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赣南采茶舞中“矮子步”的表演风格

2021-01-13钟琳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11期
关键词:矮子采茶戏赣南

钟琳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引言

极具自然形态的矮子步是赣南采茶舞蹈中最经典的代表动作之一,它反映着劳动人民积极向上、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善良品格,也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共存。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形态给予观众的视觉感官独具特色,其缘由亦是矮子步在赣南采茶舞蹈中富有典型化的符号象征意义。“矮子步”作为历史文化积淀下的民间舞蹈特色,不仅是客家人民精神的传承,更是中华文化力量的彰显。现如今在多元化文化相碰撞的交流形势下,代表着赣南文化的矮子步已经从民间走向课堂、从广场走向舞台乃至从地方走向世界。再加上运用与教学的广泛普及,影响力与感召力也愈加深远和强大,吸引了更多人民大众的喜好。

二、赣南采茶舞及“矮子步”的概述

江西赣南采茶地域民间舞蹈从采茶戏中分离出来,是中国采茶舞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采茶舞蹈和赣南采茶戏二者,可谓是赣南采茶舞蹈的种子,采茶舞蹈是在此土壤下生长形成的地域民间舞蹈。赣南采茶戏至今长达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源于在得天独厚、历史悠久的江西安远县九龙山茶区,在劳动人民的生活中产生,经艺术工作者的不断加工,最终形成农耕文化与舞蹈文化二者相互融合、影响、孕育下的民间产物。丑中见美的“矮子步”是茶农们创出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代表。矮子步民间乡土气息浓厚,动作风格特点鲜明,表现着劳动人民平日中的辛勤劳作与爱情生活。

“矮子步”是赣南采茶舞丑中见美的经典代表动作,是三大表演技巧——丑中见美的“矮子步”、变化多样的“扇子花”、技法丰富的“单袖筒”中的其一[1]。“矮子步”的产生是因赣南地带山势起伏高低,蜿蜒崎岖的山路多为复杂,茶农们在长期挑担上山劳作时形成的一种自然体态,在此基础上经文艺工作者加工美化而来。其动律核心是“屈和蹲”,体态分高、中、低三桩[2]。在不同体态动作中要想把握好核心有其一定的难度,考验着舞者的和谐性、稳定性与持久的耐性。独具江西赣南地域特色的矮子步汇聚了赣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也发扬着吃苦耐劳的中华民族品格。

三、“矮子步”表演风格的形成背景

(一)地处山区的地理影响

矮子步动作是赣南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赣州属于第三阶梯,处于江西的南部,相比高原地区有较多低山丘陵。所以海洋性湿润气流常抵达于此,形成赣南地带雨水常年丰沛这一特性。在山丘地形农业多以梯形种植为主,这使得植物能充分吸收和留住生长所维持的必要水分。再由于独特的山丘地形和亚热带气候利于茶树种植生存的温度和湿度,所以茶叶的种植在赣南山丘地带极为常见。优良地带下的赣南人民便此垦荒种茶,生息繁衍,耕作生活。可事实上即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摘茶叶却仍非常的艰辛,通常上赣南茶树较为矮小,劳动人民背着背篓除了要克服道路崎岖,山地复杂的阻碍外,还要考虑身负重担。如果没有一定的技巧体力上则难以平衡,若有不慎,丰收的茶叶也将难以送回。于是劳动人民为减轻负担在山路迢迢艰险环境下成功采摘茶叶,创造了“矮子步”这一技巧。教会茶农们在劳作之时保持脚趾使用力均衡抓地,身体平衡向前倾,膝盖弯曲压住中心的自然体态,这也是就我们称为矮子步体态。再随着后人的不断加工、美化、完善充分展现了矮子步的幽默风趣,丑中见美的独特艺术表现力。

(二)客家文化的历史影响

在民俗文化上,盛产茶叶的赣南地区是为创作采茶舞蹈的直接来源。追溯历史,是在先前经中原汉人从秦始皇时期到19 世纪明末清初的五次较大规模的迁移,赣南才变成客家人的汇集地。在红色土地上,一方面遗留着中原地区底蕴深厚的历史主流文化特征,另一方面融合了当地风俗文化特色的精华。客家文化迹象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艺术、语言、信仰、建筑等。在客家文化历史演变的过程和熏陶下,培育了代代客家人民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的可贵品格。赣南采茶舞蹈中“矮子步”的创造,正是客家文化的优秀显现,演员们往往伴着方言边唱边跳,看似迈着轻盈的步伐,表现出自然淳朴的体态,看似和谐自如、轻松活泼的美好生活剪影,实则是采摘茶叶高超技巧的彰显,从农间娱乐生活中体现客家人民的工匠精神和生命意蕴,让台下观者流连忘返,记忆深刻。

四、赣南采茶舞“矮子步”的风格特点

(一)矮子步形态动作的特点

矮子步的基本形态是两脚并拢,收腹立腰,重心稍向前倾。屈膝全蹲或半蹲,其中在全屈时重心放在脚尖上,也形成汉族舞蹈的“三道弯”。[3]矮子步在运动过程中讲究步伐轻盈,张弛有度,游刃有余,快慢均匀,自然摆动。

