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理论视野下红色影视作品《觉醒年代》的研究

2021-01-13詹依依陈功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6期
关键词:觉醒年代影视剧视野

詹依依 陈功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接受美学是60年代中期崛起的新兴的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它把文学研究从过去以文本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的审视范畴中。重视读者、观众、把读者和观众放在突出的地位;强调读者、观众对作品接受的能动作用,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研究理论,在世界各地发展很快,并渗透到影视艺术领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美学理论学派[1]。电视剧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作品,在电视作品的播放与电视观众的收看中,受众对作品的接受程度制约着电视剧审美创造的过程。这就使得编剧在进行电视剧情节创作中时刻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与感受。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众多历史人物为主人公,艺术再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历史,让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深深地刻进了广大观众的记忆深处,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觉醒年代》在对作品的价值体现上,在对作品的叙事表达上,在对作品的对象感知上始终把读者放在中心地位,以恰当的艺术手法满足受众对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审美需求。

一、期待视野下的审美价值体现

所谓“期待视野”是指观众在接受作品以前就存在的、由多种主观因素组成的心理定势或先在结构。它包括了接受者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欣赏水平、艺术情趣、气质个性等。这些因素与社会历史,文化结构在每个观众心中必然的积淀相融合,就形成了接受者心中的“期待视野”[1]。从期待视野理论可知,观众会依据自身知识经验与社会体验,形成不同的审美标准。在不同的审美标准下,观众对同一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角度去认识、理解、接受符合个人审美需要的艺术作品,不同的个体对于作品的审美感受和接受反映都是不同的。如果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没有从作品中获得相同或相似的审美感受,观众很难进入影视作品的情境中去,难以产生认同感。而电视剧《觉醒年代》之所以深受观众喜爱,是因为该剧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为创作背景,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们追求真理与理想的澎湃岁月。在主题上,《觉醒年代》不拘泥于讲述传统的建党历史,而是挑战难点,探索历史混沌处,重点展现了一百年前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觉醒之路[2]。观众通过电视剧中的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坎坷经历与传奇故事,与百年前的青年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影视作品的价值观表达与观众期待的视野达到一致或融合时,作品的内涵与审美价值将被观众充分感知并产生认同感。

二、召唤结构中的审美叙事表达

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概念,由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该观点指的是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缺促使读者去探寻作品的意义,从而给予读者参与作品意义组成的权利。当读者把文学作品中包括不确定性的东西或空缺与自身的体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后,可以使有限的文本产生无限的意义。文本的空缺可以呼唤、激起读者进行想象和增添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的实现。回归影视作品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其空白体现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创作者在拍摄中并非毫无重点,而是紧扣某一情节有侧重点地完成拍摄。通过对部分内容声、画留下空白,给予受众想象的空间来接受、理解作品。在声画表达上,《觉醒年代》中运用大量的对称构图以及诗意的空镜头,以及渲染氛围的背景音乐来突破了历史剧晦涩难懂的屏障,符合当下观众的视听审美习惯。在情节叙事上,《觉醒年代》使用一些象征性和隐喻性的事物来表达电视剧的中心主题,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结合意境深刻体会这段历史的内涵。

三、对话交流中的审美对象感知

尧斯指出,对审美感感觉的理解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直接理解阶段,是读者受文本的意向性而获得的直接审美感知;第二个阶段是意义的反思性视野,这一阶段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意义的反思;第三个阶段是历史阅读,就是对话—交流性质的问题,必须进行这种对话—交流,才能避免历史循环论。尧斯指出,文学作品意义的具体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它遵循着沉淀在审美原则的形成与变化中的特定“逻辑”——对话与交流的阐释逻辑[3]。从尧斯的对话交流逻辑可知,受众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的时候,实质上是在进行人与人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的认识、理解、接受上,更是受众与作品创作者的直接对话。以《觉醒年代》为例,观众在观看该剧时,首先是对电视剧中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传奇故事与艰难历程这段历史事实的直接理解。其次,观众根据创作者在电视剧作品中的留白、隐喻、蒙太奇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解进入到意义的反思性视野阶段。最后,观众在观看时对于剧中某段历史为何会发生,导演借助剧中主人公的身份与受众进行交流,解答受众的困惑,完成历史阅读阶段,也就是“对话与交流”的结束。基于以上三个过程,受众对剧中人物、情节一步步感知,强化心理体验,满足个人审美需求。

