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悲剧美学的视角分析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2021-01-13冯诗曼华南师范大学

环球首映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松子弱势强势

冯诗曼 华南师范大学

一、悲剧人物——勇敢而有缺陷的松子

悲剧人物的要素要求悲剧至少要有一个值得人同情和认可的个性化人物作为主人公。[1]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主人公松子勇敢的美好品质和人格缺陷塑造了被观众认可和同情的角色,呈现了破碎的美好这一悲剧。

在影片中,童年缺少关爱因而拥有残缺人格的松子是让人同情的。在童年时父亲把关心都给了身体有残缺的尤美,而拥有健康身体的松子,却因为总是被忽略和漠视造成了心灵的残缺。长大后松子无意识地想弥补幼年的缺憾,因而无条件地对恋人付出,但却因此被伤害和迷失了自己。缺陷而曲折的人生,让观众产生深深的怜惜之情。

勇敢坚韧的松子,也是被人认可的。松子的勇敢品质在影片中的体现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表现在对家庭的摆脱和逃离,这从松子两次的离家出走可以看出。松子第一次离家出走是因为父亲阻止松子将恋爱的事情告诉尤美,松子反抗父亲而离开。第二次是因为松子被解雇,因为自尊和要强离开了家里。可以看出,松子面对扭曲和压抑的家庭关系,是有勇敢反抗精神的。第二是表现在松子被生活一次次抛弃和伤害之后,仍然乐观、坚韧地前行。松子经历了丢失教师工作、作家男友自杀、被作家情人抛弃、丢失乐厅工作、被男友背叛、坐牢、被理发师抛弃等一系列伤害,仍然能乐观地生活,依然能付出全部真心和热情去爱龙洋一,可谓是非常勇敢和赤诚。正是松子的勇敢和坚韧,让观众在美好一次次破碎中,产生强烈的同情之情。

二、悲剧事件——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卑微

悲剧事件即带有悲惨性的事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悲剧事件的要素中,事件的悲惨性不是肤浅的肉体上的伤害或死亡,而是指本质内容上、在矛盾斗争中的总体形势,主体被客体所压倒,合乎人类本质发展方向的目的性愿望被严酷的客观规律所否定,体现人的本质的劳动——实践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由性受到损害乃至丧失[1]。

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电影中,悲剧事件在于松子作为一个努力勇敢的女性在男性社会中一点点被毁灭。可以从主体和环境,也即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探讨悲剧事件的根本原因。从主体方面的角度来看,为松子由于童年缺爱而缺乏自我认同感,并将所爱的对象无限理想化。电影中月亮意象的反复出现可以表明这一点,电影中多次出现松子在追逐着月亮的场景,而月亮上的脸先后替换,先是初恋佐伯,再是冈野,最后是龙洋一。导演用带有童话色彩的CG 画面,象征松子那份天真热烈而又卑微低下的爱。正是对爱的太过渴望,让松子把恋爱对象理想化,把自己放在地上,却把爱的人放在天上崇拜,从而导致了自我和恋人的不平等地位,这正是悲剧性的所在。

首先,从环境的角度上分析,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则是悲剧事件的根本成因。客观上,则是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压制。在男权社会中,男权制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使男性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女性处于劣势和服从的地位。导致一个勇敢、热诚、不断努力的女性的生命热情和创造力的逐渐毁灭,这在影片的叙事、女性形象和镜头语言中也得以体现。

其次,在叙述视角上,导演巧妙地用松子的侄子来承担叙述者,以男性视角来展开这个故事。在这个视角下,松子是一个伟大而具有奉献精神的女性形象,一次次失败但一次次热烈地奉献爱,甚至最后升华为“神”。但其实走出男性视角来看,松子在男性社会中的热烈的追寻和妥协正是松子的悲剧之处,也是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剧之处。

影片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也体现了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无力和卑微。影片中另外主要塑造的三个女性形象是尤美、泽村惠以及浴池女郎的同事,前者有身体缺陷,是脆弱的化身,依附着父亲的庇护而生存。后两者虽然健康且有工作,但其从事的都是取悦男性的工作,实质上仍然是依附着男性而生存。泽村惠虽然最后发了财,但同浴池女郎一样,倘若男性喜好一旦改变就会下岗。松子即使做着老师这种体面的工作时,也会被主任性骚扰。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女性永远是被动的、被操控着的。

