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及职业理念建构
2021-01-13李娅男贵州广播电视台
李娅男 贵州广播电视台
在传播新技术的推动下,记者与媒体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也使得新闻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更需新闻记者认清形势,正确认知自身角色,规避认知误区,并积极构建规范的职业理念,这样才能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契合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新闻记者职业角色的演变
“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是指戏剧中的人物身份,需要由演员来扮演,但是角色并不是指演员本人。在此基础上“角色”逐渐被用在社会研究之中,目的是将本人与他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区分开来。就记者的职业角色而言,首先要明确记者的定义,记者是指从事新闻信息传播的特定群体,而对记者职业角色的延伸便是记者的社会角色。记者这一职业的出现,需要以大众传媒为基础,而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传媒业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发生转变,而依托于大众传媒记者的社会角色也必然会发货所能转变,在不同的社会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角色特征,反之,从记者的角色身份以及职业理念上,也能反映出时代的印记,可以彰显出时代的特点。总之,新闻记者职业角色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的,我国新闻记者从诞生之初到现代,其职业角色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一下三个重要时期:
(一)为民立言的文人论政传统
我国在19 世纪时出现了现代报纸,最初主要由西方传教士负责办报,也有部分中国人参与其中,但是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在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康有为等人为了宣传维新思想而创办了新报,使得报纸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由于新报主要被用于宣传维新思想,因此最初的报纸便具有了浓厚的士人清议风格。此时的报纸成了文人志士发表见解、探索救亡图存地主阵地。王韬被称为“中国记者之父”,王韬于1874 年创办了《循环日报》,并亲自主笔对时政进行评论。除了王韬之外,梁启超也被认为是文人论政的主要代表人物,梁启超认为办报的目的在于开启民治,要发挥报纸的宣传作用来推动社会的变革。而我国的职业记者最初产生于20 世纪之初,当时记者被看作是最能改革社会的职业,因此吸引了大批的知识分子投身报界。而随着《大公报》的创办,意味着文人论政达到了顶峰。文人论政是中国特有的新闻文化,是当时特殊时代背景的产物,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使得当时的民众尤其是文人更加关注实务,并更多的借助报纸来针砭时弊,体现出了当时文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二)从“宣传者”到“传播者”的角色转变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进一步发生转变,更加强调新闻记者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主要任务为宣传党的纲领、党的路线方针,这使得新闻记者的角色更加倾向于“宣传者”,扮演着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新闻记者的角色再次发生转变,其角色更加倾向于“传播者”,扮演者社会舆论的“导向人”的角色,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此时的记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政策“宣传者”,而是更多地肩负起了引导舆论的责任。例如,这一时期的《中国青年报》对大兴安岭火灾的报道等,均能体现出此时新闻记者的“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三)职业角色的回归与专业理念的诉求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传媒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媒介的经营更多地采用企业管理方式,在此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的职业属性更加凸显,而公职属性的不断弱化,甚至消失,因此新闻记者的职业属性更为凸显。同时,受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冲击,使得当时的新闻记者在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新闻记者的职业意识开始觉醒,并且开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闻专业理念,有的新闻记者则对自身的角色认知有些混乱,在“观察者”“宣传者”“营利者”以及“参与者”之间游摆不定,无法准确定位自身角色,这种现象也带来了十分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使记者行业沦为了“灰色地带”,假新闻、封口费以及收红包等职业乱象时有发生,产生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使得新闻记者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在民间流传着“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段子,这充分体现了当时新闻记者的口碑之恶劣。例如,当时的山西繁峙矿难瞒报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产生了极度的怀疑。也是从那时开始新闻界进行了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强调了新闻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意识等概念,为新闻记者的行为作出规范要求。
二、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误区
在新形势下,社会利益诉求更加多元,社会关系更加复杂,传媒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对新闻记者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在新闻实践过程中,记者的职业角色与社会期待以及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也开始显现,很容易导致新闻记者出现角色认知误区,具体来讲,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角色的差异化
