舍,也不是说不进行理论上的探讨、矫枉。试想:从纵向上看,当年如果没有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就不会有“两个凡是”的终结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与“一个相当长四个存在”政治路线的彻底否定,更不会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政治路线的确立;从横向上看,当年如果没有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对计划和市场根本属性问题上的一锤定音,就不会摆脱姓“社”姓“资”的困扰,更不会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因此不能片面、肤浅、静态地脱离社会背景地去理解“不争论”。所谓“不争论”,是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已经匡正方向、统一思想后,需要聚精会神地搞建设,一心一意地谋发展,而不是只有方法的面子、不要主义的里子,造成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偏离与割裂;否则,今天就没有必要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问题。这也是邓小平同志为什么强调:“我们一直在做的事,不能动摇。就是要坚持,不能改变这条路线,特别是不能使之不知不觉地动摇,变为事实。”面对改革开放一个时期以来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旨在弱化甚至否定党的领导等错误思潮,决不能报之以“不争论”了之,必须旗帜鲜明、匡正方向,否则就会贻害无穷、祸乱不已。
政党自强的问题,即领导党和执政党并立的问题,从其思想理论根源来看,是对政党政治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不够,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研究不足,对政党建设知识体系的普及教育不力的问题,其主要是一种认识上的模糊。过去我们对领导党讲得过多,特别是受苏共的影响,对执政党一般规律的认识不够,只重视领导党与执政党的区别,而忽视领导党与执政党的联系。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虚心地学习、借鉴和运用其他国家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某些规律和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建设,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但在强调其一般属性、运用其一般规律的同时,却忽视了其领导党的特殊属性,没有强化其特殊规律性的把握。没有在执政党建设的同时,科学地把握无产阶级领导党与西方资产阶级执政党的本质区别。我们既不是多党制,也不是一党制,我们是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党的建设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对应提出“四自”能力建设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些都足以可见,我们党是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以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伟大的自我革命斗争实践中担负起走向自强的责任,走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这一改革创新的过程,是来自内在的解决问题的机制,而绝非借助西方多党制的外力来改造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前些年之所以一度出现过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等错误思想对一些不明事理人们的侵袭,其实都是以往三权分立、多党制、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的翻版,其背后深藏的用意都是对党的领导的质疑。由此,我们既要看到前30年对政党制度研究的片面性,又要认识后30年对政党制度研究的局限性,从而做到领导党和执政党的统一:既研究普遍性,又研究特殊性;既掌握普遍规律,又掌握特殊规律。
人民自觉的问题,即德治与法治并举的问题,从思想认识根源来看,主要是对人民主体地位认识模糊、主人翁地位动摇所导致的。党夺取政权以后,一直突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并在某种程度上走向极端,导致脱离实际的政治挂帅,虚无主义盛行,直至出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果。改革开放之后,面对市场经济大潮,需要强化法治,对社会关系的调节,由过去以党纪和政纪为主要约束手段的纵向纪律制约关系,变成以横向契约为基本规范方式的法律制约关系。在以法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由于法治与德治的背离,导致了一些错误认识的出现。比如,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倒退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认识程度。我们党是人民的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党并没有自身的利益,并非舟与水的相互利用、若即若离的表面关系,这实际把我们党同人民相依为命的关系倒退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封建帝王的认识水平上。若不是这样,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中国人民也不会跟着它走到今天。再比如,在党和国家机关,经常听到的口头禅是“我们吃纳税人的饭,就要为纳税人服务”,这实际是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混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官僚制的执政理念。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党所秉持的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不是所谓孤立的“向钱看”的“纳税人”的梦。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德治与法治的背离所产生的以上述错误说法为代表的认识误区,最终导致了对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模糊、人民主人翁地位的动摇,制约了人民自觉地与党同心同德,为努力形成伟大的力量而矢志不移。
三、坚定不移沿着自信自强自觉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轨道前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核心,全面论述了治国理政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坚持和加强主义自信、政党自强和人民自觉的“三自一体”相统一,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和重要实践支撑。当前,在我国进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期的节点、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任务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面向未来,如何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全党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破除主义自信、政党自强和人民自觉上的理论误区,始终坚持主义自信、政党自强和人民自觉的实践路径,坚定不移沿着“三自一体”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轨道,努力争取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化强国,进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一)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主义自信,坚持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与并举,关键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在历史与现实的感悟中,提升自信,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综合思想承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在道路问题上有两种理论上的错误观点:一是认为社会主义应遵循“本本”,质疑中国特色,否定改革开放,其实质就是要回头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二是认为中国特色就是“中西合流”,脱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曲解中国特色,抹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其实质是要变道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因此,要坚持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同时也不能走那些不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不坚持世界观与方法论并举的弯路。对此,必须立场坚定,“争论”清楚。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布局,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了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管长期的,具有普遍性;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是分阶段的,具有特殊性。坚定理论自信,既要坚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又要坚持中国特色的实践自信,用中国特色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不动摇,又要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不偏移,实现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统一与并举,在奋力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目标、矢志不渝奔向人类美好的共产主义伟大实践的光明前景探索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为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作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应有贡献。
