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谍战片的美学倾向与新主流叙事的有机融合
2021-01-13刘杨内蒙古大学
刘杨 内蒙古大学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张艺谋导演的新作《悬崖之上》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热血与奉献。这部影片是张艺谋导演的首部谍战片,在这部影片中,张艺谋导演在延续自身创作风格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谍战片的视觉风格。影片讲述了四名共产党特工为救“背荫河越狱事件”的唯一幸存者,组成了名为“乌特拉’行动小组秘密回国,但不幸被叛徒出卖,开始了与敌人的生死之战。电影无论是叙事还是情节、人物还是台词都体现出张艺谋导演的用心之处。
一、《悬崖之上》谍战片美学倾向的表现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的第一部谍战片,他从影片的叙事开端就被赋予了亮点,影片在叙事展开后就很快亮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几乎是在全知的视角之下展开叙事节奏,打破了传统谍战片通俗的“包袱”,更加注重人物、细节、生死和爱恨,让观众与影片中的故事共情,以情节取胜。张艺谋曾表示自己是第一次以“群像塑造”方法进行创作。反观影片中的人物,他们有血有肉,怀揣梦想,为了黎明而战,不怕在黎明中倒下,也会为了儿女情长所动容,影片中小兰和楚良在火车上的那一眼对视不幸暴露,张宪臣在打斗中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幸被抓,他们都是有情有理的人。正是在电影中通过这些小爱与大爱,家与国的矛盾与纠缠,才成功塑造了一批有信仰、有理想、不惧生死的共产党员。一反过去影片中“主角活到底”的倾向,让观众出乎意料。与此同时,影片中的11 个角色,无论是作为卧底的周也,还是饰演叛徒的雷佳音,每一个人物都是有他们自身的记忆点,从这一点来说,人物的塑造无疑都是成功的。
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中,叙事状态常常由绚丽、浓郁、凝重走向平淡、细致、柔和,作品含有较多的象征与隐喻,调动观众的想象与联想,《悬崖之上》这部作品也不例外。有以“乌特拉”为代号的这一明显象征贯穿整部影片,含义为“黎明”,象征着战争终将结束,黎明将至是每位平凡英雄的深切期盼。与此同时,“雪一直下”是贯穿整部影片的视觉隐喻,“是在洁白的雪国上演的一场红与黑的较量[1]”。在这场较量中,有黑色的皮衣、白皑皑的大雪、节奏玄妙的音乐、清晰的枪声、构成了整部影片的视听符号与类型化谱系。在影片中,多次响起快节奏的音乐,渲染环境的气氛,凸显主体,演绎了作品的风格加以局部的特写,例如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周也在影院门口做记号,小兰随后只身来到影院,整个过程多次加以音乐的衬托,体现小兰的心理活动,使情节更加牵动人心也更加紧凑,整部影片的音乐以其特有的深度和强度补充画面难以表达的情感,增加了《悬崖之上》作为谍战片的画面艺术效果及其感染力。除此之外,影片的色彩也突出其类型特色,与张艺谋导演以往色彩运用不同,整部影片多用冷色调,影片开头的白雪皑皑,周围环境的黑墙黑瓦,人身上的黑衣黑帽,通过视觉色彩的呈现,将观众拉入那个神秘的悬崖之中,使观众的情绪跟着荧幕上的色彩跳动,同时也整体搭建了谍战片跌宕起伏、剧情紧凑、紧抓脉搏的叙事主线,这样的黑白基调具有强烈的表意性,也进一步表现了影片主题。张艺谋导演的巧妙之处还在于暖色调的恰当串联,在黑白冷色调中夹杂着暖色调的衬托,影片夜色的灯光作为暖色调,体现主人公们的内心色彩,进一步塑造了那些有血有肉的英雄,在这个黑暗时代中他们的内心有爱、有家、有国。冷暖色调的并行使整部影片有情有理且更为立体。
无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情节的展开,无论是声音的体现还是色彩的运用,《悬崖之上》这部影片都具有其独特之处,在黑白的较量中展开视觉的传达,也在黑白较量中塑造人物的形象,在动静转变中展开人物的塑造,也于动静转变中推动情节的发展,张艺谋导演的双重隐喻让整部影片尤为精彩。
二、新主流大片叙事风格的体现
新主流大片是新时代的主旋律电影,毋庸置疑,新主流电影在叙事主题的表达上既有主旋律电影所要宣传主流价值的政治使命又兼具多元化主题思想。近年来,新主流电影在荧幕上屡见不鲜,《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等影片都是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突破以往的主旋律电影。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悬崖之上》在这一时期走上荧幕,无疑是符合当下意识形态,展现时代精神的。“《悬崖之上》是对中国新主流大片的丰富和拓展,也使新主流大片真正进入了全类型的成熟创作时期。一方面,提升了主旋律电影的观赏价值;另一方面,也打破了 原来僵化、保守、刻板的模式。[2]”