作为新闻记者,其职责在于对事件作出客观、全面、公正的报道,但受传媒业市场化的影响,使得部分新闻记者将自身定位为“营利者”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定位显然不科学,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则将自身定位为“营利者”,能够促使新闻记者更加重视受众的需求,更加关注收视率以及点击率等,这有助于提升新闻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但是这样的角色定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新闻记者为了博眼球和吸引关注度,所呈现的新闻内容往往缺乏真实性与客观性,甚至还会采用低俗内容来吸引受众的关注。甚至有的新闻记者会假借新闻之名,行广告之实,借助新闻报道的形式来谋取商业利益,进而使自身成了商业掮客,严重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近年来,随着受众的理性和成熟,他们对新闻报道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更加希望接收到更为全面与客观的信息,同时更加喜欢结合全面的报道对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希望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被灌输观点、结论。在此背景下,使得部分新闻记者的新闻报道更加关注客观事实,强调报道的客观性,不掺杂主观意愿,进而使新闻记者的角色转变成了“观察者”。这种角色定位可以更高的保障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全面性,受众可以对新闻事件有更加全面地了解,同时可以确保自己的判断不会受到引导。但是“观察者”的职业定位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容易导致新闻丧失引导力。另外,还容易使新闻记者遭遇职业伦理的困境。例如,2005年记者抓拍骑车人在雨中跌入窨井的照片,记者抓拍照片是其本职工作,但是却忽略了自身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这显然与新闻记者的职业本色相悖,不符合新闻记者的职业伦理要求。
(二)角色错位
新闻记者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责任与权力相辅相成,责任越大,便以为这权力越大,因此在西方会将记者称为“无冕之王”,高度重视记者的监督权。这种角色观也对中国记者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部分新闻记者常以“无冕之王”自居,出现角色错位。例如,有的新闻记者在下基层采访过程中,常常会以“视察”的姿态示人,要求基层全程接待。对新闻事件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与报道,甚至会妄下断语,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除此之外,部分新闻记者会将偷拍或者隐性采访作为策划新闻的手段,使得新闻报道成了精心策划的节目。例如,新闻记者找来演员扮演小偷在公交车上行窃,借此来观察乘客的反应,检验人们的功德意识。这种新闻报道并未进行相应的新闻调查,只是精心策划的“节目”,不仅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而且还容易引发人们的反感。这样的新闻报道之所以会出现,主要原因在于新闻记者的角色错位,将自身定位为“道德圣贤”的角色,并通过精心策划的“节目”来展示人性的善恶。
三、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职业理念构建
在新形势下,新闻记者要构建责任感与建设性相统一的职业理念。首先,要在观念上将社会责任与职业责任相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二者发生冲突,则应做到舍小利取大利,以保证和维护国家与社会公众利益为准则开展工作。例如曹爱文放弃采访先行救人的做法便是这一原则的重要体现,充分彰显了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新闻记者要主动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形成职业荣辱心和职业良心,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要认识到自身的采访权与报道权是一种“权利”,要与“权力”区分开来,这是公众赋予新闻记者的“权利”,因此应利用自身的“权利”服务于公众的利益。再次,要进一步强化外部监督,借助完善的监督机制来强化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既需要新闻记者健全自律机制,也需要构建外部监督机制。对新闻记者的绩效考核不能单纯地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以免导致新闻记者因过于追求利益而淡化自身的职业责任。为此,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对新闻记者进行监督考核,这样才能不断强化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最后,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成为新闻的传播者时,在此背景下,需要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非常必要,促进记者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在新形势下,新闻记者应充分发挥自身“上传下达”的作用,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公众的思想活动的多变性更为显著,这便需要新闻记者更加关注社会舆情、重点报道关注度高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问题,切实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并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措施,让新闻报道既能引领社会舆论,也能解决社会问题,将宣传工作做得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容易接受。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既要确保新闻报告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也要广泛听取意见,同时还应邀请相关专家做出评论,引导公众的理性思考。在新形势下,公众可以借助多媒体表达自身的意见与看法,结合这种社会形势,新闻记者应在新闻报道时做到聚集舆情、汇聚众议,充分表达公众的意见与诉求,将自身所代表的媒体打造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平台。除此之外,还应通过新闻报道整合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动员,构建社会聚力。例如针对灾情的报道过程中,便需要借助新闻报道来形成社会动员,鼓励与引导民众共渡难关。
四、结语
新闻报道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新闻记者应正确认知自身角色,并构建责任感与建设性相统一的职业理念,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更好地履行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