社会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支撑。正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实现了理论的普遍性与实践的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发展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保障。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各项具体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带有根本性的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精髓承载。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而成,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源于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孕育滋养,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创造进步,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真谛求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国实际和当代条件,发展“三个面向”社会主义文化。为此,就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区分不同问题的性质特点,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适时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时代新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判断一种政党制度的优劣,根本标准是看这种政党制度是否适应经济基础,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学者们在关注中国的崛起时,先是集中于论证我们所选择的“主义”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而论证我们所选择的“政党制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发展到现在论证我们长期坚持制定的“五年规划和远景设想”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逐渐为中国的发展和辉煌成就所折服,尤其是在这次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之时如何摆脱和防范困扰,中国所取得的成功防疫和恢复经济增长的双佳绩,让世界不得不正视中国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政党制度的先进性。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之所以没有效仿西方那种政党轮替、三权分立等固有模式,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必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同我国基本国情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这一政党制度,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关系也随之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只有从严管党治党,才能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实现政党自强,关键是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实现领导党和执政党关系的统一与并立。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全党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是我们党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对执政党建设的普遍规律和领导党建设的特殊规律长期探索形成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行了清晰完整的表述,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一总要求,充分体现了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领导党和现代化的执政党的有机统一。要在这一总要求的科学指导下,紧紧围绕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使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以“四梁八柱”为主干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党的建设制度体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需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这并不排斥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政党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但学习借鉴不等于照搬照抄,更不能以执政党建设的普遍规律去全面替换或完全取代领导党建设的特殊规律,而是要结合中国实际来统一和并举。实现政党自强,当前迫切需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教育和普及,应当像当年我们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那样,进行政党政治理论的普及教育,不仅是领导干部,甚至是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都能知晓和掌握政党政治知识,从理论上、观念上和舆论导向上都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充分体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定自信。
(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根本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人民自觉,坚持德治与法治的统一与并重,在制度保证上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在工作路径上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凝心聚力上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这既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区别于中国历史上任何政权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法律制度体系等,都是以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方面还有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一步把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发挥出来。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针对党内不时存在的脱离群众的现象,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突出的问题,全党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全国人民收获了信心,看到了希望。这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它如同当年延安整风运动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样,也将为我们党进行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好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重要准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深刻总结这项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通过学习教育的聚光、对照检查的聚焦、整改落实的聚力等具体措施,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制度上扫除“四风之弊”,坚持“打虎”“拍蝇”“猎狐”,使党员、干部的作风出现一个大转变,勇担当、敢作为的时代精神风貌充分展现。同时,围绕建立长效机制,配套建立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将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体现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凝聚人民共识、形成人民自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在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下,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重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有效整合社会共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德治与法治的重要结合点。既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确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各方面,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社会治理和公民自治、德治和法治的有机统一、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