《悬崖之上》是新主流大片为数不多的以谍战片这一类型展开叙事,体现了近年来新主流电影题材的丰富性,也正是因为新主流电影的题材不断的丰富,进而扩大了受众的范围及其接受度[3]。《悬崖之上》之所以打破了原来僵化、保守、刻板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是因其叙事故事的选择,早期的主旋律电影大多采用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创作元素,而《悬崖之上》却没有大篇幅展开历史背景的铺述,通过简要介绍,突出叙事情节及人物的塑造。在人物塑造上也没有选择历史上重要人物,而是选择了群像塑造,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通过特定背景的普通人物来展现,打破了以往主旋律电影平面化、高大全的人物形象的设置,转而把英雄人物刻画真实、饱满极具真实性与丰富性。在《悬崖之上》这部影片中,看到了新主流电影的多层次、多方面叙事的美感。正是一个个无名英雄的刻画,对每一个个体展开叙事,从个体到群体,让个体诉求到宏大目标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完成了电影中人性与革命大业的结合[4-5]。
新主流大片在其叙事过程中不仅展现政治色彩,也是政治与其艺术特色相结合的结果。在叙事的节奏处理、人物形象的塑造、题旨表达等方面都做了精细化的艺术处理。在影片《悬崖之上》中,无论是视觉空间的布局还是演员造型的设计无一不为叙事增加艺术性,将大环境置于雪一直下的情景中,将叙事情节的推动放在老哈尔滨这一空间内,交代了叙事历史语境的同时也使新主流叙事更加富有艺术的美感。
三、谍战片的美学倾向与新主流叙事的融合
谍战片是很多人爱看的影视题材,我国影视长河中也涌现过许多优秀的谍战片,例如《潜伏》《风筝》都是十分叫好的影视作品。谍战片是以间谍活动为主题的一类影视剧,通常有卧底、特务、情报交换、悬疑、爱情、暴力刑讯等元素,由此可知谍战片离不开斗智斗勇,离不开剧情反转。在《悬崖之上》这部影片剧情节奏紧凑,他的谜题、反转的设置较以往的谍战片有很大的突破,他没有设置在常规处,而是隐于细节。影片的这种琢磨不透也正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制胜法宝,从另一方面来说观众喜欢的影片其商业价值也不容小觑。《悬崖之上》上映后票房突破九亿,可见其叫座率十分可观。而《悬崖之上》的另一个身份——新主流大片,体现了其政治倾向,表现了时代精神。影片将谍战的元素融入新主流大片的创作中,这无疑是独特且成功的,避免了枯燥直白的说教,真正达到了电影寓教于乐的功能[6-8]。
显而易见,《悬崖之上》在其商业性的成功之余,也展现了新主流大片的艺术化趋向,在光影色彩、形象刻画、象征隐喻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艺术化处理,使新主流的叙事更加丰富、立体多元。将艺术的审美特点自然而然的流露到宣教叙事中,达到其宣传教育作用的同时也增强了影片自身的艺术价值。这一点也正是许多主旋律影片需要借鉴的,不少新主流大片在叙事方面艺术性不足,总是在体现大环境的背景之下,真实的去模仿历史上的场景,其细节填充单薄,镜头表达也较为单一,人物的塑造也不够立体,缺乏艺术化的体现。与此同时,在镜头处理过程中,更多地去展示那些所谓与影片主旨有关的镜头,从而导致电影的画面感较弱,叙事情感没达到观众想要的效果。反观《悬崖之上》,其商业性、艺术性、思想性各个领域都做出了独特的呈现,将谍战片的美学倾向与新主流叙事的有机融合,无疑是在新主流电影这一领域树立了一个标杆,可以想到以后必然会催生出更多此类电影。
《悬崖之上》的成功,是新主流大片进入成熟创作期的醒目标志,这就给广大电影创作者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深入挖掘历史语境,将创作目光投向大众生活,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挖掘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影像语言,在视听语言与叙事风格上不断创新,挖掘其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创作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三性融合的优秀作品。