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新契机

2021-01-13刘杰栋泰安市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1年11期
关键词:政务微信融合

刘杰栋 泰安市广播电视台

进入新世纪之后,微信、微博、博客、抖音、快手纷纷出现,中国新媒体为国民学习、工作、娱乐提供了诸多方便。在“互联网+”时代之下,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实现了进一步融合。可以说“互联网+”之下,中国新媒体用户不断增长、新媒体经济不断深入发展,更有5G、物联网、AI 等驱动,新媒体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中国新媒体用户爆发式增长

2013 年是我国新媒体元年,该年的新媒体用户中,互联网用户6.18 亿人,其中农村网民1.77 亿人。该年也是微信诞生第三年,此时微信已经拥有了1 亿余用户。2014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了8 亿户,而且微博、博客、微信、视频平台实现互联,全媒体时代悄然降临。该年腾讯已经聚拢了6 亿用户,成为新媒体行业翘楚。该年也推出了4G 技术,通信进入新时代。时光荏苒,六年转瞬即逝,2019 年来自“艾媒咨询”数据,该年我国新媒体用户15.1 亿人,在线直播用户达到了5 亿人[1]。可以看到中国新媒体用户呈爆发式增长,源自于我国互联网建设的飞速推进。2021 年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了59.8%,4G 普及率达到了98%,正是因为如此新媒体用户当中拥有一部分农村用户,他们以农村环境、农村饮食、农村风俗、农村人情等为内容进行直播,得到了平台观众的广泛关注。一人手机具有微博、微信、QQ、快手、抖音等新媒体账户已经是常见现象。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我国走进了全民传播时代,群众不再是新闻的接收者,更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传播者,而且因为新媒体具有的交互性,发布者、传播者、接收者可以灵活互动,这是传统电视、广播、杂志、报纸所不具有的优势。因为用户不断扩张,新媒体软件不断被下载利用,这让新媒体拥有了持续发展的雄厚基础。

二、新老媒体、新新媒体融合成为常态

在新媒体不断涌现之下,我国传统媒体开始了探寻之路,将“互联网+”作为了变革抓手,试图和读者互动,增加读者粘性。例如人民日报进驻“今日头条”,并打造“人民号”凭借一条《中国很赞》MV 获得数亿人参加活动并点赞。另外,人民日报还建立了中央厨房、移动传播体系、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这些举措实现了客户端2.4 亿人、微博粉丝1 亿人骄人成绩。在人民日报影响下,各地报业纷纷推出数字版报纸,并尝试和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可以说新媒体给老媒体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新媒体越来越多,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新媒体的融合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新媒体融合取决于用户融合意识,尤其是单位型用户,其往往拥有微信、微博、博客、抖音、快手等各类新媒体,为了扩大宣传效应,有必要实现新媒体融合策略,实现融媒体宣传[2]。例如以微信公众号当中植入链接,让用户点链接实现跳转,深度了解经营者产品特点、经营意识、店面活动等,保证了每一个新媒体下客户的有效转化。利用不同平台大V 彼此介绍来提升某个账号的知名度,迅速积累粉丝。总而言之,新新媒体融合和新老媒体融合存在差异性,二者更多是为了寻求强强联合。因为这种新媒体之间融合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特点,故而如何更好实现融媒体宣传已经成为个人、企业运营当中一大课题,随着这种课题的深入,用户深层需要也会进一步被激发出来,新媒体深度融合也必然到来。

三、“新媒体+政务”,开辟党群、干群融合新渠道

不同时代的人对政务有不同印象,出生于50 年代的人,对政务的理解是服务于群众、方便于人民;对“80 后”来说则是政策落实的主体,服务上缺乏人性化,窗口工作严肃化,没有了笑脸。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政府政务大厅好进但事情难办。这样的现象由来已久,导致党群、干群关系越来越远。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随着新媒体影响力越来越大,政府也开始进行业务改革,仅从政府媒体转化便可以看到一斑,“两微一端”即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成了官方媒体发声的主渠道[3]。同时随着中央政府推出的“放管服”政策,要求实现电子政务,要提高服务窗口效率。一时间“微政府”“政务云”等新媒体工具涌现出来,新媒体进一步沉入到了政务领域,为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化提供驱动力。因为“新媒体+政务”的作用,各地窗口服务效率显著提升,而且也实现了社会群众对政府的监督,让“为人民服务”崇高宗旨得到了贯彻和执行。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开展的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成,该全国一体化平台囊括了46 个国务院部门平台,实现了国家、省、市、县综合覆盖,目前凭借互联网基础正在向乡镇、街道不断延伸,能够有效实现自上而下行政监督,自下而上民主监督。其中包括各类新媒体的交叉响应,保证了民意上达。作为地方政府在推出某项决定时,也会积极地通过“微政府”“政务云”“微信公众号”“微博端”“博客端”来积极发布信息,做到了信息全面发布全面接收,提高了群众参与政务的能力,这让地方政府决策可以无限贴合民意,改变了过去拍脑门的决策陋习。

