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分析
2021-01-13刘颖
刘 颖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着高校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需坚持课程教学为主要载体,在改进创新过程中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原则,构建两者协同育人模式。在构建育人模式过程中,要顺应新时代要求,把握构建育人模式的关键性原则与构建路径核心要素,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能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顺利发展,真正发挥此协同育人模式的作用,从而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培育符合其需求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分析
(一)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要求高校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时代的发展,对高校育人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高校教育育人工作进行了相应的创新与改革,即结合高校教育、思政工作以及高校学生成长发展等规律的需求,构建“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在此过程中,高校需理清“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两者之间的区别,正确认识两者间的逻辑关系,才可真正掌握新时代的发展特征,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基于“协同”论下,促进“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1]。
1.正确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思政课程”的特殊政治属性是任何其他专业课程都无可替代的。“思政课程”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以及方法,进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转化为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
其次,明确“思政课程”属于一门独立的课程,其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且无可替代的作用。思政课程教师要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充分把握时代发展命脉,审时度势,使思政课程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其育人效果。尤其是在现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针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更需要思政课教师抓住主要问题,找准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更深层次探讨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
最后,要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属于高校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高校育人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同时还需要借助智慧、科学思维方式以及创新能力,因此需要“课程思政”就“思政课程”育人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划清界线,才可以有效推动高校构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协同育人模式。
2.正确认识两者间的逻辑关系
当代高校的责任与使命是培养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要实现此育人目标,需充分调动“思政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与功能。但是近年来,许多高校普遍存在价值观教育脱离知识教育的现象,把教育重心放在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上,从而忽视了价值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两者在学生教育方面无足轻重;即便有意识到价值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皆认为这是属于思政课程教师以及少数学校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专业知识课程无关。因此,部分高校普遍出现重专业轻德育、重智育轻思政等现象,更有甚者违背了教育部门的政策方针,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衰弱现象,严重阻碍了高校育人工作的发展。实际上,高校“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在育人责任上并无所谓的“分工”,两者反而恰好需要同向同行、协同合作,共同担负起高校育人责任,并真正落实于育人全程,从而实现最终育人目的[2]。
高校要坚持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方针政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良好校园风气;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均需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与法律意识,担负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历史观的重任;高校应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教师要遵循当代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将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
3.两者皆是基于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上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质上是以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及实效性作为出发点,其重点在于改变“思政课程”在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单一性,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学生复杂多样的学习成长需求。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当今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呈现复杂多样化。高校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占地,而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方法则是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完成,因此,“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符合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复杂多样特点及要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精神”。高校要做到这一要求并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进行。在学生培育上不仅需要以扎实牢固的专业知识技能作为支撑,还需要正确的教育引导以及哲学文艺的交融,即在扎实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指引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基于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发展的现实需求,教师需重视“思政课程”的同时,在进行专业教学时还需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积极向上的指导及规范作用,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需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看待与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二)两者原则规定的一致性是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关键性因素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皆是基于“德育”的总体教育目标与原则上的,且两者课程育人的基本性规律具有一致性[3]。
首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德育”的总体教育目标与原则相一致。两者皆是以“立德树人”、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作为课堂教育的总目标;两者课程都需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即坚持育人为教学向导,遵循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进行创新与改革;坚持以问题作为教学导向,重视教学措施与策略的精准实施;坚持两者相互协同联动,强化两者育人责任的贯彻落实[4]。
其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基本性规律具有一致性。两者皆通过“课程”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地。在进行两类课程教学时,教师皆需遵循课程育人的规律,即课程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实践与交流活动的同时,教师还需开展具有计划性的教学;不仅需要构建师生互动交流关系,还需明确课程教学育人目的;还需确保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使其能在掌握课程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以便开展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计划,最终实现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学育人效果。
(三)以理论依据指导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均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强调了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崇高的品德。高校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对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在于熏陶学生的心性,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崇高的品德,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社会发展要求。高校教育不仅在于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还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因此,高校需重视“思政课程”在育人方面的主渠道地位,同时还要认识到每一门课程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外,还需融入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每个任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需肩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力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全力推动“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路径设计
(一)改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提高协同育人效果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者教学整体化设计的关键核心问题是:是否形成有效的整体教育领域与教育共体化。“思政课程”与其它类别课程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课程教学设计和基本要求,两者在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过程中会产生结构性矛盾。因此,只有整合设计两者教学体制,才能有效解决两者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两者协同育人效果。
1.课程体制设计。需创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制,即思政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以及专业知识课程。形成整体化教育领域,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合理科学地融入教育各个领域,从而实现高校育人目的。
2.教学内容的设计。构建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制。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在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性特点,融入相关专业要素,提升“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上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尽可能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相互融合,进行共同教育。
3.教学方式的设计。两者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课堂上的育人效果;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结合“工学结合”等高校新型教育理念,共同构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进行检验;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展教学空间,努力开发第二课堂,实现线上线下课堂的联动,最终提升两者协同育人效果。
4.教学师资团队的设计。积极创建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技能知识教师、党政干部、劳动模范以及社会专家学者等多种类型的骨干教学师资团队,构建高校育人共同体,协同合作,共同担负高校立德树人重任,进一步全面促进两者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二)构建高校协同育人一体化机制,促进“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一方面,高校需整体筹划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主体一体化。目前我国高校在两者协同育人机制的运行上主要还是以教务部门作为主体实施策划。然而在实际实践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义并不只局限与教学管理领域,其体制机制的设计应涉及高校教育顶层,即高校党委需共同肩负起“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主体职责,共同筹划其体制机制的设计,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强有力的组织后盾。
另一方面,高校需建立协同育人评价与监督机制体制的一体化。目前各高校在促进“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过程中,在其评价与监督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比较欠缺。而评价与监督机制是衡量育人模式成效的重要指标,既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还需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例如,在“课程思政”上,既要针对“课程思政”设置专门的思政效果评价体制与标准,还要针对其课程设置专业技能的评价体制与标准;在针对两者协同育人效果评价上,要协同科研、教务、人事等相关部门共同交流协商设置综合性的评级体制与标准,最终实现评价与监督机制体制的一体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高校要适应时代潮流,就需对育人工作进行相应的转变,积极寻求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育人模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符合当今社会需求,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