最后是在电影的镜头的运用中,同样体现着男权社会中女性卑微的象征。在电影中导演经常使用超广角镜头,这种镜头会产生纵深感,拉远人物的距离,并且可以有特殊的透视效果。在松子跪在地上求龙洋一承认偷钱时和冈野偷情的事被老婆发现时,两个场景都有运用超广角镜头。在超广角的镜头下,龙洋一和冈野是放大的、俯视的,而松子皆是在角落一侧的、跪着的,象征着在男权社会中,男女权力、地位的不平等。

男权社会导致了女性权力的弱小、地位的被动,而松子在主观上也将自己的地位不断地放低。两者导致了松子最后的悲剧,在男权社会中被男性和社会不断地抛弃和伤害。

三、悲剧悖论——强弱势之间的矛盾

悲剧悖论的要素中,悲剧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历史正当性。但是此类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同时又是不可接受的、非正当的、不合适的。尽管在历史的条件下悲剧总是必然的、合理发生的,但人们往往难以接受[1]。

影片中的悲剧必然性,在于不平等的扭曲关系——强势压制弱势。中岛哲也对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主体似乎格外关注,这种扭曲的关系在中岛哲也的另一部电影《告白》中也有体现。在《告白》中,可以分成家庭、校园和法律三个层面看强弱势的关系网。在家庭中,少年A 和少年B 的妈妈是弱势,少年A 的妈妈和少年B 是强势。在校园霸凌中,少年A、少年B、北原美月是弱势,霸凌的同学是强势。在少年法面前,犯案却被保护的少年A 和少年B 是强势,而女儿被害的森口老师是弱势。多个层面强势与弱势的交织,强势对弱势的压制,才让A 和B 的性格扭曲,也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复仇剧情。电影中森口老师丈夫的一句话道破了这种关系——强势欺压弱势,内心软弱者会欺负更弱小的人。

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这种强弱势交织的关系在家庭角度上得以体现。松子在社会、恋人和父亲面前都一直处于弱势的一方,而在和体弱的妹妹尤美的关系中,松子则处于强势的一方。一直被父亲冷落的松子不满因病得到父亲关爱的尤美,在影片中松子几次爆发,把身体孱弱的尤美摔倒在地上,甚至动手掐她。这是强势的松子对弱势的尤美的压制。

但这种压制,后来成为松子一生的悔恨,因为尤美恰是影片中唯一一直爱着松子,一直恳求她留下来的人。父亲虽然一直宠爱尤美,但爱的背面是过度的保护和过量的伤感,他从不把尤美当正常人对待,没有给尤美一个正常人的发展机会。因此尤美生活的世界很狭窄,唯一对外正常沟通的出口是松子。当松子离开后,尤美疯狂地想念松子,离去时的遗言都是“姐姐,你回来了”。

松子和尤美的悲剧,其实都是这个家庭扭曲的关系导致的。在父亲方面,尤美是强势,松子是弱势。但其实按整个家庭来看,松子和尤美都是弱势,父亲才是强势,家庭的悲剧根本上都源于父亲在强势的一方上对子女的压制,对松子漠不关心而对尤美过分控制。松子和尤美,都是这个扭曲的父权家庭的弱者和受害者。而被压迫的弱者松子选择去压制更弱者尤美,更是加剧了这个家庭悲剧的悲剧性。

强势和弱势的交织,是影片中悲剧的必然性。虽说在人性和男权社会的历史下,悲剧是合理发生的。但同时又是不能被接受的,例如松子的一次次被伤害、尤美的一次次被摔打以及最后两者的死亡。即使道明了其中的因果联系,也难以接受勇敢努力的女性不断被伤害,脆弱的人互相伤害这种“善”的人性被损害的事件。悲剧的悖论会让人不断回味经典,同时也让人引发思考,对之后的生活具有积极意义,让我们改进,不要重踏悲伤的历史。

四、悲剧效果——“共情”与“净化”