四、新媒体经济快速增长

新媒体经济包括电子商务、网红经济、直播带货、P2P 金融等。电子商务主要以淘宝、京东为主,其以互联网为基础,大数据、云计算、物流业为保障,确保产品流动,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这其中新媒体也得到了广泛利用例如阿里旺旺、QQ、微信等,能够实现商家、消费者即时沟通,可以灵活调货、换货。在网红经济当中,则是以地方长官为代表来推广地方特产为主,2020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对当地直播卖货进行了考察,并成了“最强带货员”[4]。直播带货则是以“薇娅”为代表,其曾经轻松实现一分钟销售数千万的惊人业绩,该成绩传统销售业望尘莫及。带货还有另外一种模式,例如李子柒的田园诗式生活,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同时也成了众多网红学习对象。网红经济也打造了大量的依靠播放个人生活、吃播等网红。因为各类直播带来的巨大效益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多资本向新媒体平台集中,到2020 年我国就有包括斗鱼、虎牙、六间房、抖音、快手数十个新媒体平台。P2P 金融则是社会资金得到利用的一种手段,目前得到了大量微小企业的关注和喜爱。这是源于银行业对微小企业贷款收紧,后者只能通过P2P 金融平台融资。在国家法律的监督下,这些P2P 金融平台贷款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平均贷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微小企业健康发展。不可否认,新媒体经济之下包含了很多不利因素,例如内容粗俗影响人的价值观等。但新媒体经济作为一种新事物,也必然要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随着国家管理的不算深入新媒体经济将会更加正规。

五、5G 技术为新媒体发展赋能

5G 技术即第五代通信技术,其和4G 相比信息传递速度更快,据实验数据显示,该技术可实现10GB/S 传输速度,一部电影只需1 秒,而且传输更稳定。5G 技术将成为“大连接”的关键,能够实现人和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普遍对接。5G 技术提高了网速,让新媒体软件运行拥有更好的网络空间。在这一方面中兴通讯进行了深度尝试,该企业让5G 技术成为核心,实现了视频云平台的广泛融合,让多元信息可以在多个载体、多个空间实现互动以及传播,让新媒体的内涵得以扩大和提升[5]。关于中兴在5G 和新媒体融合领域,早在2019年新华社用中兴通讯制造的首款5G 手机对政协会议进行了全过程直播,图像稳定、滞后率低,真正地打开了中国“5G+新媒体”时代。

六、物联网+新媒体智能媒体、智慧媒体时代来临

物联网是包括5G 技术、传感技术、GPS 技术、互联网技术融合体,换言之,物联网是互联网升级版,其核心是创新和应用,将传统创新和应用的距离不断缩小,保证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物联网和新媒体融合会催生智能媒体、智慧媒体。智能媒体在信息发送上更为先进,让个人智能盈余可以创造更多收益,例如各类行业专家、技术机构、自媒体组织、个人用户等都可以将自己学习、技术、经验等分享并获得一定的收益。在智能媒体之下所有人都可以为他人答疑解惑,可以制定收费标准或者免费服务[6]。从客户角度来看,在某一方面需要咨询或者帮助时,会面临着巨大信息筛选压力,而智能媒体能够做到精准配置,让最贴合需要者的信息推送到用户面前。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物联网+新媒体”也会得到深入利用,城市宣传、政策宣传等将会拥有更高效传播工具。

七、结语

“互联网+”给予了新媒体大量的客户,为新老媒体、新新媒体之间融合提供了方便,其也让新媒体不断地融入政务、经济领域,使其拥有切实的利用价值,正是如此再次使其拥有15 亿用户,而且具有一户多用特点,在用户端实现了媒体融合利用。而“互联网+”给予新媒体最大的契机在于5G 技术、物联网技术、AI 技术的融入,让新媒体传输信息速度更快更稳,让新媒体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实现了个人和组织智能盈余转化为货币价值。最为主要的是,新媒体不断产生增加了社会就业量,而创新就业岗位和新媒体关系紧密,这将进一步夯实新媒体发展基础并迈向更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政务微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