四、接受美学理论对红色影视剧创作的启示

作为一部红色影视作品,《觉醒年代》获得了近来少有的追捧与热议。该剧能够产生极佳的传播效果与受众反馈无疑与创作者站在受众角度进行艺术创作这一原因有关。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出发,分析《觉醒年代》的审美价值体现、审美叙事表达、审美对象感知,可知重视受众的研究在影视创作中的重要性。站在受众的角度上,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的审美需要,这是接受美学所提倡的。传统的红色影视剧多站在创作者或投资人的角度进行创作,内容晦涩难懂,艺术表现手法单一,这样的作品已然不符合当下大众视听审美的习惯。而研究受众,探索受众的接受程度与审美需要或许是个可行之举。

(一)从文本本位向观众本位转变

红色影视剧作品通过影像的方式传递主流价值观,其题材多以革命历史内容为主。创作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还原历史人物形象、历史事件,实现红色精神文化的传播与表达。由于题材的特殊性,传统的红色影视剧创作缺乏新意。互联网时代强调用户思维,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创作具有深刻内涵与新意的红色影视剧作品是时代的趋势也是现实的需要。接受美学理论为互联网时代的红色影视剧创作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即从文本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利用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以观众的审美需要为创作的核心,用更为创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更具有感染力的故事情节来合理安排红色影视剧创作的剧本与脚本。期待视野强调受众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在观看艺术作品时与作品所表达的审美价值是否被观众所认同与接受。因此,红色影视剧的创作要突破以往创作的壁垒。在剧本的编写上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不断挖掘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用观众喜爱的表现形式与语态呈现历史。改变以往红色影视剧“一段历史反复用”,作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借助接受美学理论的“期待视野”,完成红色影视剧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二)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交流发展

影视作品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离不开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双向认同感。观众对认同感的产生不仅需要作品内容本身带来共情效果,更需要作品与观众之间产生双向互动,由此来加深观众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常常借助空镜头、转场等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作品深层内涵的表达。观众在对影视作品中不确定性的画面或耐人寻味的台词进行解读时,受自身的现实体验与社会经验的积累,对有限的文本内容产生无限的理解。红色影视作品文本的空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读者进行想象,实现潜在审美价值的解读。在解读过程中,实现观众与作品的双向互动。因此,借助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召唤结构”说,红色影视作品的创作应在情节的叙事表达上多采用具有象征性、隐喻性、代表性的事物表现电视剧的审美价值,表达电视剧的中心主旨。通过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为作品留下想象的空间,使观众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实现作品与观众的双向交流,增进作品与观众间的心理距离,实现更佳的传播效果。

(三)从独立走向相融

在理解的过程中,理解者的视野必须向理解对象开放,并进入他所理解的作品的视野中,随着理解的深入不断地扩大和丰富自己。这种在理解中理解者的视野与被理解对象的视野的相互结合、相互交融的过程就被称为“视野融合”。[4]基于“期待视野”的完成,观众对红色影视剧的理解与红色影视剧作品自身输出的价值导向相互结合时,观众对红色影视作品产生新的理解视野。全新的理解不仅包容了创作者、影视作品本身以及观众的解读,同时又是基于三者理解上的超越。红色影视作品独特的革命性、时代性、民族性特点使得其内容围绕红色精神以及主流价值观输出。当作为理解者的观众与作为被理解者的红色影视作品达到融合时,观众对红色影视作品的认识将进一步促进红色影视作品发挥对当代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从红色影视作品中,观众将对革命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利于借助红色影视作品激发青年人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当代青年弘扬与继承红色精神,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结语

在大众传媒时代,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等艺术作品内容同质化现象越来越重,而同质化的内容已然无法满足受众对审美的需求。接受美学理论为电视剧等艺术作品创作者提供了一个有效之举,预判受众的期待视野,运用召唤结构于作品之中,重视作品与受众间的对话交流,最终在满足受众的审美需要的同时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进而提升竞争优势。但需注意的是,创作者应合理地将接受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过于强调受众的接受能动性可能会带来艺术创作的弊病。

猜你喜欢

觉醒年代影视剧视野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觉醒年代》里的红色地标
史诗巨制《觉醒年代》
居· 视野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视野
真相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
影视剧教育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