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下文化舞台剧创编研究

2021-01-13郭艳静盘锦市文化馆

环球首映 2021年11期
关键词:舞台剧服务体系人物形象

郭艳静 盘锦市文化馆

文化舞台剧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舞台剧对于区域范围内的人民群众影响非常深远,甚至国内多数地区的传统文化舞台剧成为当今的固定习俗。因此,文化舞台剧本身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还具备一定的文化传承属性[1]。在此背景下,国内多数地区针对传统文化舞台剧还积极开展了相应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广泛传播,实现对其公共文化服务内涵的进一步拓展。

一、舞台剧的公共文化属性及特点

文化舞台剧融汇了多样化表现形式于一体,其中包含歌唱、舞蹈、对白、服装、美术、灯光及现代化高新科技技术等,由此来塑造出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促使人物在舞台剧当中展现得更为具体、生动及真实,能够在内容上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共鸣,乃至产生崇敬的心理。并且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视觉、听觉层面的信息接收与感受,能够充分体验到艺术美感,从而引发强烈的大脑冲击。因此文化舞台剧本身可作为公共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及土建,也给公共文化建设带来了重要的保障,促使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更为有效,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目标也更加容易实现[2]。此外,因为文化舞台剧本身融合了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包含本地特色的文化属性,因此实际内容展现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形成一种综合艺术与文化形式的内容结合体。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下文化舞台剧创编理念

多数地区公共文化舞台剧创编,在内容节奏上整体表现为缺乏统一系统化组织、内容只能吸引小众参与,难以充分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及接受能力、剧情展现不够直观、生动与形象,难以符合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根本目的及价值追求。因此,要想真正促使文化舞台剧能够深入人心,就必须积极转变自身的内容创编理念,要求紧密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充分引入和融合本地传统文化,由此来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弘扬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水平,实现对当地文化产业的丰富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文化舞台剧内容创编上,需紧密结合公共文化服务属性,由此依托舞台剧本身的特征,来创编出文化多样化、包容化的艺术形式,具体可以结合当地流传故事传说、神话传记等来进行内容创编[3]。

例如,在最重要的人物形象塑造上,结合舞台剧特性所编创的人物形象,重点在于依托舞台来展现人物本身的形象特点,像传说中的游侠传记、江湖豪客、沙场将军、赶考书生、女中豪杰等,此类人物形象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绝大多数民众对此类人物形象的认知基本局限于书籍、雕塑及相应历史材料等。因此,在针对人物形象的创编上,需结合公共文化服务属性,不仅要求塑造的人物真实、生动,而且还需在符合民众审美需求的同时,充分的发扬和传播当地文化,最终促使文化舞台剧的创编符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也更具相应意义和价值。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下舞台剧的创编内容及要求

(一)明确文化背景

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下的舞台剧内容创编之前,要求必须明确相应的文化背景,且这一背景必须符合当地民众们的文化审美需求。比如在创编的内容上,充分融入当地的民俗文化,这样更加符合当地民众的文化认知和审美需求。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下的舞台剧创编,将促使本地文化得以重塑,且能够从某种程度来转变民众的活动方式,从而全面拓展舞台剧本身的深刻内涵,最终全面增强文化舞台剧的公共性及传承性。所以,要想充分展现符合当地文化背景的舞台剧,就应当明确文化背景的内容,具体从文化传承、内容结构创编改进与完善、舞台艺术创新及发展等多个角度展开,由此才能不断展现出舞台剧本身的公共文化服务属性,乃至由此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承新模式。

(二)塑造角色形象

公共文化舞台剧角色形象的塑造,重点在于塑造出一个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认可、接受的角色形象,并且要求每个角色形象都应当能够对整个舞台剧起到内容丰富的作用,促使整体剧情更具表现力和张力。而这就需要从对角色的性格塑造入手,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1)角色意志层面。角色意志具体指个体深受自身心理活动影响而外在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其中就充分涵盖了角色个体的坚定、自觉、果断及自制等诸多表现特性。(2)角色情绪层面。在具体创编设计当中,主要将人物角色情绪付诸于外在表现态度,在案例分析上,情绪好的个体工作学习顺利,整体表现愉快,反之心情低落、面色抑郁。(3)角色理智层面。理智属于个体认知活动所展现的心理表现,具体表现为个体通过对环境的感知和观察而表现出明显的反应。因此,通常角色理智是个体认知所形成的性格特点,是角色性格特征的重要表现。