矮子步动律核心是“屈和蹲”,虽然矮子步动作千变万化,极其丰富,但所有的动作都是在“屈和蹲”的核心要领之上完成的。在“屈和蹲”同时,头部的自然摆动,肩部的自然随动,也带有着一点“八字韵律”。矮子步的体态有高桩、中桩和低桩[4]。为了减轻负担,劳动人民常因上山、下山、耕作的需要来调节矮子步的高度,从而提高劳作的质量与效率。矮桩与中桩、高桩的区别在于矮桩屈膝全蹲,脚后跟离地,脚尖踩地行走。而高桩和中桩都是全脚掌着地,其中中桩为屈膝半蹲状态,高桩为屈膝微蹲状态。在艺术作品中,俗话说膝头定三桩,其作用为有利于区分不同的人物形象,使风趣滑稽的不同人物形象活在观者心中,更具有鲜活性。

(二)矮子步表演风格的特点

矮子步是丑中见美的代表性动作[5]。说起“丑”字,就能想到采茶戏中的“丑角”,而矮子步就是此角色的主要动作。通常情况下,“丑角”又分“正丑”和“反丑”二者。顾名思义,从命名可以看出,正丑表现的是正派人物,烘托正面形象;反丑表现的是反派人物,衬托反面形象。无论是表现勤劳勇敢、淳朴大方的正丑,还是表现为地痞流氓、烟鬼混混的反丑,都是以轻松幽默,诙谐有趣的方式来揭露人世间的善恶,衬托出劳动人民的善良朴实,赞美事物的美好和谐。

从作品中发现,在演绎矮子步时,烘托正面形象的正丑多为中、高桩,表现反派人物的反丑则矮桩运用较多。例如,在采茶戏《钓拐》中[6],熟知,一个完整的作品创作必须富有层次性,就情感而论它并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通过人物的塑造正是情感的最优化的表达。在作品中,人物饰演反面角色为刘二,正面形象的为田七郎。作品讲述的是反丑刘二意图拆散正丑田七郎与黄四妹这对青梅竹马的故事,最终以反丑刘二失败告终。戏中,刘二穿着滑稽,妆颜夸张,鼻子抹白块,矮步相随、贼手侧脚侧背的典型地痞流氓形象,田七郎则穿着简朴干净,为人友好,表现出大方、积极、正直、顽强、无畏的正面形象。从戏中可以看出正丑与反丑无论在外在形象上还是心理活动上都有着鲜明的对比。它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美的需求,展现了劳动美的精神,另一方面把客家人自己的劳动爱情生活在采茶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赣南采茶舞“矮子步”表演风格的发展

(一)创作赣南采茶作品 推动民间舞文化

赣南采茶作品是岁月印烙下的产物,推动着客家文化的进步同时也见证了客家人民的不断成长,客家地区的不断繁荣。从古至今,以“矮子步”为民间素材创作出的赣南采茶作品数不胜数。矮子步动作形态给观众们带来无尽的乐趣,使观众们感到轻松自如,乐此不疲。地域民间舞始终坚持以表现本土人民生活为主轴,在生活新时代下艺术工作者们坚持以创作出深受群众喜好的文化作品为核心,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推陈出新,取其精华。为此,在挖掘“矮子步”的素材下,先后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斑鸠调》《茶韵》、歌舞剧《永远的歌谣》等[7]。在任何一部作品中无论是编导还是演员都要历经学习了解历史文化、深入体验民间生活、领悟反思创作意图等步骤。从生活转变为舞台艺术,民间舞的创作思想指导着采茶作品如何表现大众情感的抒发,同时情感的表达又推动着思想的延续。

如果说中国民间舞蹈是一片大海,那么赣南采茶舞蹈就是海上漂泊着的一艘轮船;如果说中国民间舞蹈是一片繁花,那么赣南采茶舞蹈就是一株点缀的红。当今,赣南采茶地域民间舞蹈作为课程遍布在江西地区的大多数高校,把采茶进课堂列为民间舞蹈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并成为必修课程之一。笔者也曾是在借此机会中,较为系统科学的进行接触学习,从矮子步动律开始,到客家文化精神的延续,赣南采茶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求学者。中国民间舞蹈事业的不断壮大,离不开教育工作者以及高校的推动普及,只有将赣南采茶舞不断的走出去,才能让更多的采茶爱好者引进来。

(二)弘扬中华美德 传承客家文化

客家人民在长途跋涉的频繁迁徙中遗存和创造的矮子步从日常劳动生活中提取而来[8],其动作的世世代代传承不仅是采茶艺术文化,更是一种对客家历史文化情怀和深入骨髓的中华民族美德精神的传承。矮子步动作形象凭借舞蹈演员的肢体所塑造,纵使接受者通过文字、图片、动画等多重方式吸收来解读,常陷入固有的千篇一律的给其动作下定义的误区。而事实上在舞蹈艺术中同样“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不同演员有不一样的身体表达方式和发力方式,哪怕是同一演员在不同场合的呈现下都会同时赋予自身的情感,给予动作生命的意义,通过外在动作走进内在情感。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是弘扬伟大的中华美德之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它也让更多的学习者和观者从中能够体会和感受到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苦朴素,用实践来体验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无疑也是一种乐趣。在先进教育工作者的不断研究考察及引领下,近年来赣南采茶戏的传播力、影响力、普及力飞速发展。作为当代青年,应扎实学好文化精髓,化前辈们总结的知识理念为实践动力,争做客家文化、客家文明的卓越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六、结语

民间艺人“矮子步”的表演艺术风格是赣南采茶舞蹈特色的鲜明展现,它吸引着大众的眼球并深受群众喜好。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矮子步的继承与创新也为民间舞蹈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让更多人通过作品或是课堂了解和学习赣南采茶,感受客家文化的浓厚底蕴,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

猜你喜欢

矮子采茶戏赣南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矮”字歇后语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白牙(短篇小说)
浅析赣南采茶戏旅游资源的开发
矮子堡的男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