悲剧效果即悲剧会引发其审美者恐惧、怜悯与悲伤等诸多复杂的情感反应与审美感受,甚至发生某种精神提升或转变。概括来说就是“共情”与“净化”,“共情”即对主人公产生同理心,对悲剧事件感同身受。“净化”即从悲剧中得到引导,用哲学性的眼光思考自己或他人的人生和命运,从而产生现实意义[1]。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共情”效果主要由剧情和视听方面组成。首先是电影中松子一生在挫折中不断追逐爱的情节容易让观众由代入感,因为人的一生都会有缺陷和追逐的东西,或是平常的权利、地位、金钱,或是高尚的爱和自由等。于是松子在奋力奔跑的路上一次次摔下就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其次电影的视听表现十分到位,影片中的音乐和色彩运用都出色地渲染了氛围,调动观众的情绪,给观众以丰富的感官体验。影片的色彩基调是明亮温暖的红色,风格是童话般的梦幻和甜蜜。在热烈天真的理想与冷酷残忍的现实的强烈反差中,观众更能体会到松子的悲哀与无奈。在音乐上,全片的主题音乐是《弯弯腰、挺挺背》,旋律以大调式音阶构成,温暖、明亮而简单,歌词如儿歌般朗朗上口。[2]在影片结尾时,《弯弯腰、挺挺背》由被松子影响的人们分开演绎,在松子的“我回来了”和妹妹的“你回来了”中戛然而止。映衬松子最后得到了爱与圆满,渲染了圣洁、升华的氛围,让观众在渲染的氛围中得到更深的体验和思考。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净化”效果,则通过圆满的结尾得到了加强。影片以这样的片段快要收尾时,松子出现了一段幻想:在一段时间的自暴自弃后,肥胖的松子躺在地上,妹妹尤美的幻想突然出现在眼前,松子泪流满面地给尤美剪头发,剪完后出发去寻找泽村慧的名片,想要重新开始。这里给尤美剪头发是影片中的一个象征,一是暗示松子对妹妹的抱歉和得到了妹妹的原谅,使松子多年悔恨得到释怀。二是尤美由长发变成干脆利落的短发,象征着尤美在天国的新生和自由,也象征着松子的新生,喻示着松子的独立、自由意识的觉醒。影片最后以这样的方式结尾:松子唱着歌在天国的楼梯上,走向闪闪发光的尤美的房门。中途闪现幼时的松子回头出现在梦想的舞台上,父亲微笑注视着她,幼时的松子灿烂的笑着。紧接着画面切回成年的松子,松子却只淡淡一笑,就扭头继续向前,走到发着光的短发的尤美面前。至此,影片在尤美和松子的“你回来了”和“我回来了”的对话中结束。松子不在父亲的微笑中停留,这象征着松子的自我意识的回归,而“你回来了”和“我回来了”的呼应,象征着松子最后获得了爱与归属。松子在经过一生“无自我”的爱人悲剧后,找到了自我意识。结尾得到了升华和净化的悲剧效果。

圆满的结尾给人积极和希望,并让整部作品有了深刻的悲剧矛盾与积极的升华意义。勇敢的松子在悲剧的一生后终获得自我与爱。观众将在悲剧的矛盾中思考该如何去爱一个人,以及在爱中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将在积极的升华中获得勇气,像松子一样在挫折与矛盾中追寻与前行。

五、结语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电影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在悲剧人物、悲剧事件、悲剧悖论和悲剧效果这悲剧四要素的分析中,看到了松子勇敢奉献但被男权社会一点点毁灭的悲剧,也在共情中感受到了松子找到自我的升华的力量。勇敢而坚韧,一生饱受挫折而最后精神终于得到归属的松子的身影,一直留在每个观众的心中,给予前行和追寻自我的力量。

猜你喜欢

松子弱势强势
松子儿有个神奇碗
江冬秀 贤惠也可以很强势
内强外弱共撑美元指数延续强势
豆粕:贸易谈判持续进行 豆粕市场整体弱势振荡
农村消费者弱势地位及其改善策略
农村消费者弱势地位及其改善策略
关于弱势学生心理品质与影响因素的探究
松子和小鸟
机器人强势来袭
北美星鸦知道松子藏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