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影《蒙古精神》的冲突设置及表现形式

2021-01-13宋扬燕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3期
关键词:尔格时空草原

宋扬燕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影片《蒙古精神》由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主要讲述了生活在草原的蒙古族家庭贡巴和妻子帕格玛,偶遇事故的苏联货车司机谢尔格并邀请他来家中做客的一系列故事。影片通过精心的对比与冲突设置与诗意般的表现形式,意在表达对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与文化的追寻,导演借助蒙古民族思考苏联真正的民族信仰与认同,缅怀正面临分崩离析的国家与故土。

一、对比与冲突

(一)人物设置

主角贡巴是一个在草原土生土长的蒙古族人,他告诉自己的孩子关于祖先成吉思汗的故事,享受草原的生活。但面对外来文化包括城镇里人们的生活状况,他无法自洽,贡巴对充满诱惑的物质与民族精神之间产生了迷茫。妻子帕格玛从小在城镇长大,却嫁给了在草原生活的贡巴。对于传统的蒙古习俗与新时代的文明,帕格玛更像是一个传教者和改革派,但贡巴的进城让她陷入了思考,究竟是维系传统还是迎接现代?贡巴的一双儿女却对新鲜事物不仅充满向往还全盘接受。贡巴三辈人的态度体现了现代性的脚步对这个家庭不同的影响。贡巴的奶奶对到来的外国人和家里的新玩意总是漠不关心,甚至起初并不同意贡巴迎娶城里的女人。片中在城镇里一个裹小脚的老太太在街上缓慢行走,对周围的事物并不感兴趣。对于外来文化,她们更像是对蒙古族文化、汉文化的保守派。

外来打工的苏联人谢尔格尽管打拼生活在异国,但始终无法忘怀自己的故土,他只能靠歌唱表达对祖国深深的哀思。巴亚图是贡巴的朋友,他总是骑着马穿梭于城镇与草原之间,矛盾地向往现代化却又无法自洽。王彪是贡巴在城里的亲戚,他会骑马但更多使用的是自行车,他出生在草原却生活在城镇,会谈钢琴、身穿西装。他亲历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却不相抵。他似乎是贡巴向往的模样,也暗示着谢尔格的未来。

(二)含有隐喻的意象对比

片中将带有符号化意味的意象相对比,产生了隐喻意义。避孕套和套马杆是贡巴和帕格玛夫妻之间关于生育全然不同的态度,奶奶抽的老烟杆和城里人点的香烟,骑马和自行车是草原民族和城里居民相差甚远的代步工具,原野上的蜻蜓与俏皮灵动的现代玩具,这些都无疑展现了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碰撞,最后这些对立面的抉择也是影片的价值取舍。

贡巴一家忙碌地宰杀羊,可在谢尔格眼里却是血腥与残暴的,他虽然更喜欢分餐制却还是接受了贡巴一家热情的宴请。手风琴和背后的琴谱是谢尔格的精神寄托,通过歌唱他才能追忆自己、国家与民族的联系。

贡巴在草原上拥有牛、羊、马群,没有吃过鸡蛋和苹果,进了城用钱虽然可以买到电视机、自行车、帽子等许多商品,却买不到他对精神追寻的答案。

二、表现形式分析

(一)声画运用

影片运用大量的同期声展现真实且自然的大草原,例如牛群在争斗发出怒吼、蜻蜓被捕获在手中振翅、骑马踏水,表现贡巴一家惬意、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

影片以声画分离的形式暗示了画面与声音的潜在关联。当贡巴的女儿布尔玛在一家人和谢尔格面前弹奏手风琴时,画面中的人们却神色各异。奶奶默默抽烟并不关心这舶来品的存在于乐趣;帕格玛难掩欣慰;布因双眼透露出新奇的神色;贡巴眼睛盯着琴却毫无神采,似乎在思考马头琴的旋律,谢尔格默默落下眼泪,想念这生动重现的故国音乐。

(二)超现实主义

影片融入了超现实主义风格,富有神秘色彩。在展现贡巴的梦境前,没有任何声音和画面上的暗示,贡巴信仰中的祖先成吉思汗带着他的部落直接进入现实时空,居高临下地质问贡巴,“你是蒙古人吗?你的兵器和马呢?你打了什么仗?打赢了吗?”。随着音乐紧张激烈的节奏,成吉思汗捆绑了贡巴和误入草原的谢尔格,按照蒙古仪式用马拖住他们行进,像是一种惩戒。砸坏了电视,谢尔格的货车失控着火。贡巴醒来间分不清所处的时空与历史时空以及梦境中的时空,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力,表现贡巴对于民族与精神的一次暂离与寻找,以及最终的坚守。马头琴音响起,回荡在草原上,此刻贡巴因信仰在彩虹下跳舞,进一步阐发了影片对于文化与民族的追寻与思考。

猜你喜欢

尔格时空草原
跨越时空的相遇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镜中的时空穿梭
空欢喜
十八世纪伊犁伯德尔格回众刍议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杀人回忆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