(三)舞台剧结构设定

公共文化舞台剧的创编,在结构上涵盖多个方面,表现为以下方面内容:(1)文化舞台剧的舞台设计层面,针对舞台设计的色调及布局等,要求为广大群众营造出一种明显的空间感知的效果,形成一种愉悦的观赏感受。而针对角色人物的扮演则可直接依托相应的歌剧演员来深情演绎。(2)人物唱腔方面。要求强调展现必须充分符合人物的形象,要求促使观众对人们的理解及崇敬之情随之形成。(3)在舞台剧演员的选取上,必须舞台剧历史任务背景、风格等选取外形、性格层面都符合要求的演员,由此才能展现独具特色的人物角色,给广大人民受众造成深刻的印象。(4)舞台灯光设计上。需结合现代化艺术手段,不断完善舞台走位、空间、服装等设计,在此基础上搭配灯光实现更加全面、立体的效果。

(四)舞蹈动作编创

公共文化舞台剧舞蹈动作创编非常重要,要秉持符合群众审美的动作编创原则。而整个创编的过程需要相应的灵感加以支撑,创编者的灵感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生活当中各项动作的最终提炼,二是源自古代发展至今所产生的一系列舞蹈类素材。尤其是各项传统文化活动当中的舞蹈类素材,这些都将成为舞蹈动作编创的主要借鉴材料,是充分表达公共文化舞台剧主题的重要舞蹈动作语言。同时需要充分结合相应的文化背景故事、文化人物形象来提炼各项舞蹈动作的肢体状态。此外,不同人物形象、身份等需搭配不同风格的动作,比如小喽啰人物形象的舞蹈动作较为夸张、搞笑,通常表现为浮夸的弓背摆臂。大人物动作沉稳有力,一举一动张弛有度、女性动作则偏向柔美、优雅,动作轻盈缓慢等。

四、舞台剧文化输出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

舞台剧文化输出对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而言,将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舞台剧的创编,必须坚持走群众文化发展的路线,不断深化舞台剧本身的公共文化服务属性。

(1)公共文化舞台剧必须立足群众现实生活。任何文化艺术作品的创编并非凭空产生,要求创编者应当给予现实基础来进行艺术创作。其中,符合群众文化特性就是一个主要要求,在实际编创当中,要求深度贯彻从群众中来的艺术加工原则,立足于现实生活素材,来进行艺术层面的创新型改造,由此才能真正创作出一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舞台剧。

(2)公共文化舞台剧编创必须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精神。文化作品本身属于时代发展的号召,通常是对当下时代发展风貌的重要展现。甚至能够对时代的发展风气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如今我国精神文明社会建设步伐不断推进,这就要求相应的艺术作品创作更应当深刻展现相应的时代发展精神。在如今的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公共文化舞台剧的创编,要摒弃以往陈旧古板的精神面貌,要从极具时代发展精神的人文题材入手,展现时代发展下的“真善美”,由此才能充分符合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人民群众审美需求。

(3)公共文化舞台剧的创新发展必须兼具国际化发展的思维。文化艺术并无国界之分,但艺术家具备国界之别。中外文化交流是国际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各国艺术家在进行文化作品创编过程中,均在维持自身民族特性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相应的创造性思路,由此来不断深度融合国际艺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当前,我国国际化发展程度不断深入,公共文化舞台剧的创编也应当摒弃以往闭门造车的思维,要紧跟国际化发展潮流,尝试接触和融入国际元素的创新型舞台剧作品,针对外来元素,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由此全面提升和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际化思维,展现当代全新的群众舞蹈文化风貌。

四、结语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必须做好文化舞台剧的创编工作,要求明确文化舞台剧创编的公共文化属性,采取正确的内容创编理念,内容上要求必须充分符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明确文化背景、塑造特色角色形象。在后续建设与完善上,则集中表现为公共文化舞台剧必须立足群众现实生活,公共文化舞台剧编创必须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精神、公共文化舞台剧的创新发展必须兼具国际化发展的思维几个方面。

猜你喜欢

舞台剧服务体系人物形象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大型黄梅杂技舞台剧《七夕情缘》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舞台剧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舞台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